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高雄市本末倒置的住宅政策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高雄市近來房價與租金高漲,2022年5月「清華安富房價指數」較去年同期相較上漲7.56%。鄰近台積電新廠的楠梓區以及岡山區漲幅更驚人,分別為16.46%、9.88%;10年租金漲幅來看,高雄市高達33%,居六都之冠。加上高雄五分位貧富差距6.56倍,為六都之冠。此問題理應強力推動照顧弱勢的社會住宅,然該市非但社宅落實無力,還將土地資源積極用於大企業員工的「企業安家計畫」。

依據內政部全國社會住宅興辦進度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為止(以下同),高雄市包含既有、新完工與興建中的社會住宅僅有2,776戶,六都只贏台南市的1,185戶。而且高雄的社宅主要還是中央興辦達2,054戶,占全體社宅的74%;而高雄市政府興辦的僅有722戶,占全體的26%。依衛生福利部提供2015年度社會住宅需求推估結果,高雄市社會住宅需求量為全國最高43,821戶,至今達成率僅有6.3%。

為了規避社會住宅難看的成績,蔡政府推出包租代管與租屋補貼等政策,並將包租代管也列入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計算數。而依據內政部的統計,高雄市包租代管媒合戶數僅有4,015戶,只優於台南市,為六都中倒數第二名;租金補貼戶數為15,606戶,仍是六都中倒數第二名。

高雄市對於針對社會弱勢、青年的社會住宅發展意興闌珊,直到市長改選前才積極推動,就算將「已決標待開工」與「規劃中」的社宅都算入,也僅有11,058戶(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月中宣布,高雄社宅將從既有的1萬500戶增加到1萬2000戶)。

相反的,高雄市對於企業員工住宅卻相當大方,三月底推出全國的「企業安家計畫整合平台」,針對新增投資且擁有200戶以上安家住宅需求的策略性產業,由市政府釋出合宜的安家住宅興建基地,並協助企業提出申請,媒合興建基地,以解決企業進駐所產生的大量員工住宅需求。

對此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指出,預計開放申請的安家住宅基地,包括岡山區87期重劃區、大寮區81期重劃區等住宅用地,共計30公頃;另外,捷運紅線岡山路竹延伸線RK1至RK8共計10處聯開基地,預計總共可提供約2萬戶住宅,可供企業安家使用。

欲申請該方案者,依據《高雄市政府企業安家住宅申請協助及整合平台作業要點》第三條規定,需「於本市新增投資且新聘員工安家住宅需求達二百戶以上,並符合高雄市促進產業發展自治條例第三條所定策略性產業之民營企業。」

地方政府提供土地釋出合宜的安家住宅興建基地,協助企業解決員工住宅需求並無不可。然能符合上述資格者,必屬經濟能力強的大型企業,員工多屬高薪階層,是否還需要政府協助頗值得懷疑。

尤有甚者,土地資源有限,應優先用於弱勢族群,高雄市對社宅態度相當消極,自2017年啟動社會住宅政策以來,5年來僅完成不到3千戶,包含未開工與規劃中也僅有1.1萬戶,若能盡早推動社會住宅,讓社會邊緣人能解決住的問題,或許就不會發生城中城的悲劇。然而,高雄市卻積極將土地資源用於大企業的住宅需求,短短幾個月就已規劃2萬戶的企業安家計畫,幾乎是社會住宅的二倍。

高雄市包含既有、新完工與興建中的社會住宅僅有2,776戶,六都只贏台南市的1,1...

高雄市的住房政策,無視社會弱勢族群住房需求,將資源錦上添花於無需政府協助的高薪大企業員工。這種本末倒置的思維,將導致拉大貧富差距,擴大社會分化。

社會住宅 社宅 房租 房價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