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李安說「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對嗎?

聯合報 劉明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

台灣之光,國際大導演李安說:「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你一定要小的服從大的,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你都要尊重他,他的性別取向、他的愛好,他的任何東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這是和平相處的一個基準。我覺得『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當然跟中國人講,幾百年也講不過去,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存在。可是在我的思想裡面,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個東西,只要他感受到我的愛,同時也愛我就夠了。」李安的這句話很長,之所以完整的摘錄下來,是因為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有著跟他一樣對孝的誤解或者說是疑惑,希望這篇文章能起到釐清的作用。

「孝順」這個價值觀,一般都相信來自於至聖先師孔子。其實,講「孝」的孔子從來沒有要子女「順」。換言之,「孝」不是「順」。因此,李安說「孝順是過時的觀念」,這沒有錯,完全符合孔子的意思。那為什麼「孝」變成了「順」呢?不順就不孝了呢?這來自於東漢時期《白虎觀會議》定下的「三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從此扭曲了親子關係。換言之,自東漢之後的孝已經不是孔子所說的孝了。

那麼,什麼是孝呢?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從這句話可以明確知道,孝不是「順」,而是事之以「禮」。萬一父母做錯事怎麼辦呢?孔子有說要孩子「順」嗎?沒有,孔子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才是孝,而不是順從父母的意志。一旦父母做錯事,比方說助紂為虐、偷拐搶騙,而子女卻順著父母的意思,在孔子看來,反而是不孝了。

李安說「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李安的這句話也是對的,而且符合了孔子的原意。孔子從來沒有要親子之間有一種階級關係,而是一體、平等的關係,就像夫妻關係一樣。是誰把親子關係變成上下關係?當然不是孔子,而是董仲舒之後的這些假儒家,他們完全背離了孔子的「孝道」。

那麼,孔子是怎麼理解親子之道的呢?孔子說:「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就是「子女是家庭的延續,怎麼可以不尊重他們呢?」由此可見,孔子主張父母要尊重子女,舉凡子女的私人物品、子女的志向、子女的交友、子女的就學就業、甚至性傾向等等,都要尊重,而非威脅利誘強迫其服從。這才是孔子說的親子之道。

李安又說:「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個東西,只要他感受到我的愛,同時也愛我就夠了」。李安說得對,「順」確實不應該教。那麼,親子之間該有什麼關係呢?就是李安說的「愛」,也就是孔子說的「孝慈」。孔子把子女對父母的愛稱之為「孝」,而把父母對子女的「愛」稱之為「慈」。因此,父母不應要求子女「順」,而應該教子女「孝」,而父母親本身也必須做到對子女的「慈」。在孔子來講,從來沒有單方面的要求,而是平等的對待,想要子女盡「孝」,自己也必盡「慈」,這就是孔子說的「父父子子」,父母要盡到父母的責任,而子女也要盡到子女的責任。

國際大導演李安說,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聯合報資料照

要子女「順」是過時的,但是,孝道永遠沒有過時,而且是做人最起碼的要求。有子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如果連愛父母、友愛兄弟姊妹都做不到,那還是人嗎?

孔子 父母 親子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