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四大支柱」投稿有瑕疵 凸顯外交團隊欠細膩度

聯合報 記者蔡晉宇/台北即時報導

副總統賴清德將在下個月出訪巴拉圭、過境美國之際,「金融時報」日前報導美方要求澄清「台灣總統走入白宮」一事引發熱議。外國代表處駐台人士表示,近期事件確實凸顯了賴清德在兩岸國際領域團隊有加強空間,包括相關發言不夠精確、細膩度不夠等問題,連賴投書外媒的「四大支柱」文稿,也被發現在語法、用字上,多處有瑕疵。

代表處駐台人士指出,由於「台灣總統走入白宮」事件發酵,賴清德連日重申「四個堅持、四大支柱」,讓日前投書華爾街日報的「四大支柱」文章又有了關注度,但近期在外交圈、包括外媒,討論到該文章時,都不約而同地對其中幾處文句感到疑惑,直言這不該是如此重要的文稿該發生的狀況,「個別來看問題都不大,但當全部出現在同一篇文章,無疑是凸顯了不夠嚴謹」。

駐台人士表示,「四大支柱」文章瑕疵大概分為幾個層次,文稿最不通順的地方,是在文章開頭處寫道「Beijing wanted to send a message to those who supported Taiwan’s democratic reforms, preferring candidates more receptive to their authoritarian tendencies」,這段話的後半部,若不看中文翻譯,對英文使用者來說,是完全不通順的句子;有外媒就直接反應,根本無法理解出「北京卻想威脅對民主改革懷抱希望的台灣人民,迫使我們將選票投給專制政權所期望的候選人」原意。

此外,「四大支柱」文稿中,有一段落旨在說明,不排除在基於互利、尊嚴且沒有先決條件下,與對岸展開對話,這部分看中譯沒有問題;但原文寫作方式為「never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of dialogue without precondition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reciprocity and dignity」,英文閱讀邏輯上,會產生「先說了不設前提,卻又馬上提到條件是什麼」之感,前後矛盾。

該人士直言,至少包括他在內,不只一位外國外交人員讀到這段,都有相同感覺,更何況該段落的開頭還寫道「維持務實及一致性的兩岸政策是賴清德的首要任務」,強調了一致性,卻馬上在英文表達上,產生出「不一致」情況,顯得有些諷刺。

駐台人士指出,第二個層次的不精確用法為,文中指出「I served in successive roles as an elected official—premier, vice president and now presidential candidate」,但當中的閣揆一職並非民選官員,如此表述方式,中譯沒問題,但英文閱讀上容易誤會。

再者,文中提及解放軍戰機、軍艦持續穿越台海周邊海域,用詞為「move around」,這是相當不正式、口語的用法,所表現出的語意連台灣人自己看了都覺得不妥,遑論英文使用者。

駐台人士表示,最低級的瑕疵為用字遣詞不正確,例如文中提到「This was during the runup to a presidential race」,正確用法應為「run-up」,根本沒有「runup」用法。

一位前外交官指出,賴清德的英文出包狀況,早在去年經營推特時,就時常發生在推文上,外交圈討論已久、不是新聞,如今對外媒投書文稿依然有些許瑕疵,看在美方眼裡,絕非是加分項目。

前外交官舉例,幾個月前就有不熟悉台灣政治生態的外媒,向他詢問賴清德是否要競選總統,得知要參選的答案後,外媒記者驚訝表示,「為何賴在推特發的文章,英文錯誤百出」,直言這絕非總統參選人團隊規格。

前外交官表示,外交是非常細膩的領域,賴團隊不要以為「台灣總統走入白宮」、「四大支柱」文稿裡用字遣詞、在推特上發文不精準是小事,更不該如民進黨高層直接把它定義為一連串放話。總統一句話、要做一件事,就能兩岸動盪、股市暴跌,這早在陳水扁時代就驗證過,賴清德團隊應更謹慎看待對國安、產經風險;且不正視此問題,知識、經濟選民對賴疑慮未解,到頭來傷害的還是民進黨選情。

該人士也透露,外交圈盛傳,「四大支柱」文章刊登後,賴團隊有和幾位美方檯面上的涉台人士溝通,希望能以正面方向評價一下該文章,其後,也以此在國內進行宣傳,此做法無疑是另一種「出口轉內銷」宣傳方式。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近日多次重申「四個堅持、四大支柱」,目的在向國內外宣示,其...

賴清德競辦發言人趙怡翔表示,賴清德的「四大支柱」將積極強化台灣的國防戰力、經濟安全與國際合作,並提出穩定且負責任的兩岸立場。這篇文章獲得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具名的方式肯定與支持,簡單引述不具名人士抹黑該篇文章的內容,缺乏公信力。

2024大選 總統大選 賴清德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