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13 氣候行動

從心擁抱大地 扭轉氣候危機

極端氣候、海平面不斷上升、因乾旱而引發的糧食危機是全球迫在眉睫的問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研究數據指出,現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創下200萬年來新高,相較於工業化前的氣溫,至今已上升攝氏1.1度。

2021年、聯合報70周年時,我們邀請關注氣候行動的行動家,為台灣的未來許下願望。中研院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研究氣候變遷逾30年,期盼台灣有能力推估人為暖化的衝擊。作家蔣勳長期遊走於縱谷與海岸邊,將自然融入美學,希望島上的所有人民,恢復人與土地間最和諧的關係。

2022年,我們持續關懷許願人在全台各地的最新動向,記錄他們為實踐願望所付出的努力,也期待更多民間力量響應支持,讓改變在台灣發生。

9,000

億元

政府推動2050淨零轉型主要計畫,至2030年總預算近9000億元。

許晃雄研究氣候領域逾30年,為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危機尋求解方。

中央2022年3月底公布「2050淨零碳路徑」,中研院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聽完2050淨零轉型分4大策略、2大基礎後直白地說,政府目前是先勇敢站出來畫靶,雖然靶畫了很多,但很多靶沒有弓、箭和眼力好的射手可射,盲區很多,重點是後續趕快把方法規畫出來,箭才射得準。

2050淨零轉型,由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4大面向推動轉型;用科技研發與調整氣候法制的2大基礎來改善治理。為了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將推出12項關鍵策略,由各部會進行細部規畫;2050淨零轉型主要計畫至2030年為止,總預算近9000億元。但2030至2050年的相關規畫則付之闕如,近在眼前的2030年國家減碳目標,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今年底才會對外公布。

這9000億元除國營事業投資的4400億元、既有規畫的1200億元,還將新增計畫3200億元。外界關心新增3200億元從何而來?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目前公共建設預算一年約1400至1500億元,可以增加公共建設預算,也可以分8年編列,每年400億元。是否訂特別條例?他認為「下一任政府來做比較合適」,但也不一定要放在特別預算,可以採公共建設預算逐年編列,目前還有預算空間。

許晃雄長期研究氣候變遷與調適,倡議淨零轉型,他認為,政府先喊出2050淨零目標,基本上是對的,但盲區很多,好比如果不知道第一階段的2030年國家減碳目標,要如何設定和達成2050年的淨零目標?他感覺得出來,政府雖然宣布2050年淨零目標,沒說出口的是不想因為這項目標影響經濟太多,過程有不少拔河,從節電完全沒有設定KPI,就可以知道還提不出方法。

目前只靠《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不夠全面,這部法令無法涵蓋各項淨零基礎建設和科研等龐雜的淨零轉型工程。
— 中研院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 許晃雄

對於龔明鑫把是否訂定特別條例推給下一任政府,許晃雄不以為然,認為是沒有魄力的表現。他表示,淨零路徑講了一大堆,最關鍵的是淨零路徑的治理架構,既無專法可管,也沒有獨立的執行機關,教人難以相信真能照表操課、如期如質達標。

許晃雄以英國、歐盟為例,推動淨零轉型都立了專法,也成立獨立的委員會監督政府,建立推動淨零轉型的穩定機制,一任委員分別是5年和4年;專法是編列預算、訂定策略的依據,獨立的委員會還能成立專責研究單位,展開氣候變遷的科研、衝擊與調適的研究,針對風險與經濟利益等提出具體的建議報告,據此動態調整淨零路徑。像英國的委員會每年還出了好幾份科研報告,用來修正氣候變遷與淨零風險。

《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已進入立法院審查,多項重要條文都先保留,立院若能審查通過,將取代目前的《溫室氣體管理法》,並作為淨零轉型的根本大法。但許晃雄仍然認為,目前只靠《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不夠全面,這部法令只能做碳盤查、收碳費等碳管理,無法涵蓋各項淨零基礎建設和科研等龐雜的淨零轉型工程。

至於行政院的永續委員會則是層級不夠高,而且長期都只是行政院的橡皮圖章,以前很久沒開會,現在有開會也沒做什麼幫助淨零轉型的事,將來如何扛起淨零轉型重責大任?◾

蔣勳期待,台灣島上的所有人共同守護土地,不再毀壞自然,能看見土地的美好,尊重文明與傳統。

作家蔣勳在聯合報70周年慶時,許下對台灣的大願「台灣的居民和土地都健康」,期許「把空氣的健康、陽光的健康、水的健康、土地的健康,許諾給這個島嶼」。這個願望獲得讀者熱烈回響。

曾半移居台東池上、現長居淡水河口,深切體會山間明月與江上清風自然之美的蔣勳,期待台灣島上的所有人共同守護土地,不要再毀壞自然,同時也能如他在台東看到的美好,重新認識部落、認識民間智慧,並尊重文明與傳統,兩者並行不偏廢。

不少讀者深受感動,願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小額捐款也是一點心意,在精神與資源上共襄盛舉。有讀者受感召也想住池上,回歸自然,響應地方的自然人文活動,並擔任志工;更有學校老師表示,願意帶領學生一同參與未來蔣勳發起的活動。

蔣勳感謝讀者的反饋,他說:「在大疫流行、人心驚恐的當下,我們能一起反省如何與自然和平相處,不剝削自然,不再傷害自然」,人人敬愛土地、海洋、河流、森林,敬愛珍惜所有自然健康成長的生命。

蔣勳說,在氣候異變之時,疫病蔓延,天災人禍,或許都有長久因果,「我們一起從最根本的生活開始改善,祝願世界天長地久」。

我們除了讚美米其林三星,也要讚美自己土地上最好的、有養分的東西。
— 作家 蔣勳

2022年3月,蔣勳受邀為台中中央書局「文學裡的味道-作家料理」第二季的領讀人之一,化身料理人,運用二樓餐飲空間,以體現人與自然共存的蔬食料理串連起五感閱讀,帶領書迷與饕客領略文學裡的味道。

蔣勳分享設計菜單之初,正逢疫情三級警戒,他避居池上,吃的都是左鄰右舍剛收成的食材,讓他想起童年在大龍峒的記憶,「想找回簡單的生活,把媽媽從小帶我認識的味覺記憶帶出來」。

這道蔬食料理以五穀雜糧與在地時令食材,原型烹煮提供身體所需的均衡養分,希望提醒眾生在大疫蔓延的當下,人與自然共存秩序平衡和諧的重要性,是一道歲月靜好的自然滋味。料理雖簡單樸實,也採用了超過15種食材,包含許多來自土地恩賜的季節野蔬,也有蔣勳的童年印記。

蔣勳認為,住在東部是一種奢侈,現撈的新鮮料理更是他的最愛。圖/蔣勳提供、聯合報系資料照

提起曾半移居台東池上的日子,蔣勳表示,在東部住的一種奢侈,是天地養出來的最好東西,可以用這麼便宜的價格、這麼溫暖的服務感受到,好比位於台東富岡漁港旁的「台東特選海產」,門口就擺了數十種野菜,很多在台北的市場看不到。

「我們除了讚美米其林三星,也要讚美自己土地上最好的、有養分的東西」,蔣勳表示,有機會前往花東縱谷遊賞的朋友,泡過暖湯、看過農場、森林遊樂區,不妨到「台東特選海產」嚐嚐現撈的新鮮料理,乾煎小捲、龍蝦麵線、山菜都是蔣勳所推薦的美味佳餚。◾

孟磊與江慧儀創辦「大地旅人」工作室,多年來以最自然的方式與土地共存。

「大地旅人」工作室的孟磊(Peter Morehead)、江慧儀夫婦倆2021年許願,希望台灣人能在疫情之下,思考生命本質,找到什麼才是真正讓自己快樂的事物 。「向內尋求」、「在地行動」是他們一直在樸門設計課程中實踐的理念。

2006年,他們還住在台北花園新城時,和鄰居推動社區貨幣「花幣」,大家為各自能貢獻的專長訂價,再以社區貨幣購買鄰居的服務,包括在出太陽時為上班族曬被子、烤餅乾、剪頭髮等等,不僅促進在地消費、更是社區互助的開始。

過去這一年,大地旅人開始推行「Mi幣」,這是專屬東海岸的社群貨幣。

什麼是社群貨幣呢?江慧儀解釋,這是在地發行、流通的貨幣,使用者多半都是在地人或店家。以Mi幣來說,初期會在都蘭、興昌、隆昌流通,串連居民、店家,在主流貨幣新台幣之外,多了Mi幣的選擇,鼓勵在地居民能混合使用。

江慧儀(中)示範「厚土種植法」,兼顧環保生態又有蔬菜可收成。

在這個新台幣才有價值的時代,社群貨幣有什麼意義?江慧儀邀請在地居民揣想一個情境:

鄰居Fagi已經很久沒工作,但總在你出差的時候幫你餵貓,你雖然很感謝,但也覺得用新台幣表達感謝有點怪怪的。Mi幣出現之後,你可以用Mi幣感謝Fagi。某天,Fagi用Mi幣請社區年輕人幫他去台東市採買。年輕人再用Mi幣貼補部分瑜伽課程的費用。瑜伽老師收到Mi幣後,請鄰居幫修補破掉的包包…。於是,Mi幣就這樣在都蘭、興昌、隆昌流通著。流著流著,就串連出更多的連結,人的需求被滿足、互助的快樂增加了。

江慧儀說,推動的契機來自東海岸「都蘭國」的成立。都蘭國是為了整合資源與部落集體共享而成立的平台、品牌。設有「外交部」,負責旅客的「入境」事宜,「入境大廳」就設在都蘭派出所後方;「觀光部」當然是介紹當地小旅行;「經濟部」主理當地文創商品;「文化部」則是介紹部落文化制度、年度部落大事及人文風景。

大地旅人開始推行專屬於東海岸的社群貨幣─「Mi幣」。

都蘭國將大部分的收益挹注到公共事務、急難救助、祭典舉辦、文化活動等,並強化部落自治。Mi幣就是都蘭國的貨幣,源自阿美語的換工制度(Mipaliw),流通地區都是阿美族(Amis)傳統領域。

江慧儀解釋,社群貨幣的功能包括讓失業者重新參與經濟活動、透過使用Mi幣產生人的連結、有幸福感的消費、營造社區/社群精神,以及讓每個人重新看見自己與他人的專長與對社區的貢獻。參與者為自己的專長或服務訂價時,可以用60分鐘等於200元台幣(優於最低時薪)的概念來評估。當然,也可以在交換服務或商品時,自由議價。

未來主辦單位會彙整都蘭國的服務與需求,印成小冊,再加入LINE社群,在社群內提供或尋求服務的媒合,店家可以自行決定如何、何時收取Mi幣。例如:自訂社群貨幣日,當日可收取部分Mi幣,再以Mi幣支付小幫手,小幫手可拿Mi幣搭便車去台東市採買、折抵一杯手沖咖啡等。

江慧儀說,「美美的東海岸社群Mi幣,近日才剛面市」,正期待居民及商家的加入,一個有趣的社區實驗即將誕生。◾

他們也正在為SDGs努力

許願未來 點亮角落微光

聯合報71周年 | 2022許願成果報告

統籌
林秀姿
製作人
蔡佩蓉、林雨荷洪欣慈
採訪記者
鄭朝陽、袁世佩梁玉芳
影像
余承翰、報系資料照
視覺設計
許瑋琳
工程師
顏傑、周融聖
協力團隊
羅國俊、應翠梅熊迺祺、蔡惠萍魏忻忻、唐秀麗何雅玲、許君吉陳易辰
監製
蕭衡倩、林秀姿潘如瑩、董谷音
製作單位
聯合報新聞部
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