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落幕,國民黨在地方首長席次方面取得佳績,振奮藍營支持者;另一方面,執政黨展現的傲慢,終究在選舉中慘遭滑鐵盧。儘管選前民進黨早有心理準備,但在許多綠營大票倉都呈現票數退步的情況下,民進黨此次挫敗無疑讓黨內對二○二四的信心產生動搖,黨內各派系明爭暗鬥,最後誰能出線,勢必經過一番激烈廝殺。
由於二○二四年的總統當選人將面臨習近平第三任任期結束(二○二七年),因此誰當選對台海兩岸和西太平洋地區的區域安全至關重要。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完成歷史性成就將成為他追求的最大目標,毋庸置疑,就是指兩岸統一。若以現在兩岸關係的情況來看,二○二七年之前發生衝突機率極高,無論這種衝突是軍事、貿易、科技、外交等何種形式,都將對台灣造成極大壓力。
因此,民進黨若繼續執政,如無法在兩岸論述上提出新意端上談判桌,將會是場災難;若是國民黨能重返總統府,則如何在現有的九二共識基礎上能有建設性的進展,將會是首要任務之一。
九合一選舉只算是小菜一碟,在如今天然獨的時代,民進黨想要拿下總統大選勝利相對輕鬆,然而誠如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所言,未來五年將會是「台灣的危險期」、「美國的空窗期」、「中共的機會期」,二○二四誰當選,將對台灣和兩岸的未來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候選人都應該負責任、務實地提出兩岸僵局的解方,否則戰爭一開打,沒有人會是贏家。
尼采曾經說過,「痛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身為台灣一分子,我們確實在心靈層面有所折磨,我們對國家認同有所迷茫、對身分認同有所疑惑,然而若我們選擇悲觀,沒有了面對現實的勇氣,我們將失去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二○二四關鍵戰,期許最終沒人是輸家。
FB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