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58723334355-0'); });

整理包/出門投票...該帶什麼東西?這些不能帶!

選舉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2年九合一選舉將在今日(26日)正式登場,與「18歲公民權」修憲案複決共同舉行。今年投票規則與歷次選舉有無差異?以及,自11月7日起指揮中心將實施四項防疫措施大鬆綁,屆時確診、居隔與自主管理者是否可以前往投票所行使權利?聯合新聞網整理出選舉投票流程和注意事項,讓你一篇搞懂選舉當天該如何投票。

九合一選舉又稱「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將選出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以及村(里)長,一共會選出11,023位地方公職人員。

現行憲法第130條規定,國民須年滿20歲才享有選舉權,相比全球將近9成國家都將投票年齡定為18歲有明顯差距。因此今年還有「18歲公民權」修憲公民複決,是我國歷史上首次憲法修正複決交由公民投票,決定18、19歲的國民是否可以擁有選舉權。

2022年九合一大選將於11月26日(星期六)舉行,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4時。民眾若是趕在下午4點以前抵達投票所開始排隊,即便4點鐘一到還在排隊等待,也仍然可以完成投票;然而一旦超過下午4點才抵達投票所,將無法排隊投票。

 圖/翻攝自「中央選舉委員會」官網
圖/翻攝自「中央選舉委員會」官網

民眾可以前往「中央選舉委員會」官網,依序選擇身分、戶籍地縣市、行政區、村里、鄰後,便能查詢戶籍地附近的投票所;或者利用網站下方的「地圖快搜」功能進行查詢。同時,投票通知單也會標明戶籍地附近的投票所,最晚會在11月24日前,與選舉公報一起送達選民的戶籍地。

只要你是年滿20歲、也就是在2002年11月26日(含)以前出生的中華民國國民,且未受監護宣告者,在該選舉區設籍且連續居住4個月以上,就可以參加投票。中選會估計,今年符合投票資格的選舉人大約為1930萬人,其中約有76萬名首投族。

➤確診者

確診者檢疫規定已改為「5+n」,這意謂著11月21日至26日確診的民眾都無法參與投票,預估屆時約有5至7萬人受影響。

由於中選會、指揮中心皆已明確表態確診者不得投票,因此通報確診仍外出投票者,最高可依法開罰新台幣20萬至200萬元。衛福部長薛瑞元指出,民眾有去投票就會有領票紀錄,確診者指揮中心也可以查得到,因此事後追查相對容易,「跑都跑不掉」。

外界質疑,倘若有人快篩陽性卻未通報確診,還前往投票所投票該如何處理?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坦言,快篩陽性者在未完成確診通報流程之前,視同還沒確診,因此很難約束。目前只能呼籲有症狀且快篩陽性的民眾,「強力希望也建議不要去投票,不要把疾病傳染給別人」。

若民眾懷疑有確診者外出投票,須向地方衛生單位檢舉,指揮中心「事後」會再調查足跡與相關隔離天數是否違反規定。當天投開票所不會受理任何檢舉案件,避免影響投票秩序。

➤同住接觸者

由於同住接觸者已全面採行「0+7自主防疫」措施,所以11月26日當天可以投票

➤投票當天發燒(體溫過高)者

當天依舊可以投票,投票所會開設「防疫專區」,只要民眾體溫過高就會被引導到獨立圈票處,加發一次性手套,投票過後遮屏、圈票桶也會進行消毒。

國民身分證、印章和投票通知單,為選民必備的「投票三寶」。

 圖/翻攝自「中央選舉委員會」官網
圖/翻攝自「中央選舉委員會」官網

民眾不可用護照、健保卡、駕照等其他證件取代身分證,若遺失可親自到全國任一戶政事務所補辦,臨櫃辦理當天就可以拿到新身分證。然而投票日當天非上班日,因此若有需求的民眾需提早申請辦理。

印章在投票日簽到時使用,也可以手印或簽名替代;若忘記攜帶投票通知單,可至內政部網站查詢名冊號次並告知工作人員,以節省作業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投票當天進入投票所時,禁帶手機和其他攝影器材,場外會提供物品暫放處。另外,也禁止穿戴與選舉相關的物品或服飾,避免干擾他人投票,並禁止攜帶危險物品。

依據選民戶籍所在地,可以分為3種類別:

一、直轄市、省轄市: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台中市、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

➢市長、市議員、里長3張選票。

二、十三縣: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連江縣、澎湖縣、金門縣

➢縣長、縣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5張選票。

三、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新北市烏來區、桃園市復興區、台中市和平區、高雄市那瑪夏區、高雄市茂林區

➢市長、市議員、里長3張選票,再多加區長、區民代表2張選票。

以上所有符合資格的選民,會再拿到一張「18歲公民權」的複決公投票,因此每人總計會得到4~6張選票。

圖為「18歲公民權」修憲案複決公投票式樣。 圖/翻攝自「中央選舉委員會」官網
圖為「18歲公民權」修憲案複決公投票式樣。 圖/翻攝自「中央選舉委員會」官網

依照中選會規劃,直轄市、省轄市的市長選票為淺黃色、區域市議員選票為白色、平地原住民市議員選票為淺藍色、山地原住民市議員選票為淺綠色、里長票為粉紅色;而直轄市的山地原住民區區長選票為金黃色、區民代表選票為淺橘色。

十三縣部分,縣長選票為淺黃色、區域縣議員選票為白色、平地原住民縣議員選票為淺藍色、山區原住民縣議員選票為淺綠色、鄉鎮市長選票為金黃色、區域鄉鎮市民代表選票為淺粉紅色、平地原住民鄉鎮市民代表選票為淺橘色、村里長票則是白色。

至於「18歲公民權」的複決公投票的顏色選定為白色。

 圖/翻攝自「中央選舉委員會」官網
圖/翻攝自「中央選舉委員會」官網

測量體溫 → 確認身分 → 領取選舉票 → 領取公投票 → 圈票 → 投入票匭 → 完成投票

 圖/翻攝自「中央選舉委員會」官網
圖/翻攝自「中央選舉委員會」官網

進入投票所前,須將手機留在場外保管,即使已靜音或關機也不可攜帶入場;禁止穿戴與選舉相關的物品或服飾,避免干擾他人投票。

圈票時必須使用選舉委員會提供的圈選工具,若使用私章或手印都會變廢票,並須蓋在選票上的圈選欄內,若不小心蓋出欄外、或有疊折反印的圈選痕跡,只要可以辨識出圈選哪位候選人,就能認定為有效票。

不過,蓋錯選票無法重新領票再投,並且一樣要把投錯的選票投入票匭,不可撕毀或私自帶走。依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10條第8項,故意撕毀領得之選舉票者,處新臺幣5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08條第1項規定,將領得之選舉票或罷免票攜出場外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1萬5千元以下罰金。

FB討論區

// $(function() { // $.ajax({ url: $("#ppv").attr("rel"), cache: false }); // $(".trigger_tag").on("click", function(e) { // $.ajax({ // url: "/EventCollect/clickEvent/2/" + $(this).attr("rel"), // cache: false // }); // }); // }); var pvUr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pv').getAttribute('rel'); fetch(pvUrl).then((response) => {}); var tags = Array.from(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trigger_tag')); tags.forEach(tag => { tag.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handleClick(event) { var tagUrl = "//misc.udn.com/api/EventCollect/2/" + this.getAttribute('rel'); fetch(tagUrl,{cache: "no-cache"}).then((response) => {}); });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587232707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