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曲終人未散,各黨不是找戰犯,忙於卡位大選,就是慌於退群。值得慶幸的是,這次選舉顯示國人的理性面,戳破了大部分新生代支持民進黨的神話。
選前,執政黨除要鞏固既有席次外,更有收復失土之責,傾全力輔選自家候選人,加上親綠媒體及側翼無中生有或誇大事實,從競爭者的身世,到為某牌飲料動怒,招數盡出。
怎奈,論文門、球場差和中國鵬成了破口,甚至選後民進黨籍立委何志偉說出黨內有黑道壞事,王世堅及高嘉瑜針對敗選的言論遭圍剿,讓選民看清民進黨面目。
其次,任何執政者可用資源甚多,具有選舉優勢,這次表現得淋漓盡致,相信國人皆感受得到。內政上,一再強調防疫創舉,經濟成長及所得名列國際前茅等政績;外交上,處處宣揚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對歐、日關係重大突破,自由世界會全力相挺台灣對抗中國。
然而,國人只記得排買口罩及快篩試劑的日子,大部分國人認為生活不若以往,感受不到經濟利多,只感覺通貨膨脹吃掉所得。主計總處選後也下修我國GDP成長率,連明年前兩季都不樂觀。
再者,美國延遲交付我所購武器,台美進一步經貿協定仍處樓梯響階段,使得這些大內宣都與人民感受迥異。尤其拜習會後,國際風向又有變化,加上烏俄戰爭看不見盡頭,國際要如何幫助台灣尚待觀察。
政黨競爭勝不驕敗不餒,政策獲得選民肯定,就是執政保證。遺憾的是,民進黨挫敗後,親綠政論節目仍在找敗選的藉口,官邸論敗也不覺得是政策出問題,蔡總統則認為是國人不希望民進黨獨大。問題是,民主社會要的就是選出好的人,和能做事的政黨,百姓不會在意一黨獨大,因為當一黨有獨裁傾向時,選民會再用選票下架該黨。
民進黨應該慶幸總統大選前,選民對其施政不滿提出警告,厭倦其空中閣樓式的抗中保台,予該黨下次翻身機會。同時,一如聯合報社論所言,國民黨要記取二○一八教訓,深耕基層,甩掉中國黨或投降黨標籤,才有再執政機會。
FB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