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偏鄉兒有選擇 擁抱難言之隱

擁抱孩子的難言之隱
社工、課輔、多元舞台當孩子的靠山


在偏鄉,因為家庭與經濟因素,有各式各樣心疼的個案,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的難言之隱。


永齡教育基金會希望學程教育規劃總監黃瑋芸觀察,孩子7歲前是語言、人際發展的黃金學習期,但家庭支持功能薄弱的孩子在7歲前大多被「放養」,當他們進入小學與人接觸,接收訊息的「準度」會不一樣。


例如,一個日常的注目或微笑,但孩子若沒有接收到對的訊息,他會認為被取笑,這與從小信任、安全、語文能力的培養有關;因此當語文能力詞彙不多的孩子,遇到了困難壓力,第一個能表達的就是情緒,像是不說話、暴力行為,甚至跑出教室去。



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社工走入孩子的家庭,讓孩子感受關懷,他不會因誤判而生氣、產生暴力行為,社工也引導孩子以對的方式說「我受傷了,我遇到了困難,需要幫助」,當他的心穩定了,才能學習,甚至展現自我。


「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10多年來透過社工關懷、及教育課程雙軌制度,為孩子撐起一個安全網,系統化的適性打造屬於每個孩子的解方。



雙軌制度—社工


怎麼學也學不會,不是笨,而是基本生理需求沒被照顧好。永齡教育基金會希望學程教育規劃總監黃瑋芸說,台灣面臨資源分配不均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家庭收入,當一個家庭連柴米油鹽醬醋茶都很辛苦時,很難照顧孩子的情緒,更不用說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況。


希望小學的個案需符合低收入、低成就2條件,個案來自學校轉介、學生教師提報與家長自行填寫報名表,督導帶領社工了解開案學生的家庭組成、經濟支配與教養孩子的方式,找到與學童最合適的溝通管道。


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東華分校社工呂逸婷說,開案前會與團隊討論個案家訪注意事項,整理好相關資訊才會前往家訪,孩子要進入希望小學也需要家長的同意與協助,因此會請家長簽署同意書,「內外協力,協助孩子脫離學習困境」。





統整資源 建立目標
用全村的力量幫助孩子


社工在家訪後會整理孩子原生家庭的狀況以及過去接觸的學校、社區等單位,提供孩子最需要的協助。呂逸婷解釋,幫助孩子不是不斷給資源,而是協助他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呂逸婷說,希望小學開案後會設置3個月、6個月、9個月的短期目標,在這段期間中,社工、課輔老師、學校老師會協力觀察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是否因穩定陪伴而改善。最後會設定長期目標,包含個案是否提升自我能力,原生家庭的功能是否因社工介入而改善等。


進入希望小學的孩子可能因為家庭變化或其他不可控的因素,成為需通報的高關懷個案,當有這樣的個案,永齡社工會立即與課輔老師、學校的主任與導師去討論孩子的情況,同時回報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過程中連接相關資源,並確保孩子被完好安置,與對的政府資源對接。



陪伴孩子了解
社會有「失敗」這件事


「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與傳統補救教學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社工與課輔雙軌陪伴,黃瑋芸說,每個孩子面對的家庭難題都不一樣,在孩子進到希望小學穩定學習課業前,希望透過專業社工引導,拉孩子一把,讓處在灰色地帶的孩子不會真正走入黑暗。


黃瑋芸說,希望小學在教育孩子前會先透過社工了解孩子的原生家庭,梳理孩子慣用的語言、了解看待事情的慣用邏輯,這些都會影響孩子跟同儕相處,以及面對事情的判斷力,也影響後續學習。


社工與課輔雙軌,合力去幫助孩子擁有進入社會的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及面對挑戰壓力,更重要的是,了解這個社會存在著「失敗」這件事情。


當孩子進入班級學習後,希望小學社工也會加入評斷孩子是否擁有與人溝通的能力,過去孩子可能在班上遇到挫折或是人際相處困難,透過希望小學設計的課程活動與同儕相處,進而讓孩子擁有回到原班級的能力。

雙軌制度—課輔與獨家教材


過去補救教學常是原教材、原教法、原教師,再上一遍,沒有看到孩子學習的「盲點」的無效教學。


永齡獨家開發的教材目標在提供孩子適性學習,提供另一種教學方式讓孩子再次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同時加上專職課輔老師的專業陪伴,9成以上的希望小學孩子都能進步。


黃瑋芸說,希望小學一直以來希望「以系統化的制度下提供孩子適性的學習規劃」。「適性」有幾個基本要點,首先是了解孩子站在什麼位置,因此進入永齡希望小學的孩子都會進行前測測驗,「當我們知道孩子現在站在哪裡,定位好後,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計劃未來、找到往前走的方向。」





「前測」了解孩子的卡點 幫助孩子跟上進度


以國語為例,「前測」會先測孩子的識字量,是否符合教育部的識字量標準。黃瑋芸解釋,透過前測,希望小學會進行國語、英文、數學等學科的分班規劃,所以在永齡的同一個班級裡,可能會有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的孩子,打破白天以年級分班,釐清孩子學習知識的卡點後,給予孩子真正需要的幫助。


黃瑋芸說,每月會有一次月檢測,在每月檢測中,除了調整課輔老師的教學方式,也確認教材是否真的適合孩子,如果教師、教材都在正確軌道上,但孩子課業仍無進步,此時社工將會再次介入,了解孩子在家庭與人際上是否有讓他分心的原因。


黃瑋芸說,孩子通過測驗後,每個月都會進階,希望小學也設定這個孩子回到原班級的標準,第一是要符合教育部要求的能力指標,例如國小二年級的孩子,期望他的閱讀流暢度是一分鐘可以達到120個字,如果能夠達到就擁有回到原班級的能力。


按照學習規劃,希望小學的學生前測後進到正確班級、使用正確教材,能夠達到每個上下學期16週、一週4堂課、每堂課40分鐘的狀態下,「9成孩子成績都會進步」,最高挑戰是回到教育部對於孩子在該年段教育指標的期待。



獨家教材
讓孩子有第二次主動學習的選擇


為了跳脫傳統補救教學的框架,黃瑋芸說,永齡教材跟體制內教材不一樣,會以最小的部分開始幫孩子打基礎,先學會了注音符號後,再進入到「部件、字、詞、短中長篇文章學習法」。


黃瑋芸舉例,有一堂課名為「森林哭了」,課程在講木字部,會學習到林、樹、杉等字,孩子在其中可以學習到該年段所需學習的木字部單字,讓孩子分門別類、有系統的學習。


永齡希望讓孩子擁有第二次學習的選擇」黃瑋芸認為,當孩子感到課程有趣,會選擇主動再次學習,因此他們要求自己開發的教材,圖片、顏色都要豐富、吸引人。去年,永齡做了全部的數學及國語教材的改組,希望透過國語插畫,給孩子最生動的互動學習。


2018年希望小學也啟動了英文教材研發,確立使用主題式教學,讓孩子透過四年的時間,循序漸進累積英文程度。為了鞏固知識,希望小學的英文教材也採「重複式教學」黃瑋芸舉例,第一堂課學顏色,有紅、黃、藍色等,再來學有顏色的蔬菜,透過主題式教學不斷循環,希望孩子每一個環節的學習可以使用至下一階段。



公益釋出教材版權 讓更多孩子受惠


黃瑋芸解釋,希望小學與全台15所大學合作的教育系、心理系、社工系等教授進行專案合作;而大專畢業者可以參加永齡希望小學的師培,其中包含11小時教育班級經營、18小時(各9小時)國語課和數學課的教學。


在師培過程中,希望小學與師培學員分享永齡國語及數學教材的核心價值,以及在教學當中的脈絡與使用,還有教學分享等。參加完29小時的師培,結業後拿到證書,就能成為希望小學課輔老師。


希望小學的教材也公益釋出,讓體制內外的教育者都能使用。黃瑋芸說,四年多前與國教署合作,讓永齡的教材與師培制度,能讓更多老師與孩子使用,並與社區、關懷協會、兒少團隊、兒少團體合作,希望以最簡單、無負擔的方式,讓更多人使用永齡教材。


黃瑋芸說,目前希望小學的教材已經觸及全台超過百萬個孩子,累積的師培數也超過2萬名老師。


黃瑋芸說,舉例來說,每月有月檢測,我們有做統整,在全台14間希望小學考這張考卷的學生,最常出錯的前百分之二十是哪些題目,會全部蒐集,並集結起來做成數學的葵花寶典,去跟很多老師分享。


雙軌制度成效—多元舞台


面對未來的生存能力,經濟弱勢、家庭支持系統薄弱的孩子迫切需要,但他們缺乏數位學習、自信心建立、自我認知及國際新知等相關資源,希望小學透過長期經營並進駐地方的專職團隊共同找尋及開發地方素養多元課程,同時希望小學也會適時的帶入數位工具的結合,補足原家庭經濟弱勢所產生的資源落差。


像是希望小學引進創新教學團隊,為孩子搭建多元舞台 ,鴻海教育基金會,從2017年開始全力支持DFC台灣,並共同推動2018DFC全球年會,他們相信透過DFC設計思考四步驟-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希望以人為本的思考模式,可以讓小朋友從小就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面對未來世代的變遷。


各分校也規劃地方文化素養課程,像是中大分校開設儲蓄類課程,幫助學生和家長了解創業的步驟及財務規劃的重要性,新北分校則開設攀岩、跑步、騎腳踏車等體育類課程,嘉南分校也與外部單位結合暑期體驗課程,讓孩子至警察局、消防隊進行職人參訪課程。




增加文化刺激 讓孩子對社會有感


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表示,「看到小孩的天真無邪,面對問題先思考解方,動手去做,培養從小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孩子非常有意義。」他也舉例跟小朋友說明,40年前到美國IBM做生意,所有經理的桌上,都有一個牌子,寫著三個字think、think、think,IBM之所以會變成全世界最大的公司,因為他所有經理規定,任何事情要用頭腦去想,才會成功。


"尤其因為科技與生活方法的進步,世界劇烈翻轉,關於現代生活、閱讀、開車、旅遊、耕種的方式,完全不一樣,孩子要面臨客觀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感受、想像、實踐、分享4個步驟,對孩子的未來格外重要。"
── 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 郭台銘


郭台銘說,現在孩子接觸的世界,與我們過去接觸的世界不一樣,現在孩子從網路、電視媒體上,可以接觸到的來自全世界的龐大資訊,如何吸收、分辨成為現代孩子的重要能力。


永齡帶領孩子接觸了「DFC」四步驟: 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後, 深深發現好奇心對孩子很重要, 希望小學中興分校社工專員劉明玉認為,帶著孩子實際走訪校園或社區,讓他們感受身旁遇到的問題,之後進行提問或追問讓孩子聚焦問題,引導孩子深層思考。


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有好奇心的時候,就是他們學習的開始」劉明玉認為,帶領孩子發想問題從生活周遭開始,例如孩子曾說夏天小黑蚊多、周遭環境民眾亂丟垃圾、水管漏水等,孩子感受後會想辦法解決問題。


劉明玉認為,開啟孩子的好奇心也可以帶孩子離開教室走進大自然,讓孩子看看天空、聽聽周遭的聲音,離開固定生活場域,孩子會發現不同的視野進而對周遭事物產生好奇,就會是學習的開始。


進行DFC活動後,劉明玉發現孩子變得勇敢,做出他們過去生活不會做的舉動,並開始思考觀察周遭的人事物,最後經由公開分享與同儕互助成長,孩子也因此得到成就感、變得更有自信。




讓孩子用學科以外的方式 表達自己


劉明玉說,去年暑假教導孩子做定格動畫,讓孩子透過影像說故事,講述在學校練習躲避球的經過,有些孩子在學業成績不理想,但在做定格動畫時不管是劇本發想、配音、畫圖製作等,成品都非常驚豔。


希望小學中興分校督導甯君婷說,小孩子在學校學習都是學習基本學科,學習的管道很單一,僅是老師講、學生被動的聽,但透過DFC活動,可以開啟他們過去封閉的感官,重新認識世界。


甯君婷說,透過DFC的五感訓練,對學習課業也有幫助,他們會找出一些過去沒有注意到的部分,開啟他們可能不知道的能力與興趣,讓他們知道自己有那樣的能力興趣之後,再給他一個舞台,讓他分享、展現。


黃瑋芸舉例,希望小學嘉南分校的孩子曾說過他們沒去過便利商店,因為他們生長環境周遭都是傳統雜貨店,因此希望小學嘉南團隊就跟學校旁的便利商店溝通,讓孩子暑假進到便利商店、瞭解商店作業,增加孩子的文化刺激。


希望小學希望孩子能在人生初始階段打穩地基,讓孩子具備基本的知識能力,因此很著重國英數的教學,並希望他進到社會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跨界的能力等。

無償分享多年經驗 讓更多孩子發揮天賦


希望小學在2019年給自己的期許為「分享年」,有三種分享,第一種分享是專職團隊的分享,希望小學14間分校的專職團隊他們每一天做的事、長期在地方的累積,可以被看見、並有分享舞台。


黃瑋芸說,第二種分享,希望透過地方的素養文化課程,能幫助大眾更了解北部、中部、南部、東部,不同地區的孩子各有什麼需要,以及如何讓孩子建立自我價值的個案分享等。


黃瑋芸說,第三種分享,展望未來三年,希望能夠統整更多永齡輔導孩子學習的大數據,希望如何透過多元課程的專業引導,透過不同的營隊,幫助每一個不同地區的孩子有不同的成長。


透過社工、老師的陪伴,再加上多元課程讓孩子成長茁壯,「不因成績評價一個孩子,而是創造不同情境,讓孩子天賦得以發揮。


永齡基金會 鴻海教育基金會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永齡教育基金會提供
製作人&文字:吳思萍
視覺設計、網頁製作:張心慈
議題行銷:張乃文、陳欣媛、蔡嘉棋、王敏霏
監製:蔡幸怡、董谷音
2019.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