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哭哭主委怎麼變安靜了?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一向高調批評中國大陸的農委會,只要一有農業爭議,主委陳吉仲就會召開記者會痛斥,並發表新聞稿,就連確診在居家照護時,都不忘以視訊舉行記者會,怒嗆大陸禁石斑魚輸入做法不符國際規範,不排除到WTO申訴。可是此次大陸透過WTO管道,要求改善我農產品等貿易壁壘,陳主委卻一反常態,而選擇噤聲。

中國大陸為全球農產品主要生產國,也是重要出口國,根據大陸農業農村部的統計,2022年大陸農產品出口金額逼近千億美金(982.6億美金),2021年全球排名第五,僅次於美國、荷蘭、巴西與德國。

兩岸之間距離短,許多農產品具有高度的互補性,理論上台灣從大陸進口農產品的金額應該很可觀,然2022年與2021年進口額僅13.7與13.2億美元,雖然列我第二大進口國,但其金額不及第一名的美國的46.7億美元的三分之一。其金額更不及於我亞洲鄰國,2021年中國大陸農產品出口至香港105.57億美元;日本102.69億美元;越南54.4億美元;韓國53.02億美元;泰國46.35億美元;馬來西亞42.44億美元;菲律賓25.57億美元等。

蔡政府對美國與大陸產品採取極端的差別待遇,肉品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國幾乎開放所有美國肉品進口,僅限制有安全疑慮的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美國指責我設定貿易壁壘,蔡英文總統、陳吉仲與經濟部長王美花等全力為萊豬辯護,稱掃除貿易障礙,台美BTA指日可待,如今萊豬已開放一年多了,BTA仍是幻影。

相對而言,我可謂是全面封殺大陸家畜與家禽,翻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的「大陸物品不准許輸入項目彙總表」可知,活牛、豬、山羊、雞、鴨、鵝等;生鮮或冷藏各部位的牛肉、豬肉、山羊肉、雞肉、鴨肉、鵝肉與其內臟等,禁止輸入的肉類項目高達356項。

禁止大陸的水果類也相當廣泛,如香蕉、葡萄、番石榴、鳳梨、蓮霧、梅子、酪梨、芒果、鮮橙、檸檬、西瓜、木瓜、蘋果、荔枝、桂圓、楊桃、釋迦、蜜棗、火龍果與紅毛丹等57項都在禁止之列。

管制外國農產品的主要目的,在於保護國內農業,惟觀察前述限制項目,不乏台灣根本沒有生產(如紅毛丹)或是產量極少的水果(如蘋果);或是台灣競爭力極強的水果,例如釋迦、蓮霧、鳳梨、番石榴、蜜棗等品質佳,根本無庸保護,實無限制的必要。另外在蔬菜、漁產品、植物與相關食品也都有類似的作法,顯示這樣的規範不僅牴觸WTO的規定,且多數的限制已過度保護。若進入WTO爭端解決程序,我方必敗無疑。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聯合報資料照片

無怪乎,甫在公開場合哽咽的陳主委,過去動輒就高調指責大陸,此時卻突然龜縮,無法回應北京當局的指控。

陳吉仲 農委會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