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Me Too風暴 尋求正向改變

聯合報 記者雷光涵/台北報導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編輯高峰會,CNN節目「As Equals」執行編輯Eliza ...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舉行期間,台灣正在Me Too暴風圈內,來台外國媒體關注。法國女權組織Les Glorieuses電子報Impact編輯Megan Clement說,美國、歐洲媒體和台灣一樣,在Me Too運動報導過於專注於個人,討論抵制,什麼都不會改變。

「編輯高峰會:性別新聞尚未開發的潛力」昨在世界新聞媒體年會登場,與談人來自亞洲、歐洲與美國,皆為女性記者或編輯,是性別新聞跨國合作平台The Gender Beat成員。

編輯高峰會的主持人、新加坡海峽時報中南半島分社社長陳慧儀說,她對性別報導的定義是「請戴上你的性別濾鏡」。

探究性別暴力的成因

The Gender Beat發起人Eliza Anyangwe表示,台灣Me Too運動正如火如荼,本次議程真是天時地利人和。她說,Me Too是橫跨全球的社會現象,性別暴力、家庭暴力等只是其中一個面向,在做報導的時候,媒體務必「把性別濾鏡戴上」,不只報導發生了什麼,更應探究背後的成因,未來能怎麼做。

與談人Megan  Clement表示,這些年來法國、美國、英國、澳洲對Me Too的報導專注「誰對誰做了什麼」、「父權主義」等,報導內容偏重個體。記者要追問的是結構性問題,有什麼機制可以修正?關於辦公室文化、防治機構、伸張正義的系統是否完善?

Me Too運動在美國發酵時,是所有的事突然間被爆出來,Clement說,對女性而言這是神聖一刻:「終於有人要講出來了」。然而,一個案子又一個案子出現,大家問:「然後呢?」很少數加害人進了監獄,整體而言,大家停在討論如何抵制抹殺一個人。

不讓騷擾變理所當然

她指出,要探究的不是他不該這麼做,而是加害人為什麼視騷擾、暴力為理所當然,廣泛地存在社會。很遺憾,在歐、美Me Too運動中,沒有產生這樣的對話,結果沒有帶來什麼改變。大家只是在說,「這個人是好人或壞人」、「怎麼被抵制」。

Clement說,有證據顯示要減少對女性、女孩的性暴力,必須改變正常模式。從學校教育、社會模式、改變整個世代的心態,讓性暴力不會是正常的事。而且相關案例被爆出來,閱讀者也會厭倦,怎麼還在報導這個?

Anyangwe在CNN任職,她表示,自己做的節目As Equals就是從女性的角度看一切,包括政治、經濟、運動等。比如她到全世界採訪總統大選,了解女性在選舉中的角色。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