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1000個反對台鐵公司化的理由

聯合報 劉明德/四川大學前副研究員
台鐵公司化以後,用人不必再經由考試院舉辦的鐵路特考,而是自己招募員工。圖/聯合報...

行政院和交通部都堅持台鐵要公司化,宣稱公司化是解決安全、效率與虧損的解方,並且已經把法案送進立法院審查,而且交通部都說了,2024年1月,要讓台鐵上市,那麼,台鐵公司化是良方還是毒藥呢?

相較於目前台鐵員工的公務員身份,公司化確實帶來更大的彈性,但不能只看到「彈性」這個優點,例如想「砍」人就「砍」人,想提拔阿貓當董事長就提拔,更應看到弊端。

台鐵公司化的意思就是以後用人不必再經由考試院舉辦的鐵路特考,而是自己就可以招募員工,而且想怎麼招就怎麼招,這就出現了黑箱作業的必然性。既然進入台鐵的路子不再公平,那麼,誰能進去呢,不管是最高階的董事長還是最低階的員工?

對於這個問題,想必所有人的答案都會跟我一樣,那就是「國王人馬」,不管是阿貓還是阿狗,只要是國王人馬,都能進去;不是國王人馬,進去不了,即使再怎麼優秀。因此,台鐵公司化的一個結果就是政治酬庸、缺乏專業、製造冗員,在這種情況之下,哪裡來的效率呢!

另一類能進去的人則是台清交這類的高材生(儘管鄙人忝為台大校友,但我主張公平考試),他們在面試的時候一定佔盡優勢,相反的,排名越靠後的學校,錄取的機率越小,儘管筆試的分數可能是最高的。在這樣的一個關係取向、學校取向、用人唯親、取才不公開不透明的台鐵公司,能招募到真正的優秀人才還是逆向淘汰,答案不是很明顯的嗎?

一旦公司化之後,雖然有五年的猶豫期,台鐵員工有一次選擇轉任的機會,但不管怎樣,改制之後才進來的員工,無疑都不可能再具有公務員的身份,而一旦台鐵員工失去公務員身份,吸引力一定變小,報考人數也一定減少。因此,能擇的「優」就相對少。因此,台鐵的人才比起之前必然平庸許多。在這種情形下,台鐵的效率不會提昇只會下降,就會像民營化之後的英國鐵路一樣,服務差、票價高、設備老舊、誤點、事故頻傳,難道這就叫效率!

因為公司化的緣故,一切向錢看成為台鐵董事會思維的主軸,至於公共利益、社會責任、弱勢扶持、通勤的上班族和學生的需求、偏鄉運輸、便利性、工程品質等等全部都被拋在腦後(不然,怎麼叫公司)。

為了節省經費,為了盈利,改制後的台鐵必然出現更多的外包業務,於是,像李義祥這樣的包商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就導致工程品質堪慮,服務品質堪憂,運輸安全也成了問題,此乃理之必然。王國材說,「台鐵公司化目標就是安全改革」,難道他不知道公司化之後,離安全更遙遠嗎?

4月25日全日本鐵路工會總聯盟發表公開信,規勸蔡總統撤回台鐵公司化法案,並以日本自己的不幸為例:發生於2005年的福知山線出軌,就是因為日本鐵路的「企業體質」,即以盈利為出發點的思考才會奪走107條人命。

不只日本的情形如此,英國的情形也是如此,一旦以獲利最大化為目標,安全就不會是第一順位。而要以安全為第一順位,員工的權益就必須獲得足夠的保障、設備也必須定期維護和更新、教育訓練也不能只是走過場,該花的錢一毛錢都不能省,而這些支出正是任何具有「企業體質」的公司所不想承擔的代價,既然如此,人命就成了代價,也就有了福知山線出軌、普悠瑪出軌、太魯閣號出軌等不幸。

台鐵一旦公司化之後,為了節省經費,必然招募更多的臨時人員,這些派遣工無法安心工作、也不願全力以赴,因此,工作品質必然馬虎,隨時可以擺爛,就會出現因小失大的結局。

至於正職人員,雖不是派遣工,但已經不具公務員身份,雖然解僱容易,但離職也顯得不那麼顧慮,只要有更好的機會就會離開,因此,公司化之後的台鐵一定出現人才不來以及人才流失的後果,導致整個台鐵人心不安。人心一旦不安,公安、工安事故就會頻繁發生。

台鐵的公司化必然以悲劇收場(主因是台鐵公司化後大約只留下現有土地資產4.15%,其他的資產都被政府給掠奪走了),以人命、事故頻繁、誤點頻繁、服務差、故障頻仍、民怨四起、比目前更嚴重的虧損作為代價,最後變成一個爛攤子,就像現在的英國鐵路,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成。

台鐵公司化 公務員 出軌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