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學者


永續新思考
健康從吃在地開始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帶來衝擊,農業也飽受影響,碩大的西瓜、金黃多汁的鳳梨都因疫情造成出口量下降;彰化的溫室葡萄卻因歐美供應鏈中斷,推升國內葡萄銷量狂飆。兩樣情的背後,是否能在危機中找出轉機呢?逢甲大學社會事業研究中心主任汪浩認為,疫情重新彰顯「在地化飲食」的重要性,更是一個機會教育,提醒人們環境永續的前提,必須從生產者、製作者、消費者,共同攜手實踐「吃」的責任。


1.汪浩細心挑選台灣在地的新鮮番茄。
2.農產品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受到不小衝擊。
3.汪浩挑選蔬菜前,都會注意原產地,以及是否有安全標章。


疫情為消費者重新定義健康


「這次疫情是一個很大的轉機,全球鎖國封城,食物難以進出口,這讓我們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回到在地方生活、吃在地食材的模式。」汪浩解釋,現代人對吃越來越講究,但卻越來越辛苦,帶給環境的負擔也更多。舉例來說,人們為了吃得更健康而選擇有機的食物,但總認為自然有機的食物都需要跋山涉水,或是從國外進口才是最好的。


另一方面,人們也忽略,食物的生產過程中,都會為環境產生一定的消耗,如何在吃的時候,同時兼顧友善環境,成為一門重要的學問。汪浩認為,選擇購買在地好食材、吃真食物,就是一種實踐有機、健康和環保的方式。走向「生在地、吃在地」的短距生活,不僅能減少因運送產生的碳排放量,人們也更能隨時關心周遭的自然環境,「大自然的餐桌」其實就存在生活當中。


汪浩認為,台灣人對食物的尊重還有進步的空間。


從農場到餐桌 企業成重要橋梁


想要追求每一口的健康,近距離實現農場到餐桌的理想,連結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橋樑,顯得格外重要。汪浩認為,販售農產品的企業就是一個關鍵的溝通渠道,從前端挖掘優質的農夫、漁業等生產者,到中端監督製造的安全,到後端的販賣銷售,整個供應鏈的串聯,環環相扣,如何為消費者把關,成為食品業最大的企業社會責任。


一般來說,前端的生產者很難知道產品賣出後,最後會到誰的手上,若是供應鏈的資訊能完整透明,便能鼓勵生產者更用心的對產品負責。汪浩舉例,豬農產出的豬肉,若能透過負責任的企業加以採購和監督,並在特定的通路上銷售,讓前端的豬農知道產品的去處,了解消費者的愛好與需求,生產者更能將心比心,所擔負的生產責任就會更加具體。


汪浩不諱言,全天下最難賣的產品就是食物。因為食物不僅和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在生產、製造和銷售過程,也會為環境土地帶來負擔,成為地球隱形成本。因此,落實環境永續的行動,不僅消費者要重新思考短距生活的意義,生產者、製造者和銷售者也應該攜手實踐企業責任,才能促成完整的環境友善循環。







製作人、文字:邱智慧
攝影:陳軍杉
美術設計:劉宜峰
網頁製作:劉宜峰
議題行銷:張乃文、陳欣媛、張淑婷、洪郁真
監製:蔡幸怡、吳思萍、蕭銘志、董谷音
20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