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國防建軍短視近利 全為總統光環?

聯合報 本報記者程嘉文
蔡總統四年前宣布,大幅提高飛官續服獎助金,未來大批飛官恐集中於短期內退伍。圖為蔡...

蔡總統四年前宣布,大幅提高飛官續服獎助金。當初的德政卻可能造成,未來大批飛官集中於短期內退伍。問題不在加薪本身,而是在執行時,所有人同時重新簽約起算所造成。

任何團體每年固定有部分成員離退,本是常態。大家同時簽約,規定五年不能離開,結果便是五年期滿,案例集中爆發。反之,當初若直接修約,將獎助金額度提高到新標準,眾人約滿的時間還是彼此錯開,就不會造成突然大批退潮。

總統本人或許未想到如此細節,但承辦人事作業的軍方,乃至近年儼然成為太上國防部的國安會,卻不可能全無預見。很難不讓人懷疑,當時的國防部與國安團隊幕僚,就是想「享受」四年內飛行員流失率極低,以此當成自詡的業績。至於五年期滿,會不會圖窮匕見?反正到那時,總統府、行政院、國防部乃至軍種,當家者都已換過。大家只顧眼下,問題就留給後人去面對。

蔡政府對待現役軍人,比起扁、馬時代,出手無疑大方得多,值得肯定。然而奉「認知戰」為圭臬,極度強調對選民宣傳的蔡政府,常出現的問題是,把「總統重視國防」看得比「重視國防」更優先。

然而國防是延續性的工作,過度凸顯個人,把光環施加於單一目標,就易造成流弊。

除了如今所有飛官的退伍抉擇日擠在一起,也包括國造潛艦海鯤號的重要裝備根本尚未到位,就硬搶在去年舉辦下水典禮,固然成就了總統的榮光,對潛艦工程品質的公信力,卻是有害無益。

陸海空三軍年底都將面臨飛官是否重新簽約的關口,已是難以更改的事實。亡羊補牢之道,除考慮進一步提升待遇,減少人員流失幅度,更應規畫,讓轉入民航的飛官們,可選擇繼續扮演後備戰士,兼顧個人事業與報國理想。究竟國家財力有限,面對問題,必須動員各方資源,不可能萬事靠加錢解決。

國防部 國安會 潛艦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