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美國禽流感會死人 不可放寬美雞檢疫標準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國內雞肉短缺,竟傳出農委會打算修改對美國傳染性禽流感疫區的雞肉管制。為了解決短期的雞肉短缺問題,竟在毫無科學根據下,欲恣意放寬進口檢疫規範。縱然在政策出爐前,因國產業者堅決反對而緊急喊停,惟該事件仍凸顯政府決策的荒繆。

如同筆者前文所述,近年來我國雞肉養殖場減少,養雞數量跟著大減,其中主要肉雞來源-白肉雞,2021年在養數量就較2020年驟減超過三百萬隻,年減幅度高達11.62%。主要雞肉進口國-美國,也爆發禽流感,進口數量為之緊縮,造成近期雞肉短缺問題加劇,價格也為之水漲船高。

近期進口雞肉國家美、加等國禽流感肆虐,尤其以占我進口雞肉逾九成的美國疫情最為嚴峻。進口業者以雞肉短缺為由,要求農委會放寬防疫措施,提出三點需求,第一,由現行禽流感以「州」(State)為限制,放寬改為以「郡」(County)為限制;第二,禽流感潛伏期由14天改為3天;第三,由第三地進口。農委會防檢局旋即於6日起召開多場專家會議,研議是否要調整美國進口雞肉檢疫標準。養雞協會聞訊隨即發出緊急聲明,堅決反對為解決雞肉不足問題,而放寬現有的檢疫規範。

2018年蔡政府因應來自中國大陸的非洲豬瘟疫情,讓人印象深刻。一舉提升至總統與行政院層級,蘇院長為此還多次震怒,公開批評公務員,動用保安警察進入機場嚴查入境旅客行李,並多次提高旅客違規攜帶肉品入境罰鍰至百萬,防堵非洲豬瘟已成為其重要「政績」。

今年以來美國爆發嚴重的禽流感疫情,已經有24州淪陷,根據世界動物衞生組織(OIE)通報,美國部分地區係爆發高病原性的H5N1禽流感。且OIE表示,H5N1是少數可由禽類傳染給人類的禽流感病毒株之一,目前累計通報約850人受到感染,其中半數不治。我國雖也有禽流感疫情,但主要為低病原性的H5N2病毒,侷限於禽類間的傳播。面對美國嚴重的禽流感疫情,理應如同各國對來自美國的雞肉提高警戒標準,採取政府不斷宣稱成功的非洲豬瘟高度管制模式,才能防堵高病原性病毒。

進口業者的主張完全沒有科學根據,禽流感主要是由野生的水鳥攜帶病毒感染家禽,野生水鳥到處遷移,管制範圍由廣大的州縮小至極小的郡,風險大幅提高;且根據農委會防檢局的資料顯示,高病原性禽流感潛伏期數小時至7天(香港衛生署更指潛伏期7至10天),怎可能任意縮短至3天?

然而,農委會一開始不僅未緊縮管制,還考慮放寬。多日密集的開會討論放寬檢疫議題,顯示專案鬆綁已是農委會的選項之一。病急亂投醫式的作法,極有可能因而引進高病原性的H5N1病毒,將嚴重威脅國內的養雞產業。

所幸在輿論與養雞協會的壓力下,農委會政策大轉彎,特別選在假日公布,專案由美國、加拿大及法國輸入雛禽及受精蛋。不過,以國際嚴重塞港、塞櫃狀況下,運送到台灣尚需1-2個月的時間,輸入時還須隔離檢疫至少14天,屆時國內增產的雞肉已逐漸上市,市場雞肉缺貨問題早已緩解,修改標準的必要性備受質疑。

雞肉短缺,農委會打算修改對美國傳染性禽流感疫區的雞肉管制,因國產業者堅決反對而緊...

本文建議,面對短缺問題,首應藉此提高國產雞的生產量;若要提高進口,也非如農委會的思維非美國雞肉不可,事實上亦可開放其他非疫區或低疫區的國家雞肉進口,不僅可降低對單一國家(美國)依賴的風險,還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禽流感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