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台北的家長一刻也閒不下來,為了一年一次的理財夏令營,守在電腦前,填資料的手在鍵盤上飛快地跟時間賽跑,深怕錯過名額有限的報名機會,只為了讓5年級的兒子不要落後同儕。


將場景切換到南投,父母在大城市工作,將5年級的兒子留在家鄉由爺爺奶奶代為照顧。他的暑假,除了幫忙爺爺到果園幫忙外,剩下的時間多半與電視相伴。最開心的時光是拿到爸媽定期給的零用錢,買想要的新玩具是最滿足的一刻。


一樣的年紀,對於理財資訊的接收,有不同的際遇;但如何思考金錢這件事,可能影響一個孩子夢想的廣度,以及如何活出未來的樣子。


許多人可能沒有想過,想讓孩子建立一生受用的價值觀,竟然可以透過理財教育。


其實,理財沒有標準答案,反而可成為幫助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的最佳方法。學理財,要先學會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想要與需要、並且也了解自己能運用的資源有哪些,在科技進展快速的AI時代,了解自己與獨立思考,是新教育邁向未來的關鍵。


專題採訪透過3位專家分享,剖析台灣為什麼需要兒童理財教育?他們在第一線現場觀察台灣新一代孩子對金錢的態度,是否跟過去一輩不一樣?以及有哪些新的發現。




都市父母的焦慮 造就孩子的不獨立

「台灣的家長有一個非常兩極化的現象」台北富邦銀行數位金融總處執行副總潘柏迪觀察,現在很多家長都過度保護小孩,凡事都提前為子女打點好,但也容易導致小孩失去支配金錢的機會,不懂如何正確運用金錢。


另一種家長則是因為太忙碌,沒有時間陪伴小孩,因此就算孩子學習了理財的知識和觀念,但在欠缺家長的監督和指導下,沒有機會把學習到的東西實際運用在生活中,變成上完課後就忘記,非常可惜。



對於台灣這種兩極化狀況,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特聘教授周行一分析,主要原因是, 現在的父母都很焦慮,尤其是城市中經濟條件好的爸媽,會擔憂年輕人的薪水不多、買不起房子,因此,多半願意從小就和孩子們談錢,希望透過理財教育幫助他們學習管理自己的財務。


然而,家長過度保護孩子之下,常會不經意傳達出「爸爸媽媽有錢,房子也會幫你準備好,以後的生活也不用擔心。」這類的訊息給孩子,這是非常危險的警訊,更可能會造成小孩未來的不快樂。


周行一認為,人的快樂是取決於事業、家庭、健康等多面向構成,若孩子在成長階段就接收到不需要太努力也可以過好生活的資訊,在缺乏正確的工作觀念之下,對事業的企圖心小,不僅難以獲得成就感,天賦也無法有效發揮,離快樂也就愈來愈遠。




偏鄉家長用錢補償愛 孩子花錢無節制

相較於城市父母對於孩子的焦慮,偏鄉的家庭又是什麼樣的景況呢?富邦文教基金會舉辦「希望小富翁 前進校園」計畫,8年來造訪全台灣207所中小學,推廣兒童理財教育,從都會區到偏鄉,都有他們的足跡。


富邦文教基金會總幹事冷彬發現,鄉下孩子對金錢的態度,和過去的刻板印象大不相同。 近年來發現一個明顯的現象是「非大城市的小孩,更覺得花錢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進一步探究原因,是來自於家庭結構所造成。


很多2、3級縣市的小孩,像是南投、雲林、嘉義等地區,他們是生活在隔代教養的環境中,父母外出工作,小孩由祖父母照顧。在這樣的背景下,父母為了補償無法陪伴小孩的時間,只要在可負擔的能力之下,都會盡可能給孩子在「非必需品」上的即時滿足,造就小孩從小就認為,跟父母要錢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刻板印象會以為「天龍國」的家長較容易給孩子無止盡的物質滿足,現實中反而不盡然。城市的父母因為教育水準和社經地位相對較高,會選擇和小孩討論花錢的方法和應該花錢的時機,在兒童用錢方面,有更多教育的介入,讓下一代對金錢的使用更有概念。


談錢 應該從「家」出發

到底該怎麼和小孩談錢,才能有效的教育下一代,這是現代父母最常見的疑問。


周行一透露,在談理財教育時,不能只和小朋友講錢,而是應該將品德與生活教育做結合。因為,品德好的人,更容易理財,就算他不懂得投資,這輩子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然而,品德不好,例如貪心的人,在處理財務上就容易出問題。


「理財教育最重要的一環是教孩子誠實」潘柏迪認為,父母要從小教導小朋友,在處理與錢有關的事情時,應該遵循內心的道德標準,懂得堅定的去拒絕誘惑,才能避免後續可能遇到的危機與傷害。


潘柏迪強調,誠實是一個人最可貴的特質,除了在金錢上很重要,未來在與人相處、就學、就業時,誠實也可以幫助孩子贏得認同和信賴,更容易擁有一個快樂、自信的人生。


品德教育並不是翻開課本,把課文一條一條的唸出來,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周行一認為,品德教育應該是「身教大於言教」,是從家出發。如果父母這代花錢不懂得節制,常常過度消費,孩子就會看著父母,進而從小就養成了過度的花錢習慣。


冷彬也認同「父母才是最好的金錢導師」,影響小孩金錢觀最深的不是學校,而是家庭。若是家長無法扮演一個好的理財榜樣,孩子依然很難建立正確的金錢態度。



多數孩子 分不清想要跟需要

如果說家庭是理財教育最好的第一場域,那麼學校則是延伸成功教育的第二場域。冷彬在校園教育現場觀察到,隨著科技進步,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現在的小朋友幾乎人手一機,對於資訊的獲得更是信手拈來。


因此,她認為,現在的兒童理財教育已經不像過去,只著重在儲蓄、記帳等技術性的知識傳播,這些不僅在書本上已經教得很好,學生也都能透過網路獲得豐富的資訊。


什麼才是學生最欠缺的理財思維呢?2018年富邦文教基金會針對造訪過的學校做調查,發現最常看到學生的偏差金錢觀是「不懂『想要』不等於『需要』」,比例高達74.3%,其次是「不能同理家人,想花就花」。


而老師給的回饋則顯示,最希望專業機構到學校教導學生「想要不等於需要」的概念,比例占了80%,其次為學習記帳與儲蓄。



「理財教育不應只是單向學習金錢如何處理,簡化為儲蓄與記帳。」冷彬認為,一個好的理財教育應該帶給學生思考的能力,讓孩子思考在不同情境的問題中,如何做出不同的決定,並了解決定之後的代價是什麼,而非一味給出標準答案。


她發現,學生的理財能力和他們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例如走過一些像金山、福隆等觀光小鎮的學校,發現當地的孩子從小就非常精通匯率,美元、日圓都能換算得很好,來自於每天接觸不同的觀光客所培養的生活技能。


偏鄉與都市 不該穿上同一套制服

周行一也認同在學校談理財教育的重要性,但他從各個角度觀察到,不同地區和條件的學校,應該設計對應的理財教育方式。 偏鄉和都市的兒童,擁有不同的優、劣勢,因此,教育方式不該穿上同一套制服。



就都市而言,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師資,家庭所得較高,造就都市的孩子能夠看得更多、眼界更寬。對比之下,鄉下的資源相對不足,但讓人意外的是,硬體設備大致上都足夠,但是師資卻非常缺乏,成為偏鄉學校的共同難題。


尤其,偏鄉的兒童許多來自於隔代教養、單親或低所得的家庭,放學後或寒暑假,常常家長都在工作,沒時間陪伴、照顧小孩,反而更容易衍生出問題。


因此,相較於都市小孩,鼓勵放學不要再補習,鄉下的孩子更需要在下課後能夠有提供課後輔導的地方,以及寒暑假能夠有機會到學校,接受非教課書的授課內容。例如教他們錢的概念、管理金錢的方法等較生活化的應用,對於鄉下的孩子來說,才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跳脫書本 孩子走進銀行當小小行員

除了家庭和學校,台灣的企業也在推動兒童理財教育的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中,又以台北富邦銀行舉辦的「小富翁理財營」最具代表性。從1998年開始,連續22年舉辦的「小富翁理財營」,累積參與人數已經達6300人。在20年前的台灣,兒童理財觀念還不盛行,網路才正開始普及,「小富翁理財營」的推出頗具指標性地位。



「請幫我存1萬元,謝謝!」1萬元的百鈔,沉甸甸的重量和厚度,拿在孩子小小的手中,顯得特別的突兀。同樣小個頭的行員,小心翼翼的拿著鈔票,再慢慢地放進數鈔機,細心的完成客戶存錢的服務。


如此生動的銀行體驗活動,一整天下來,小朋友不僅不喊累,反而同呼「好好玩!」、「第一次拿這麼多錢,我是有錢人了!」,孩子們興奮的心情全都寫在臉上。


小小行員的體驗,是來自「小富翁理財營」的活動現場。精采有趣的內容,不僅吸引小孩的目光,更提供家庭和學校沒有的資源,讓家長也感到十分受用。也因此,每年暑假舉辦的兒童理財營,幾乎場場秒殺,顯示台灣父母對於兒童金錢觀念的重視。



潘柏迪分享,小富翁理財營舉辦多年來,發現有不少小朋友會重複參加,甚至有孩子連續3年都報名。詢問之下發現,小朋友說,第一次參加時年紀小,很多課程還一知半解,參加第2、3次後,愈來愈懂老師說的內容。而且還可以幫助同組年紀較小的小朋友,讓他覺得很開心也更有自信。


這個例子說明,這些孩子能夠用坦誠的態度來面對知識,不會因為拿到結業證書就假裝自己懂了,而是重新再來上課,讓自己真切的成長,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事。


儲蓄基因深耕亞洲家庭

台灣的理財風氣盛行,看似日漸成熟的兒童理財發展,是否還有哪些可進步的空間?


潘柏迪觀察,台灣對於兒童理財教育的重視在學齡階段就開始,算是很早就介入,尤其是教導小孩認識理財方法,這是台灣的優勢。但和許多亞洲國家一樣,台灣對於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這方面的著墨較為不足,未來還有進步的空間。


「重視儲蓄」是台灣和多數亞洲國家在理財教育上的共通點,潘柏迪認為,儲蓄的好處在於,不僅能在困境時提供救援,同時也可以增加承擔風險的能力。除了儲蓄之外,應該也要讓孩子了解如何記帳,學習記下每天的生活花費,來執行理財計畫,可以幫助小孩培養出自律的心。


教小朋友存錢的同時,也可讓他們運用自己存下來的錢,發揮在創新上,去探索未知的事物,在創新教育部分,台灣和其他亞洲國家應該花更多心思去嘗試。


舉例來說,現在的小孩屬於網路原生代,一出生就頻繁接觸各種行動網路應用,因此,可以多從行動科技角度和小朋友談理財,例如行動銀行教學、行動支付等課程。


五大金錢觀 建構小富翁體質

擁有印度、美國、新加坡等國生活經驗的潘柏迪,透過觀察發現,各國在兒童理財教育方式上,主要可區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從遊戲和互動中,教導兒童正確的理財態度、生活習慣和金錢的意義,屬於價值觀的建立;第二種是,透過類似夏令營的課程,讓孩子懂得如何儲蓄等技術面上的知識。



父母在跟孩子溝通金錢時,常常不知道從何開始,潘柏迪建議可以從五個金錢價值觀著手。第一,教小孩動手規劃金錢,例如給零用錢,請他們自己學習分配預算;第二,建立儲蓄的觀念,不當伸手牌,想要新玩具,必須自己存錢買。


第三,教育下一代工作價值的重要性,潘柏迪發現,亞洲小孩在這部分的體會普遍不足,相較之下,西方國家從小就鼓勵孩子透過勞動來賺零用錢,像是洗車等簡單工作,目的在於要讓他們認知到,可以透過努力來換取報酬。


第四,大人可以告訴孩子,金錢是一個好的行善工具,教他們利用小錢來幫助需要的人。對孩子來說,透過付出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自信和快樂,這些獲得都會在未來的人生歷程中帶來正面的影響力。


最後,也是潘柏迪最有感觸的一點,「科技創新」一直都是他很喜歡的項目。因此,他特別鼓勵家長,在教小朋友金錢時,可以透過創新的角度去思考,從小培養具創造力的思維。



理財力創造孩子安全感

除了建立金錢觀念之外,潘柏迪認為,每位小朋友在成長階段都應該具備兩個重要的生活技能,分別是人際關係和資源管理。


他解釋,如何在人與人的相處中,產生良性的人際關係,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另一方面,也該教小孩如何管理手上有的資源,包括時間、零用錢、玩具等,學習妥善分配,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從他的經驗發現,很多小孩看待金錢的方式,是來自於他所處的社會經濟地位。對於生處在不同經濟階層的小朋友,透過理財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正確的金錢觀念,學習從管理金錢中獲得安全感,進而幫助他們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潘柏迪認為,理財教育並不是以金融機構為主,而是深植在每一個獨立個體當中。 社會也該持續重視這塊的發展,讓孩子們學著成為一個思想和財務獨立的人,幫助他們一點一滴儲值夢想的資本,未來能靠自己的力量,親身實踐每一個偉大的夢想。


製作人&文字:邱智慧
視覺設計:李俊毅
網頁製作:李俊毅
攝影:陳軍杉
圖片來源:台北富邦銀行、富邦文教基金會
議題行銷:張乃文、陳欣媛、張淑婷、洪郁真
監製:蔡幸怡、董谷音、吳思萍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