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何不將故宮遷到空總?

聯合報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講師

近日文化部長李永得抛出在空總成立「國家級博物館」的議題,媒體將焦點放在李部長與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口水戰,幾位市長參選人及其陣營也紛紛表示意見,質疑的聲浪不少。

平心而論,空總具備了設立博物館的良好條件,是個理想的博物館設定地。第一,空間大、腹地大,格局方正,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得以根據各種需求,規劃合適的展覽。第二,位置好,在市中心區,交通便利,符合觀賞的近便性。世界著名的幾大博物館,如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都是位於市中心區。

反觀國人心目中堪與上述幾間重量級博物館並駕齊驅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卻位於相對偏僻的郊區外雙溪。據研判,故宮當初之所以選在外雙溪,應該是考慮到安全性,而且展廳後面開挖了山洞,具備恆溼、恆溫等條件,適合保存古物。但是,在金碧輝煌的皇宮式建築之下,卻是展示空間不足的長期困擾,且隨著觀眾人數的成長,愈趨嚴重。為解決此一問題,歷任院長無不傷透了腦筋。

所謂大故宮、新故宮計畫,都是在想方設法尋找適合的空間,卻往往吃力不討好,飽受批評。像大故宮計畫就曾打算把入口的「天下為公」牌坊到正館之間的空地填滿,被學者譏諷將成為超大型違章建築。確實,現有空地再怎麼巧妙地運用,都很難不破壞景觀,還不如遷館,一勞永逸。

也有人提出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為故宮展廳,既可化解前者的政治爭議,又能緩和後者展品擁擠的窘境。尤其中正紀念堂位於絕佳精華地段,加上左右是兩廳院,互相輝映,簡直是藝文的頂級饗宴。可惜中正紀念堂本體的設計是為了緬懷巨人,內部空間也不符合故宮展示需求。

如今,李部長發現了空總做為博物館的優秀外在條件,也希望朝博物館方向發展,若能結合故宮橫跨數千年以上悠久歷史的豐富文物,真是再完美不過。等疫情解除,人潮回流後,可望讓世人更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屆時它就不只是國家級,而是世界級的偉大博物館。

也許有人會問,那麼故宮龐大的庫存怎麼辦?其實,像大英博物館就有兩個庫房,並不在本館當中。換句話說,空總可以做為故宮的展示與教育中心,而既有的外雙溪館舍,則以典藏、研究為主。

然而,李部長所構想的「國家級博物館」,是要興建融合當代博物館和國家畫廊概念,如羅浮宮常態展示台灣重要畫家作品。誠然,台灣的美術品有其不可替代性,但我們已經有一間國立美術館,且沒有空間不足的問題,似乎沒有必要畫蛇添足地為它們再設置一座博物館。

文化部長李永得抛出在空總成立「國家級博物館」的議題,引來不少話題。圖/聯合報資料...

其實,早在2013年,博物館大老漢寶德先生就已經倡議搬遷故宮到空總,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如今,將近十年過去,故宮仍陷在空間不足的困境中,曾經努力改善的效果也相當有限。是否該認真考慮大刀闊斧地改變?否則,坐擁將近70萬件冊的古文物,卻不能做最有效的運用,就太可惜了。

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 中正紀念堂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