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充滿算計的拜登基建計畫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眾所矚目的美國基礎建設計畫終於在日前推出,拜登特別選在美國傳統工業大城,但如今已淪為「鐵銹帶」的匹茲堡宣布基礎建設計畫,重振美國經濟的意圖不言可喻。拜登表示:該計畫是二戰以來最大的投資,媲美小羅斯福時代推行的「新政」(New Deal),將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復振美國經濟,並足以幫助美國與中國競爭。

該計畫就是落實拜登「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競選政見,除了有6210億美元的鐵公路、機場、港口等交通建設;千億元的電網;千億元的高速網路;千億元的改善水質:千億元的改善公立學校設施;4000億用於弱勢族群的住宅等傳統基礎建設。

還包含3000億美元的提升美國製造業;1800億美元補助學術機構的研發;1740億美元用於發展及普及電動車;1000美億元的勞動力開發計畫;以及碳捕捉等強化美國競爭力與因應氣候變遷的內涵。

另一個重點則是稅務改革,如將公司稅率從21%提高到28%;企業15%的最低稅率;美商海外獲利稅率翻倍達21%等,白宮宣稱加稅措施15年將增加2兆美元的稅收,等同是找到此8年基礎建設計畫的財源。

整體計畫經費為2.3兆美元,比市場預期的3兆美元(甚至是4兆美元之譜),規模小了不少,讓憂心通膨的人鬆了一口氣。然而,這項計畫仍將面臨國會極大的考驗。

美國因基礎建設老舊不堪,二大黨在增加傳統的基礎建設上有較大的共識。其餘部分則有嚴重的分歧,由於共和黨傳統就倡導小政府與減稅,老布希的競選名言「聽好了,不會加稅(Read my lips: no new taxes)。」讓人印象深刻。如今拜登政府不但耗費鉅資大推建設,且即將對企業大舉加稅,完全牴觸其既有的價值,因而勢必會大力反對。

況且上述的內容僅是計畫的第一階段,即將在四月推出第二階段內容,將觸及爭議性更大的醫療健保、教育制度等社會福利的重大變革,根據媒體推估,預計還將新增2兆美元的支出,使得整體經費高達4兆元,並且還將對高收入者的加稅。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就批評:這個方案宛如是「特洛伊木馬」,隱藏了許多對企業與高收入階層的加稅,他將會全力反對該計畫。

以目前國會的政黨結構觀之,儘管民主黨表面上控制國會兩院,惟眾議院民主黨與共和黨席次差距有限;參議院則兩黨平分秋色均是50席,有賴副總統賀錦麗投出關鍵一票。

以目前的版本兩黨協商幾乎無望,參議院須走向「預算和解」(Budget Reconciliation)程序,而該程序支出、收入和債務三領域一年各只有一次使用機會,今年的額度在1.9兆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已經用罄,所以基礎建設計畫只能在2022年會計年度才能啟用。

拜登面對共和黨的反對,未來可能有二個選擇:第一個,大幅縮減計畫規模,只做共和黨支持的傳統基礎建設的部分,這樣才機會在國會中通過該計畫。然而,這樣做也有風險,第一階段建設計畫與加稅都難保了,更何況是涉及社會福利的第二階段計畫,刪減版讓計畫精神消失殆盡,可能引發民主黨左派與其支持者的反彈;另個做法,拜登堅持原有的計畫,不願意退讓。

美國拜登政府在3月31日提出8年2.3兆美元基建計畫,將投資提升美國國內交通、再...

本文以為,極有可能朝向後者發展,因將對二黨都有其利益。對共和黨而言,可使用少數黨議員的特權,發表冗長辯論(Filibuster)阻止議案通過,善用國會舞台,拉攏既有的共和黨選民;而對執政黨而言,不惜與共和黨卯上,雖然無法讓計畫如預期在美國國慶7月4日開始施行,而須待2022會計年度才能落實,亦即今年10月1日後始能運作。不過卻可堅守民主黨立場,吸引中間選民的支持,有助於擴大國會的席次。

共和黨 拜登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