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列表

吳旻育

1990年屏東出生,飼有兩隻像狗的貓。小時候家裡經營小吃店,在油蔥和味增的鹹香味中長大,想把生活說成自己喜歡的故事,想始終寫著無賴而溫柔,頹廢而勇敢的詩,經營個人ig社群平台「天橋下」,曾出版詩文集《大人症候群》。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26 篇文章
2024-04-02 08:00:00

歐洲陶瓷界的太陽餅「Ironstone」瓷器特性及發展歷史

「太陽餅裡沒有太陽」,是這幾年網路上流傳甚廣的一句玩笑話,但更有趣的是,若我們將時光倒轉,回到百餘年前的19世紀,遠在海洋彼端的歐洲諸國,也曾流行過這種「陶瓷界的太陽餅」。
1675
2023-12-28 09:00:00

碗盤花草紋理的言外之意:台灣胭脂紅與日本十草紋

【碗盤裡裡外外】 文/吳旻育 碗盤中的形形色色,除了藝術層次上的美感,有時更蘊含了許多的民族文化與族群性格,貼近生活的碗盤,意外地成為載體,將隱藏在花花草草中的寓意,一代傳過一代。 胭脂
241
2023-11-28 09:00:00

台灣古早碗盤上的獨特風景:手繪椰子山水盤

【碗盤裡裡外外】 文/吳旻育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台灣在各個不同的時期中,或急或緩地接納了許多來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文化風格也因此受到影響,仔細解析,便可從中發現融合及轉化的痕跡。 無獨有偶地
1550
2023-10-28 09:00:00

瓷磚、公雞、藍與白!走訪澳門一探萄萄牙傳統工藝磚

【碗盤裡裡外外】 文/吳旻育 說起大航海時代,總有各種說不完的冒險與浪漫、傳說與故事,其中更有讓歐洲人花上上百年,才終於破解的中國白瓷的秘密。 歐洲人喜愛瓷器,尤其特別鍾情於中國出產,釉水如
1731
2023-09-23 09:00:00

古代文人時尚單品 ,如何成為今日經典小吃盤飾:纏枝紋

【碗盤裡裡外外】文/吳旻育 纏枝紋的人文意象 說起碗盤的裝飾圖紋,何止百百款,但若要擇一項最為經典、使用率最高的紋樣,那首推便是纏枝紋了。纏枝紋的蹤跡出沒之廣,從台菜吃到日料、從泡沫紅茶店進化到人
2871
2023-08-26 09:00:00

被火吻過的陶器!日本六大古窯與狸貓村:信樂燒

文/吳旻育 上個月我們介紹的苗栗陶瓷博物館(延伸閱讀:台灣最耐燒的土!酒甕之鄉:苗栗陶瓷博物館行旅),位於有酒甕之鄉稱號的公館鄉,走進小鎮,馬路邊與安全島上滿滿都是酒甕裝飾。無獨有偶地,這次「跟
813
2023-07-23 09:00:23

台灣最耐燒的土!酒甕之鄉:苗栗陶瓷博物館行旅

【碗盤裡裡外外】 文/吳旻育 所謂「真金不怕火煉」,但比起金子,質地好的土壤更需要能耐得起高溫燒製,由於早期燒陶技術有限,若將一般鍋具近距離接觸火源,食器很容易就會出現裂痕而損壞,因此早期在燒
1842
2023-06-26 09:00:00

日本獨特工藝美學與陶瓷秘密!器皿彩妝大師:粉引

7世紀的唐朝,白瓷工業就已發展成熟,而日本的瓷土則是一直到四百年前,才由被豐臣秀吉從朝鮮俘虜回來的陶工李參平於有田地區所發現。在此之前,憧憬白瓷的日本人,時常在陶器外層抹上一層白色的化妝土,如同為陶器抹上粉底一般,這種技法即稱之為「粉引」。
1399
2023-05-27 09:00:00

日本和器風格的破壞與開創:織部燒

古田織部繼承其茶頭的地位,不同於千利休出身於市町,古田織部戎馬一生,揉和「武」道與「藝」道的古田織部,其創作風格更為強調動態之美,並吸收中國、南蠻文化,展現生動奔放的風格,開創出屬於武士茶的「織部燒」。
936
2023-04-22 08:00:00

器皿色彩學:你說的青瓷綠不是綠

青瓷的色彩,會由於釉藥中含鐵量的不同,以及窯內氧氣燃燒的情況,而展現出有著差異性的「青瓷綠」,在行家眼中,青瓷共有十餘種色系,其中最有名的,莫屬北宋汝窯的「天青」色。
1230
2023-03-25 08:00:00

歐美阿嬤家必備!二戰後風靡歐美的時代餐具

歐美阿嬤的碗櫥裡,一件不那麼剔透的食器,彷彿象徵著那個年代的混濁,一件小小的碗盤乘載著大時代的故事,當然,還有美味的下午茶蛋糕。
3162
2023-02-25 08:00:00

【碗盤裡裡外外】吳旻育/丹麥皇室御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

丹麥的群青藍調:皇家哥本哈根瓷器 藍色是怎樣的一種色彩呢?對於丹麥皇室創立的皇家哥本哈根瓷器(Royal Copenhagen)來說,藍色,尤其是他們所使用的群青藍色,正是象徵著丹麥皇室的高雅與華貴
2501
2023-01-25 08:00:00

【碗盤裡裡外外】吳旻育/初戀與昭和洋食

Netflix日劇《初戀》裡,男女主角間橫跨20年的愛戀,時空場景隨著劇情推移,每一幕都滿載復古情懷,其中比懷舊更懷舊的,即是貫穿全劇的靈魂料理——「拿坡里義大利麵」。
1796
2022-12-24 08:00:19

【碗盤裡裡外外】吳旻育/台灣老碗盤常見元素及絕代風華

文/吳旻育 新北市蘆洲的假日午後,被列為古蹟的老宅裡,正熱熱鬧鬧地舉辦抓周與收涎的活動,新生兒的笑鬧與哭啼聲,在合院的廊道穿梭,新舊陳雜,景象十分有趣。此處是蘆洲李宅,當地人稱之為「李祖厝」,是
2787
2022-11-19 08:00:00

【碗盤裡裡外外】吳旻育/台灣食器的「美」味:牛奶玻璃與普普風

1951年,美國開始對中華民國政府提供金錢與物資的援助,除了物質的輸入之外,食器作為飲食文化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自然也沒有在這波風潮中缺席......
1362
2022-10-22 08:00:00

【碗盤裡裡外外】吳旻育/留著窯內的每個變化萬千:柴燒

將窯變與流釉轉化為風格的呈現並非易事,是經歷艱辛的摸索與實驗,才一步步推進台灣對陶瓷與釉藥的研究。在工具與技術皆完備的現在,柴燒的窯師們,所追求的除了藝術與美之外,更是展現繼承自前輩陶師競競業業的職人精神
2125
2022-09-17 08:00:00

【碗盤裡裡外外】吳旻育/飄洋過海的華麗:伊萬里燒

說起日式風格,一般人直覺聯想到的,或許會是侘寂、無印風的素雅印象,但有趣的是,當我們走進來自日本的店家,有時也會看到一些有金邊勾勒、色彩鮮豔的食器
1907
2022-08-27 10:00:30

【碗盤裡裡外外】吳旻育/神秘的釉藥配方—淡青碗

淡青碗,是1950年代左右,鶯歌的主力產品,其特色之一在於微微外敞的碗口。由於臺灣早期物資較為缺乏,加上大多數人的工作為務農,勞動量較大,為飽腹並提升滿足感,主食多為米湯、米粥,而外敞碗口利於以碗就口,吃飯、喝湯時湯湯水水較不會滴落,相當方便。
2768
2022-07-23 08:00:04

【碗盤裡裡外外】吳旻育/與生活日日相伴:古早日用陶

比起廢墟餐廳,我倒覺得更像是在一間民藝文物館中用餐,餐廳內外的擺飾,都是早期生活中會使用的陶器。這些日用陶和碗盤一樣,都是與人們關係最緊密、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
689
2022-06-25 08:00:00

【碗盤裡裡外外】吳旻育/玻璃杯中的數字密碼

小巧的玻璃酒杯上,大多印著各種品牌的標誌,其實不只是玻璃杯,早期許多碗盤器物上,都可見到這類的廣告,可以說是那個年代常見的行銷手法之一。前一段時間,春池玻璃推出了一系列的「143玻璃杯」,其命名中的143,所指的便是這種啤酒杯的容量——143毫升。
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