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德國總理蕭茲訪問中國是自求多福?

聯合報 湯紹成/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在西方國家反中聲浪高漲之際,11月4日德國總理蕭茲獨排眾議,帶領一個重要的經貿團訪問中國。但在他宣布出訪之前,並未與歐盟其他國家協調,因而引起了盟國的軒然大波,導致法國馬克龍曾警告,蕭茲有被孤立的風險。更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並未同時宣布蕭茲訪中的訊息,而是在一周之後,可見中方還要觀察蕭茲的表現,部分原因是最近漢堡港將出售部份股權給一家中國公司所引起的爭議案。

該代表團前後在北京只停留11個小時,其主要目的就是尋求中方的支持,但也面臨德國內部閣員的質疑,認為這個時機非常敏感,甚至還包括蕭茲自己的政府成員,他們擔心這將有助於提升習近平在國內外的聲譽。

在訪問前,蕭茲重申了承諾,如果中國改變,那麼我們對中國的態度就必須改變,以便降低各方的壓力。尤其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又是當前G7的輪值主席國,更是20大之後,以及疫情爆發與蕭茲上任以來第一次訪中的德國總理,因而動見觀瞻。

基於俄烏戰爭的影響,德國通膨與能源價格上漲,企業發展困難,而美國還發戰爭財,高價出售LNG給歐洲,還以高利率吸收歐洲資金。再加上有一些歐洲媒體質疑,北溪油氣管的爆炸是美方所為,因而心生怨懟,但因戰亂臨頭,對美敢怒而不敢言,這些都是促使蕭茲訪問中國的重要原因。

蕭茲閃電訪中,空客公司仍獲得170億美元大單,導致美國官員批評,蕭茲的訪問為北京提供了突破口。易言之,德方無視美國及其盟友要求,對北京採取更加保留的態度,而中方就是以通過貿易,拉一打一,分裂華盛頓與其歐洲盟友。儘管一些德國企業正進軍東南亞來對沖風險,但中國仍然是許多德國公司最大的增長市場。

在蕭茲訪問北京同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此表示,同意蕭茲行前在媒體撰文的立場。此乃包括處理中德之間的分歧和爭議問題之餘,蕭茲強調,即便世界局勢發生變化,中國仍是德國和歐洲重要的經貿夥伴,德國不想也不能與中國脫鉤,因兩國還有諸多議題必須合作,可見美方的兩面手法。

此次蕭茲還積極敦促中方,利用其對俄羅斯的影響力,來調解烏克蘭戰爭。他與中方就反對在烏克蘭使用核武方面達成共識,兩國都同意俄羅斯的核威脅是不負責任和高度危險的,這足以成為此次訪問的重要成果。

此外,在北京訪問期間,蕭茲還特別對於台海問題表態,主張兩岸應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其主要就原因是,若兩岸衝突,西方國家將會制裁中國,屆時德國在中國的巨大利益必將受損,因而蕭茲特別表示關注。

就在蕭茲訪中前後,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也訪問日本與韓國。繼北京之後,蕭茲還將訪問越南與新加坡等國。在這幾天,德國總統、總理、經濟部長都在東亞參訪,可見這些國家對於德國的吸引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會見德國總理蕭茲(左)後合照。美聯社

綜上所述,由於歐洲受到俄烏戰爭的拖累,而美國又落井下石,故德國必須自求多福,但又陷入意識形態與國家利益的矛盾,動輒得咎,好不狼狽。相形之下,中方老神在在,揮灑自如,確實讓人感受到東昇西降預言的真實性。

蕭茲 德國 北京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