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9 工業創新及基礎建設

跨域人才流動 加速創新未來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匱乏。根據聯合國統計,基礎設施的不足,將降低約40%的公司生產力。因此,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成為各國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也是SDG9的核心宗旨。

2021年、聯合報70周年時,我們邀請關注全球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議題的行動家,為台灣的未來許下願望。數位外交協會創辦人郭家佑,近年來持續透過社群媒體,在不同國家、議題間為台灣發聲,讓公眾外交帶領台灣躍上國際。國際名廚江振誠致力於傳承飲食教育、整理台灣味譜,重新定位台灣料理的DNA。

2022年,我們持續關懷許願人在全台各地的最新動向,記錄他們為實踐願望所付出的努力,也期待更多民間力量響應支持,讓改變在台灣發生。

80

萬人次

數位外交協會平均每月幫台灣在國外社群上創造80萬次曝光次數,讓世界各國對台灣產生印象與好感。

近年來,郭家佑在全球各地四處奔走,推動數位外交,讓台灣躍上國際。

成立逾四年的數位外交協會,近年來持續透過臉書、IG等社群媒體,在不同國家、議題間找尋台灣參與公眾外交的機會,讓世界各國對台灣產生印象與好感,平均每月幫台灣在國外社群上創造80萬次曝光次數。上半年俄烏戰爭爆發,除了傳統軍事戰,社群媒體成為兩國對外發聲的重要工具,更突顯網路社群在關鍵時刻的重要性,是數位外交協會持續努力拓展的目標。

「除了軍事需要預演之外,社群媒體也是需要預演的,等到打仗時,再來思考要發什麼企劃、貼文就太慢了」。數位外交協會創辦人郭家佑說,俄烏戰爭發生以來,烏克蘭便不斷透過社群向國際社會發聲,包括總統澤倫斯基的發文,或是當地年輕人自發性架網站、向國外媒體投書,透過資訊擴散和聲援串聯,為烏克蘭情勢匯聚強大的支持能量,這些社群操作都值得台灣借鏡。

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數位外交協會也立刻在社群媒體上更新最即時的資訊、製作聲援圖片,將台灣黑熊和烏克蘭白鶴畫在一起,鼓勵大家將圖片貼在烏克蘭總統的帳號底下,展現台灣人民的大力支持。一張烏克蘭人手指比讚、向台人報平安的照片,更是吸引1千餘名粉絲按讚關注。

協會並著手製作觀察報告,搜集各國政府如何傳播聲援烏克蘭的訊息、烏克蘭如何快速對外傳遞需求,透過一連串的網路內容研究,爬梳政府官員與市井小民的貼文脈絡,分析數位時代下,新型態戰爭不可或缺的「軟實力」。預計未來會舉辦相關講座,當面對國際衝突時,即使是一般民眾也能透過策略性的國際傳播,快速將控訴、求援、與串連訊息精準推播給有效社群。

數位外交協會成員集結各國夥伴,近年來陸續拜訪駐台大使館,在不同國家、議題間找尋台灣參與公眾外交的機會。圖/郭家佑提供

過去數位外交協會主要藉由設立不同語言的粉絲專頁,在世界各地為台灣發聲,後來發覺,直接與當地媒體合作是更具體且影響力更大的方法。「台灣官方很少維持國外媒體關係,但媒體是將台灣形象植入到外國民眾心中最直接的方式」,郭家佑說,團隊針對東南亞和中南美洲國家啟動長時間的跨國媒體計畫,與越南胡志明電視台共同製播節目、與宏都拉斯的公關公司合作,在當地穩定產出關於台灣的新聞,期盼5年內能拓展到3至5個國家。

團隊去年許下連結境外生、為台灣累積國際人脈存摺的願望,目前也針對境外生推出國際學生平台計畫,著手接觸國際學生、認識各個學校的國際處,後續將與相關單位一同舉辦求職講座或專題對談,建立境外生名單,讓他們成為台灣與國際間的串聯橋樑。

談起組織現階段遇到的難題,「經費一直都是問題」,郭家佑說,數位外交的概念很新,團隊申請政府補助時,常碰到對方說「找不到適合你們的補助、不知道該怎麼分類你們」,加上政府補助較常發給老牌組織,對團隊來說很不利,盼政府應對新成立的組織敞開心胸,並因應趨勢,開放補助的彈性與種類。

「這幾年來,政府的內宣越做越好,但外宣的部分仍缺乏人才」,郭家佑表示,除了外交部、各部會國際處各自業務之外,政府對於外宣缺乏整體策略,期待政府訂定整體的外宣方向,攜手民間共同建立全球的台灣朋友圈,長期累積下來,「在未來可能發生衝突的時刻,台灣就有能力為自己發出聲音、向全世界宣揚自己的理念」。◾

希望用科技,把健康帶到台灣的每一個角落,讓城市、偏鄉、部落,共同實現健康平等。
— WaCare遠距健康平台執行長 潘人豪

東海大學資管系兼任助理教授潘人豪,4年前創辦WaCare遠距健康促進平台,成為台灣第一家介接健保署「健康存摺」個人病歷資料的科技公司,去年與聯合報系合作,為失智症照顧者、照護人員開辦線上課程,幫助大量失智照護家屬,同時將遠距健康服務送進偏鄉與部落。

「老師,我吃山羌、猴子會不會營養不良?」原民部落長者正透過視訊鏡頭諮詢營養師,基於尊重部落文化,營養師回答「我沒有山羌跟猴子的營養成分表,但是請一定要煮熟了才吃。」這是2年前潘人豪將遠距健康衛教帶入南投仁愛鄉文健站的現場,帶給年輕專家和團隊強烈的文化衝擊,他記憶猶新。

一張健保卡、兩端不同人生,一端是繁華如六都、一端則在鄉村、離島、高山部落,甚至大城市中也存在類似偏鄉的生活。這是40歲的潘人豪,近年投入遠距健康平台的見聞,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他盼望攜手政府、企業與民眾一齊「用科技消失健康不平等」。

潘人豪致力於推動遠距健康,將遠距健康服務送進許多縣市的偏鄉、部落。

潘人豪的母親罹患失智,他看著過去的商場女強人,一夕成為行動不便的失能老人,不僅感觸良多,更決定以科技、數據為母親建立健康管理軟體,遠端督促她每天紀錄生理狀況、做輕量活動,以延緩失能速度,也見到成效。

潘人豪以創業者身份踏入山林,第一站是南投縣仁愛鄉的春陽部落,當時場景令他印象深刻:一早的文健站外,他與小夥伴們在門口迎接緩緩走近的原民老人家們,目光所及的道路都是不友善的危險陡坡,老人虛弱地拄著拐杖,沒有年輕人作陪,而當年輕臉孔的專家透過螢幕打招呼時,老人家們滿臉充滿不熟悉感,潘人豪笑笑形容「很難聊開」。所幸,經過專家幾次視訊問候後,老人家終於敢開口敘述健康困擾,更特別喜歡跟專家一起遠距運動。

至於南投珠仔山社區的長輩,多數只會說台語,卻愛上了心理諮商師的正向心理課程,對科技人潘人豪及團隊而言,從近百個偏鄉部落所累積的人文資本何其珍貴。

他也察覺,偏鄉老老相伴居多,長輩常要面臨親人朋友離世,心情沮喪無人可說。直到透過遠距科技搓合長輩與「小鮮肉」專家隔空相會,終於找回動能,這是團隊得到的真實回饋。◾

2022年春天,名廚江振誠與RAW主廚王奕翔攜手推出全新菜單,展現對於生命、土地的情感與反思。

滿手米其林星星的國際名廚江振誠,返台創台北「RAW」餐廳,多次摘下台北米其林二星榮耀。去年江振誠為台灣許願,希望台灣能在國際上成為一個美好人事物的形容詞,也希望「台灣味譜」能夠為台灣的味道做完整的定義,讓我們不會再懷疑自己的味道從何而來。對他而言,Raw是傳達使命的平台,將一道道佳餚結合在地食材、台灣本土文化,讓好的料理變成具有品牌力、能跟國際溝通的語言,帶領台灣餐飲界邁入下個階段。

2020年敲了一記警鐘,全球疫情蔓延,提醒人們「永續美食」比過去任何時刻都重要,食材進口受到限制,廚師們必須尋找本土食材,也必須重新審視廚房中的各項程序,從生產模式至廚餘管理等。為肯定大廚、餐廳經營者執行永續、環保等概念,特別設立了「米其林綠星(MICHELIN Green Star)」這個獎項,並且陸續引入各地2021年版的《米其林指南》,目前全球共有287間米其林綠星餐廳,台灣僅占2間。

2022年,全球經歷疫情、戰爭、環境與生態等各種浩劫,讓江振誠深有所感,與RAW主廚王奕翔推出全新春季菜單「Re:define future」,將海洋危機(OCEAN CRISIS)、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適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突變(MUTATION)、M型社會(M SHAPE SOCIETY)…等9大關鍵字化為一道又一道的料理,這不僅是人們當下生活的寫照,也代表著未來的想像,更是身為料理人的他,對於生命、土地的情感與反思。◾

循環經濟不是口號,或是很高高在上的邏輯,而是可以平易近人的。
— 春池玻璃副總經理暨W春池計畫主理人 吳庭安

春池玻璃副總經理暨W春池計畫主理人吳庭安,在聯合報70周年許願中,期許與民眾一起創造循環經濟的永續創新。

吳庭安以劍橋的高學歷回家,投入回收玻璃事業,不只是繼承父業,還將「酒矸倘賣嘸」變成對地球友善的循環經濟事業,希望從資源或科技方面,創造出屬於台灣自己的永續創新,實踐父親吳春池的理念,「我們在做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

吳庭安將回收玻璃的家族事業,變成對地球友善的循環經濟事業。

吳庭安的願望獲得讀者回應,有讀者熱情表示,願意提供影像紀錄協助,吳庭安也感謝讀者支持,留下連絡資訊,期待未來有合作機會。

為了讓循環經濟,可以進入常民生活,吳庭安聯手設計師們打造了「春室」新空間,坐落在新竹公園、台南市美術館以及台北的美麗華百樂園,透過咖啡、甜點、餐食、選物作為展示循環設計的場域。

吳庭安希望人們能將循環經濟融入生活實踐之中。

「循環經濟不是口號,或是很高高在上的邏輯,而是可以平易近人的,所以『春室』這個空間,我希望可以讓大家很輕鬆、很容易地去理解,去慢慢被感染,進而將循環經濟融入生活實踐之中」,吳庭安說。

「我們用回收的玻璃,創造出給消費者使用的產品,回歸到使用者手上,而且可以百分百循環被利用,這價值是很明確的,甚至我說,春池就算沒有賺錢,也是在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吳庭安希望「把未來的需求,都變成新的創造」,讓春池模式,可以變成一種型態或意識,引領國內外的各種產業都參與在永續的循環經濟體系中。◾

他們也正在為SDGs努力

許願未來 點亮角落微光

聯合報71周年 | 2022許願成果報告

統籌
林秀姿
製作人
蔡佩蓉、林雨荷洪欣慈
採訪記者
林雨荷、袁世佩黃毓雯
影像
林澔一、報系資料照
視覺設計
許瑋琳
工程師
顏傑、周融聖
協力團隊
羅國俊、應翠梅熊迺祺、蔡惠萍魏忻忻、唐秀麗何雅玲、許君吉陳易辰
監製
蕭衡倩、林秀姿潘如瑩、董谷音
製作單位
聯合報新聞部
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