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動物園
Mute

動物園是觀察一個城市心態與胸襟的窗口。                                              ——作家吳明益著,《動物園的故事:禁錮的花園》推薦序
還記得那隻由貨車上摔落街頭、重傷流淚的河馬「阿河」嗎? 2014 年,台中天馬牧場明星動物「阿河」在苗栗返回牧場途中,因運送缺失摔車,缺機具及場地救傷,在私人漁塭又被吊車重摔,最終不治「阿河輓歌」示了動物園展演動物的陰暗面

沒有合格運輸及救傷資源,動物已開始在動物園「上工」。運輸傷亡只是一環,更折磨的是動物長期生活的「舞台」。馬來熊、長臂猿在展場不停踱步、繞圈,鳥兒無法飛翔、獅子瘦成像流浪狗的背,都是「快樂天堂」的真實

動物園發展在台超過百年,我們曾為了戰爭處死動物,為了娛樂讓猴子騎單車、獅子跳火圈。隨著動保意識抬頭,先進的動物園已開始思考:如何在遊客體驗及動物福利間取得平衡。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費時 3 個月採訪,帶領讀者一窺動物園的百年變遷、展演動物問題外,也將介紹現代動物園在動物權思潮下所做的努力與改變

動物園讓動物遠離棲地,來到人類眼前。我們觀看動物療癒,更要看見牠們的哀愁。「快樂天堂」裡的動物們,快樂嗎?


動物園裡的紅鶴在露天水池彎頭理毛或自由遊走。你可曾想過:紅鶴為何不


野外的紅鶴喜愛群居,成千上萬聚集在沼澤或鹹水湖泊處。牠們習慣夜航,遷徙中的紅鶴時速可達 50 至 60 公里,一個晚上可飛 600 公里,相當於飛越 1.5 倍長的台灣。
 
飛行高手紅鶴,為何進動物園,只在露天水池踱步理羽,卻不想飛?答案是:人類了鶴翅。
 
「剪翅就是把一邊的翅膀骨頭剪斷,就像人類被斷掌一樣。」台大獸醫系兼任助理教授彭仁隆說,台灣幾乎八成的動物園採取這種作法,任牠原本再會飛,失去一側翅膀難以平衡,就再也難以上天
 
台北市立動物園入口迎賓水池飼養的紅鶴,也翅。鳥園區長謝欣怡說,剪翅比較好的方式是趁紅鶴剛出生時,燒灼羽管,讓牠的翅膀不再生長若長大才剪翅,痛苦和傷害更大。
「動物園的鳥被剪翅是為了迎合人類觀點。」彭仁隆說,隨著時代變遷,鳥被關在籠子裡的展示方式已經不受喜愛,觀眾希望能更親近動物為了吸引遊客上門,讓鳥在開放空間裡漫步卻又不能飛走就是剪翅,讓鳥折翼難飛。紅鶴如此,鸚鵡、天鵝也都難逃劫。

早上十點,新竹綠世界生態農場的鳥園已是眾聲喧嘩——飼養員提著飼料、果丁、麵包蟲等食物,放飯。各式繽紛鳥兒蜂擁而至,智商相當於人類五歲小孩的非洲灰鸚鵡早早湊過來搶食,世界最大的鴿子皇冠鴿也往前衝;拖著飄逸長尾羽毛的天堂鳥直衝餵食木台區。
 
這裡的鳥不用剪翅,自由穿梭於樹林、水池之間。人類走進來得有承接「天降鳥屎」的心理準備
 
綠世界創辦人李明益 20 年前打造農場時,決定依山坡地蓋座棚架式鳥園。鳥園圍網高 18 公尺,大概是六層樓高小河沿著山坡流水池,鴛鴦等水禽鳥類就在這兒嬉戲
 
農場經理李學甲說,「在這裡想跟鳥互動得看牠的心情、尊重牠的選擇,」鳥園體貼地依著山坡地,三成面積建為隱蔽休息區,讓鳥兒可遠離人類干擾
 
台北市立動物園也有這樣的棚架式鳥園走進園區,孔雀在眼前開屏,宣示主權。天空有紅䴉翱翔。鳥園區長謝欣怡說,近 20 年保育意識抬頭,全世界開始探討動物園圈養野生動物的問題,第一波受關注的是哺乳類動物,如老虎、紅毛猩猩不是動物園的「旗艦物種」,近 10 年才受到注目。

國際動物園組織近年制定動物福利準則,例如「歐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EAZA)」要求成為會員的動物園不能再剪翅
 
謝欣怡說,禁止剪翅,鳥吃的食物和餵食方式也有極大改變。過去餵鳥吃高油、含糖的吐司,並不健康現在一律改用鳥專用飼料,還會準備水果放樹梢,讓搶不近食槽的弱勢鳥兒,也有機會享用美食

馬來熊從人工布景走出來,就像走上戲台,供人類觀賞。模仿野外的大幅看板對動物並無意義,是為了人類的眼光,假裝棲地廣闊。但誰會上當呢?

 
馬來熊來自熱帶雨林,最愛吃蜂蜜,在野外發現蜂巢時,牠會用銳利的鐮刀爪將蜂巢掰開,伸出 20 公分長的舌頭舔食蜂蜜。來到動物園,牠只須飯來張口,不用長途覓食鎮日遊走在窄小展場,供遊客觀賞,換作是你,會不會無聊?


來回踱步、搖晃腦袋、跳上跳下……動物園的野生動物們出現這些行為,都是警訊:人為環境讓動物感到壓迫、恐懼就像人焦慮時,會繞室疾走,來回踱步,都是精神狀態不佳的展現。科學家稱這些不斷重複的動作是圈養動物的「刻板行為」。
包括熊科、貓科、犬科等需要廣大荒野漫遊的野生動物,一旦被圈養在狹小空間,最容易出現刻板行為曾有科學家統計,動物園的北極熊一天有六成時間都在踱步、繞圈。
智商較高的動物一旦圈養還會出現「異常行為」。像鸚鵡會自殘、拔光身上的羽毛;黑猩猩等巨型靈長類會吐出食物再吃進去,甚至食糞,都和自然生理需求無法滿足有關。
 
全球動物園投入研究,改善圈養環境,讓動物活得快樂些。在台灣,經費較充足的台北市立動物園著力較深10 年前收容民眾非法圈養的馬來熊之後,設計刺激嗅覺的玩具、改善水池設計及環境豐富化希望讓馬來熊「不無聊」。經半年評估,馬來熊一天踱步時間從 40% 降至 15% 。

每天下午兩點,是金剛猩猩迪亞哥、 Tayari 和 Iriki 最期待的下午茶時間。保育員把一大車的不結球萵苣(俗稱「大陸妹」)隨意丟在展場的岩石、樹叢、棲架旁,等著待會兒金剛猩猩進場尋寶。這是為了「行為豐富化」盡可能動物發揮野外覓食的習性
 
金剛猩猩原棲地在非洲的熱帶雨林區,是世界最大的靈長類動物。身材高大,卻是「吃素的」。牠們是群居型動物,在野外會由一隻公猩猩領隊,帶著一群妻小移動,採集樹葉、果實等高纖食物幾乎整天都漫走覓食,只中午小憩
 
動物園在提供食物方式上花心思。除了每天下午定時的「覓食遊戲」,還會不定時設計玩具,像是把食物塞進竹筒裡,金剛猩猩得動腦破壞竹筒,吃得到食物,「原本不到半小時的用餐時間,就可拉長到一、兩個小時。」台北市立動物園非洲區區長鄭惟仁說。
 
展場中種了好幾年的芭樂樹、黃金竹和烏臼樹,今年都「陣亡」了。這些樹也是豐富化而種。展場原本只有迪亞哥獨,去年底兩隻母猩猩 Tayari 和 Iriki 從荷蘭遠道而來,牠們擅長爬樹不只摘果實,還把樹葉和樹皮都扒下來享用,迪亞哥也有樣學樣。沒多久,受盡摧殘的樹木就嗚呼哀哉了
 
樹被猩猩弄死,鄭惟仁的反應是既驚喜又苦惱。他為猩猩與樹的「互動」如同野外而開心但是遮蔭變少,得想辦法種新。他說,台灣不可能完全復刻非洲的生態系,只能盡量從食物成分想辦法。早期因為方便,動物園曾提供甜水果,但金剛猩猩在野外是吃高纖維、不甜的食物,現在會盡可能符合這需求,「我們的管理思維已逐步從『人』變成『動物』了。」

金剛猩猩還有一對室友:台灣山羌。這是近年來的新做法,動物園嘗試將不同物種混群居住,模擬野外的環境,讓金剛猩猩和山羌學習觀察對方,增加警覺心。鄭惟仁笑說,好在金剛猩猩吃素,一開始山羌入住,迪亞哥擔心「地位不保」,總表現出劍拔弩張的樣子,相處久了,越來越了解溫馴山羌根本不構成威脅,現在兩物種共居兩相安


千惠」和「美代」台北市立動物園裡僅有的兩隻非洲象。當牠們緩緩步入訓練場,民眾總對巨獸一陣驚呼。保育員舉著白色目標棒,觸千惠的腳,棒子再移到鐵欄杆示意。大象原就智商極高,千惠立馬跟抬前腳上欄杆,接受「美甲護理」。較瘦的美代也在保育員指揮下,將耳朵靠近欄杆,接受抽血檢查。點心草料在檢查之後就會奉上
 
千惠和美代 39 歲了,各別體重近 4000 公斤,平均一隻象腳得承受 1000 斤重,若不慎踩到石頭受傷,小傷口一旦化膿容易引發連鎖病症。
 
早期醫治動物得用麻醉,對大型動物來說,倒地前和麻醉藥退後都有風險。動物園十多年前由美國導入「醫療訓練」,讓保育員和獸醫不須大費周章麻醉,就能讓動物習慣流程,接受檢查,清理、醫治小傷口。
非洲區區長高雋說,早期訓練猴子騎腳踏車、獅子跳火圈,是要求動物表演,為的是人類的觀賞;如今的動物訓練是為了動物福祉,目的大不相同
訓練方法也進化。早訓練動物表演是施以懲罰、鞭打,現在的醫療訓練是用「正向鼓勵」,若動物依循指令,就能得到喜愛的點心;如果動物不想配合,就會停止,不勉強。最重要的是訓練動作不能違反動物本能
 
醫療訓練每天定時進行 10 至 20 分鐘,保育員和動物建立熟悉感就可做更多的醫療檢查,如直腸觸診等。

全台最老的台北市立動物園,成立至今超過一百年。走過日本殖民、二次世界大戰、國民政府來台、再到與國際的保育潮流接軌,它的經歷宛如台灣動物園的一頁縮影。
 
動物園為何成立?戰爭時期的動物園是什麼樣貌?現在,讓我們跟著政大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鄭麗榕,搭乘時光機,回顧曾經。



走過百年風霜,動物園不斷進化。動物福利和遊客體驗,始終在天秤兩端不斷搖擺。

在動物園工作的人們怎麼思考?而你,又如何看待動物園的價值?都將影響現代動物園的樣貌。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簡稱動社)人員曾帶著碼表到動物園實測,發現每組遊客展場前平均停留時間,只有 30 至 40 秒超過一分鐘的,大多是因為拍照、喝水、吃冰淇淋等。有些遊客看不到動物,會對著籠子吼叫,有些還揶揄、追趕動物。

十多年前,動社人員在高雄壽山動物園紀錄阿拉斯加棕熊的刻板行為時,曾聽到國中生嘲笑棕熊搖頭晃腦是嗑了搖頭丸。事實上,「我們很難在動物園裡聽到學習性的討論,這和動物園宣稱具有教育功能,完全不同。」副執行長陳玉敏說。
 
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工作快 20 年的彭仁隆表示,如果不是因為法規強制或為了和國際接軌等外在推力,大半動物園沒有動機主動改善動物福利。但動保意識已是國際趨勢,動物園必須更積極地以動物福利為主體,改善生活空間及展示方式。若持續以人類眼光看待動物園經營,例如只關注明星動物或用剛出生幼獸賣萌吸引遊客入場,或過度「擬人化」行銷動物,民眾反而無法真正認識動物,違反教育原意
 
好的動物園會不斷進化。彭仁隆舉荷蘭 Apenheul Primate Park (靈長類公園)為例,為了動物健康和永續經營,一年只開放四到十月,全場沒有籠子和柵欄,即便遊客進場可能被猴子攻擊,動物園也沒有改變策略,仍堅持這樣的展示對遊客才有意義。

「動物園的演進取決於人類要給動物多少權利,放多少自私情懷,為動物多想一點。」彭仁隆認為,動物園如何提升教育價值,是專業人員須「想得比遊客多」的地方。
 
而遊客能做什麼? 13 年前,動社參考英國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ASP)和加拿大動物園監督協會(ZOO CHECK),出版全台第一本「動物園哺乳類動物福利評鑑手冊」,要求參與者一天最多只能選兩種動物進行評鑑。出發前先上網了解動物的自然棲地、習性、面臨的困境等;到了動物園,則靜心觀察動物的生活環境、行為是否異常。
 
陳玉敏說,當人站在展場前至少觀察動物兩個小時,才會發現牠可能在踱步、可能天氣太熱在發喘、可能無聊到在食糞等。評鑑能促使遊客反思,擺脫狩獵的眼光參觀動物園,也因為如此,人們才有可能思考如何善待展演動物,讓牠過得更好。



製作人、文字:郭琇真

攝影:曾原信、吳佳靜、陳靖宜、黃建亮、鐘聖雄、好男孩影像製作

剪輯:吳佳靜、陳靖宜、好男孩影像製作
圖片提供:聯合知識庫、鄭麗榕、台北市立動物園
網頁製作:郭琇真
監製:羅國俊、何振忠、梁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