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立委補選結果出爐,由國民黨籍參選人王鴻薇當選,外界也開始思考各政黨接下來的立委布局,甚至是總統人選,呼聲一直很高的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被認為,王能成功跨區當選,不被選民否定,可見個人特質及能力仍較為重要,即便任期未做滿仍可慎重考慮參選總統。
王鴻薇在參選初期,就曾被擔心剛選上議員即轉戰立委,恐對選情產生影響,但從結果論來看應是多慮。目前已經有新北市議員疾呼「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王是如此,2022年當選的縣市長也是如此;若2024年大家一定要侯友宜出戰總統,「我們也會想盡辦法讓他選」。
即便民意代表與政府首長本質不同,但王鴻薇這次參選的時機點在剛就任的半個月內,最後仍順利當選,這無疑為侯友宜參選總統增添些正當性;外界不少人會將侯與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的案例相比,但本質仍完全不同。
首先,侯友宜在新北已經服務至少12年,就時間來說正當性高;第二,這12年內已經留下許多成果,是說得出口的系統性政績,更甚至「新北經驗、全國實現」、「新北人才為國家所用」等;第三,現在距離參選甚至就任還有好幾個月;最後且最重要的一點,即便選舉過程中侯不否認參選總統,也沒遭到選民唾棄,票數反而比前一屆更加進步。
王鴻薇的案例雖引發爭議,但最後結果就是當選、就是得到民眾認同,這是民眾對候選人有所期待;有心要拱侯友宜之人,都以此作為參考依據,尤其接下來面對立委選舉,不少有意願者遲遲未正式表態,就是因為大家都在「等一個人」,也盼擊響戰鼓將母雞請出,至於「侯母雞」能否頂住壓力而參選,能否走過心中那關,恐怕只有他心中最了解。
FB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