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無薪假已爆表 政府還在玩數字遊戲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近期剛公布的失業與無薪假數據,雙雙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嚴峻的紀錄,顯示我國許多內需型產業,的確深受國內疫情的衝擊,在目前好不容易於27日降至二級警戒,亟待政府推一把時,結果執政黨卻還在吵要發「五倍券」或「六倍券」。

今年五月中,台灣疫情迅速惡化,啟動三級警戒,許多經濟活動都受到限制,直接影響餐飲、旅遊、飯店、娛樂、教育文化等內需型服務業,營業大受影響,有些店家營收甚至完全歸零,不堪虧損直接歇業的商家,也不在少數。

由於這些受影響的企業,除了有財團支撐的大型連鎖集團以外,幾乎都是經濟弱勢族群,承受衝擊的忍耐度較為有限,在聘用大量的勞工,瞬間營收驟減後,難以負擔員工的薪資,只能被迫裁員減薪,或施以無薪假。

根據勞動部7月26日公布的「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即無薪假)實施人數」統計,本次實施無薪假的單位高達3,679家,創下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人數在一周內暴增四成,累積高達44,973人,其中住宿及餐飲業,就佔將近一半,達21,240人,批發零售業也有7,328人。

前幾天,主計總處所公布的6月就業數據也很驚人,6月失業人數共計57萬人,較上月增加8萬1千人,月成長16.55%;其中非典型就業,也就是工時未滿35小時的勞工人數,4月才18.9萬人,二個月爆增近80萬人,目前已逼近百萬人(98.4萬人),都雙雙創下歷史紀錄。

同時,目前台灣失業率達4.80%,是金融海嘯以來最高的紀錄;更讓人憂心的是,6月勞動力參與率持續惡化,高達58.76%,這代表著有愈來愈多人因就業不易,選擇退出就業市場,也間接美化了失業的數據。另外,7月多數時間仍屬封鎖階段,又加上正值畢業旺季,就業的數據,應還將會繼續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服務業的商家,在選擇歇業後,即使經濟回復正常,也不會重新營業。因此,各國就會設法對營運困難的商家,提出各式各樣的紓困措施,以防範發生大量的關店潮,並對人民發放現金,以提振國內消費。

然而,本波紓困方案提供的補助微不足道,許多小型商家還不易申請,連需要歸還的10萬元額度勞工紓困貸款,都設有收入、投保時間與年所得等高門檻,讓亟需資金周轉的老闆難以取得貸款。

歷經長達73日的三級警戒,終於在7月27日降級,受衝擊最大的服務業,期待政府能提出刺激經濟措施,惟政府至今尚未有任何舉動,在野黨呼籲普發現金,但執政黨立委卻主張仿效去年發放三倍券的做法,仿間已有不少研究證實,三倍券創造的效果相當有限,並不會因三倍或百倍的文字,就能產生相等的乘數效應,反而是現金的效果最為有效。

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受訪時傲慢地指出,「時間到了自然會推出來。」近日在民意的壓力下,才傳出行政院正在規劃發放「五倍券」,或是立委提議的「六倍券」,並考慮數位版振興券。不過除了確定不發現金外,至今相關方案均未定案,都還在討論、規劃中,預估最快也要9月才能實施。

勞動市場惡化,根據勞動部7月26日公布統計,本次實施無薪假的單位高達3,679家...

然而,在國內多數內需服務業面臨生存危機之際,政府理應立即祭出振興措施,以防倒閉潮擴大,但,主政者卻還在玩數字遊戲。

新冠肺炎 疫情紓困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