精緻窮 買不起房乾脆花錢享受

聯合報 記者鍾張涵/專題報導
今天有錢今天花 既然存不了錢、買不起房,很多年輕人便奢侈消費,「對自己好一點」。...

卅歲出頭的怡甄(化名)生活有三大標配:吃要米其林、穿戴要精品、每年一次出國旅行。她雖然在外租房子、每月收入不固定、年收入不到百萬、也沒有儲蓄理財習慣,但座右銘是「對自己好一點」,所以她不只是愛馬仕、迪奧、香奈兒的貴賓,也常受邀參加品酒會。

「錢賺得不多但花錢不手軟」的「精緻窮」現象,從中國大陸蔓延至台灣。原是廿歲至四十歲青壯年社會中堅,卻在壓抑生活與高房價環境下,成為青年新顯學。

「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喜歡的樣子。」怡甄的朋友都是同溫層,在臉書上互相按讚、彼此勉勵,揹「小香包」買只「小勞」是一生一定要有的配件,每年一定要在IG貼出國外旅遊照犒賞自己。日本藍瓶咖啡、澳門賭場旁邊逛名表店,換車的時候優先考慮高年份、哩程數少、「甜甜價」的雙B、保時捷外匯車。

「買不起房乾脆精緻窮」、「存不了錢乾脆花掉」,新時代的年輕人用奢侈消費表達對高房價、通膨吃掉存款的抗議,「反正現在日子這麼難過了,誰還想卅年後的事。」

但沒有儲蓄思維、理財規畫的年輕人,未來恐成為「下流老人啃國家」不定時炸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系教授陳建良就憂心說,與其期待青年改變「精緻窮」、「躺平」觀念,不如政府積極打造幸福國家。國家的經濟發展政策主軸應從追求「快速成長」轉變為強調「包容性成長」。政府應更積極針對青年無力感提出解方,要超越「救濟、補助」思維,從「扶貧、自力」角度出發,透過鼓勵就業提高社會包容性,並強化社會安全網,經濟發展要能帶動社會均等,減少所得與工資分配不均與貧富差距問題。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朝杜甫的詩句,是諸多青年選擇「精緻窮」背後,對政府最深沉的叩問。

青年 經濟系 理財 愛馬仕 下流老人 香奈兒 米其林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