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大戰略 要甩舊思維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即時報導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保種重要性不言可喻,不過保種長遠大計,卻面臨經費、資源不足窘境,研究人員擔心,若我國不積極進行,未來我們的餐桌食物,恐受制於他國。

農試所作物種原組研究員兼組長溫英杰表示,各國採種團隊都深入各地採集種子,美國到緬甸帶回抗病蟲害的品種,此外,大陸在非洲、韓國在緬甸、日本在印尼蓋種源中心,一方面支助小國,同時蒐集種子。日本更曾來台灣採集連台灣人都不知道的武陵野梅原生種原。

種子取得後,要保存、維持數量也不容易。亞蔬—世界蔬菜中心種原組副研究員黃永光說,在人、地、時間都有限的情況下,「六萬多種要全部種過一輪,就要花四十年」,且種植時的水量、溫度都需要密切注意,更要用溫網室將不同種子隔開,避免雜交,採集種子時也都要靠手工,確保不讓種子混在一起。

溫英杰說,保種育種都是百年大計,現在不做,未來就來不及,如果有新的品種,還能夠跟其他國家交流、拿到更新的種原。不過近年來,官方跟社會不重視,使研究經費不斷縮減,農試所所長陳駿季表示,有保種才有育種,雖然大家都知道保種的重要性,可是當需要經費時「又是另一回事」。

台大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表示,農委會研究經費十年來逐年減少,但育種需要長期投資,一個品種至少要培育八到十年,可惜社會對於農業發展看得不夠長遠,立法院要求農業改良機構等研究單位每年也都要有「業績」,扭曲了農業研究本質,使得育種家只好迎合市場需求,持續育出容易技轉的種子。

立法委員蔡培慧也指出,目前總體預算分配大多至生產端,如加強設施、灌溉模式等等,而忽略了原始端也就是品種改良,是無法推動的問題之一,「舊育種思維也待翻轉」,農試所早期育種目標都是「碩大肥美」,水果最好又甜又大,或者產量要多,這樣的育種思維雖然沒有不好,但在極端氣候之下,更應該納入育出耐極端氣候品種的目標。

緬甸 蔡培慧 非洲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