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樑/防疫保單之亂─想割韭菜?願賭要服輸

聯合報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

在民眾健康意識自肅與鎖國策略防堵下,先前幾波疫情並未出現大規模散播,保險業者大賺防疫保單。民眾對於居隔與染疫的憂慮,猶如源源不絕、綠油油的「韭菜」,使保費收入大有斬獲。二○二一年,各大產險公司獲利普遍大幅成長,有不少產險業者獲利,較二○二○年同期,大幅成長百分之五十以上。

而今疫情在國內猛爆,社稷鼎沸、萬民殃苦,對於保險業者而言,則是豬羊變色。據悉截至上周,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已超過十億元,然這不過是冰山一角。金融主管機關如果憂心公布防疫保單整體曝險情形,會引起恐慌,則更應當知道,在隱晦的資訊下,若雪球效應引發整體金融市場系統性的風險,則將賠上台灣經濟的命脈。

若假設每三張保單有一張給付,以外傳八百五十萬張保單、每筆給付平均賠上四萬九千五百元(五萬元給付減去五百元保費)估算,則防疫保單的整體虧損,將高達一千四百零三億元。

三分之一給付比率是否危言聳聽?根據韓國四月統計,總確診人數已超過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基本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如果全國染疫確診比例為三分之一,則購買防疫保單的被保險人染疫確診比例,肯定大於三分之一。原因一,愈容易受感染的個人,愈會購買防疫險,甚至會有重複投保的情形;此之為「逆選擇」問題。原因二,一旦購買防疫險後,被保險人容易疏於應有的注意與防疫努力,以使染疫風險提高,甚至會有貪圖保險給付而故意染疫的情形;此之為「道德危機」問題。

若考慮保單確診給付為十萬元或改以保單持有人平均確診染疫為二分之一計算,則防疫保單的整體虧損,都將會超過兩千億、上看三千億元。

面對如此巨額理賠風險,好消息是,有聲音傳出保險安定基金應該啟動,避免防疫保單市場崩解;壞消息是,保險安定基金根本不夠賠。根據財團法人保險安定基金一一○年度資產負債表,基金決算淨值僅有三百二一億元,如何因應最糟的情形下,上看三千億的防疫保單虧損?

根據學理,以民眾恐慌圖利、無視逆選擇及道德危機的防疫保單,只會有兩個結果:要不保險業者「賺翻」,要不就是保費收入無法因應理賠給付、以「倒閉」收場。金管會為國內保險市場主管機關,無視學理及他國已有的經驗,坐視國內保險業者上架保單,而今系統性的風險儼然成形,政府當然必須擔負最終責任。

根據過去壽險公司破產的賠付經驗,保險安定基金每每不知羞恥夸言:「自己的保險自己救」、「金融自救」,但以營業稅收所挹注的基金,盡為納稅義務人的血汗。防疫保單問題,如發生最糟的情形,不管如何善後,願賭服輸,每一塊錢都應由保險業者盈餘提撥償還。若再有「賺錢業者放口袋,賠錢全民來埋單」之不公不義,豈非逼國人斬木揭竿、以伐天下之不公與無道?

保險 保費 疫情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