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塑膠危機
窒息的大海


國內外傳來的海岸景觀,布滿吸管、塑膠瓶的汙染景象,一次比一次驚人。


你以為這樣,已經是海洋汙染的極致了嗎?


比起還看得到、還能撿拾的廢棄物,更多、更小,眼睛根本看不見的「微塑膠」,早已透過排水道、河流進入海洋,就連身上的衣物,都可能是造成海洋環境惡化的兇手之一。



關於海洋裡的塑膠汙染,早有環保組織、媒體關注,但環顧目前台灣學術領域,有關台灣海洋的微塑膠汙染調查,卻是一片空白。


現任海生館副館長,亦是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德豪,原本研究領域鎖定在環境荷爾蒙的議題,3年前,由於指導學生陳美琪、陳冠如的關係,開始進行海洋塑膠汙染的調查。



他表示,海洋塑膠汙染不光是寶特瓶、瓶蓋等可見的垃圾,在科學定義下,「微塑膠」的定義,指的是長度5mm以下的碎片,過去外界較為熟悉的「微塑膠」,多半是碎片或粒狀樣態,但近年來,他率領學生進行的研究調查,卻發現海洋、沙灘上出現的不只是經過日曬風化後的碎粒、裂片,海洋周遭沙灘、海裡的魚類,更早布滿了「微纖維」。

清不掉的海洋汙染
不只「塑膠微粒」,還有「微纖維」


陳德豪的指導學生陳美琪,此前針對恆春西岸、東岸8個沙灘,調查微塑膠的分布與數量情形。結果顯示,各個沙灘都有程度不一的微塑膠汙染。


陳德豪表示,結果出爐以前,研究團隊以為海灘出現的微塑膠,樣態會是外界較為熟悉塑膠微「粒」,或是經過風吹日曬後裂解的碎片,沒想到經過分析後,有高達96%的比例,是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塑膠微纖維」。


陳德豪另一位指導學生陳冠如,2017年也針對魚類展開微塑膠調查。她從釣客、市場蒐集洄游性和珊瑚礁魚種,進行採樣調查。結果發現,117隻魚隻中,有高達97%體內消化道都布滿塑膠微纖維。


陳德豪表示,進入分析前,團隊成員原以為,解剖後會出現吸管、細繩等眼睛看得到的塑膠廢棄品,亦或是片狀和粒狀的微塑膠,結果卻顯示,存留在魚類體內的幾乎是線狀的微纖維。


今年,陳德豪也和團隊針對西南沿海的養殖牡蠣進行微塑膠汙染調查。陳德豪解釋,牡蠣是濾食性生物,覓食方式是透過不斷過濾海水,汲取其中的有機物質而存活。換言之,不停過濾海水的牡蠣,就像是海洋裡的過濾器,海裡好、壞物質,都會通過牠的體內,加上定點生長不會四處移動,因此成為檢測周遭海域水質最好的指標。


陳德豪指出,關於海洋廢棄物,大眾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然而,更值得重視的是,許多過往不知道、受限儀器檢測不出的「微塑膠」,正成為海洋汙染的隱憂。



陳德豪表示,源頭減量還是最能解決汙染的手段,然而,方便使用的各類塑膠製品,早已深入日常生活。大眾對垃圾的回收也存在觀念盲點。例如台灣大眾時常自豪於回收體系完善,卻不知只要混雜不同的材質,就會大大提升末端回收再利用的難度,就算技術能夠克服,有時也因為處理費用太昂貴,使得處理場回收意願低,或只能透過政府補貼,根本脫離永續循環的目標。



回收再利用背後的實情是,只有價格較好、容易處理的廢棄品會進入回收系統,多數無法處理的塑膠廢棄物,在第一線就已經棄置,或丟入焚化爐燃燒。


陳德豪解釋,進入焚化爐燃燒還算理想狀態,有的則被運往設置在海邊、河岸、人煙稀少的掩埋場處理,長年久日,經過河水、海浪的沖刷,有多少數量流入海裡,大家根本不知道。


他以不停流水的水龍頭比喻,人們看見不停流出水的水龍頭,都懂得回頭關上,才能避免水資源浪費,若想減低垃圾量,也唯有從源頭做起,只是對大眾來說,比起關水,「要關上這道『塑膠』水龍頭,實在太痛苦!」


陳德豪坦言,近年來吸引民眾、企業相繼投入的淨灘,最大的意義仍在於大眾親臨海岸目睹海洋汙染的震撼後,在生活中願意改變習慣。


嚴格來說,想透過淨灘有效降低廢棄量,成效並不明顯,而多數時候,海裡的塑膠汙染物微小到根本看不見,更別說清潔撿拾。「在生活中從源頭減量,還是根本之道。」陳德豪說。


當我在海裡,看見塑膠飄來

看見海龜被塑膠繩纏繞致死,來到海岸,比起藍天白雲,有更多時候的是大量廢棄物堆積岸上,陳人平、郭芙,兩位愛海的情侶,決定在2016年成立「海湧工作室」,要為海洋找回原來的樣貌。


「海湧」,命名靈感來自台語「海浪( hái-íng)」,光是名稱,就充滿了滿滿「海味」。曬得黝黑的皮膚,是兩人身上最好的招牌印記。算一算,一年的時間內兩人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待在海邊;就連出國渡假,陳人平和郭芙也不忘來到海邊,考察國外的海岸環境。


這對「海男、海女」,最初愛上海,理由卻各自不同。


成立海湧工作室前,陳人平由於就讀海洋大學,才有機會接觸海洋生態。畢業後,他成為一位朝九晚五的研究員,穩定的生活裡,卻想再做多一點事;而郭芙和朋友前往蘭嶼浮潛時,發現湛藍的海洋出現大片塑膠,觀察海龜棲息生態時,竟發現海龜在沙灘準備產卵時,竟挖出塑膠碎片。


眼見海洋環境惡化,兩人決定要以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起初兩人的想法天馬行空,曾想過在海岸蓋起一座回收廠,也想邀集弱勢族群一起投入淨灘,再將撿拾來的廢品販售獲利,既能創造工作機會,也能解決海洋環境問題。漫無邊際的作法,終究行不通,幾經嘗試後,兩人決定將核心拉回自己最擅長的教育專長,成為以「海洋教育」為核心的社會企業。


如今,海湧工作室,既是一家專門策畫淨灘活動的公司,也能走入企業、工作坊,分享海洋知識,有時還能結合創意桌遊,傳遞保育觀念。關心海洋,不再只是政府、環保團體的責任,推出創新海洋行動方案,海湧的目的只有一個: 「關心海洋的行動,一點都不難」。




成立以來,早已策畫多場活動的海湧,更把淨灘當成是扭轉觀念的序曲。


根據環保署統計,每一年,全台灣少則千場、多則萬場淨灘活動舉辦,弔詭的是,場次年年增加,但海岸布滿寶特瓶、吸管的景象,卻一次比一次驚人。



陳人平解釋,台灣自豪垃圾分類回收徹底,但大家往往忘了當總量非常龐大,即使只有「些微」比例流入海洋,最終數量依然非常驚人。


尤其占海岸廢棄品最大宗的塑膠袋、塑膠瓶,風吹日曬裂解後,碎粒漂浮在海水當中有如魚卵,常被海中生物誤食。有的導致海龜、鯨豚、水鳥身亡,有的進入魚類身體後,再被人類吃下肚。


這道海中塑膠難題,究竟該如何解?


陳人平解釋,倘若大眾對海洋環境的保護,依然停留於末端的撿拾,再多的淨灘行動,依然趕不上海洋惡化速度。要解決,就必須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從源頭減量開始。


因此,每每開始淨灘前,海湧都堅持要舉辦行前講座,為參與活動的民眾,解說現在台灣所共同面臨的海洋危機。有時秀出在海岸撿到、「年資」長達30多年前的食品包裝袋,有時播放一段怵目驚心的影片……。最後,陳人平拋出問題:「你家的垃圾如果打包後,只是改放到陽台去,就等於垃圾不見了嗎?」儘管氣氛還是輕鬆,但觀眾的眼神卻不太一樣了。


從新認識海洋,再理解廢棄垃圾形成的真正原因,民眾的觀念開始翻轉,淨灘的動力變得強烈。陳人平觀察,假如沒有經過行前說明,參與淨灘的民眾總認為是在替別人清潔環境,但是當他們開始知道,淨灘就是在解決自己造成的後果,是為了自己的家園、環境盡一分力時,更能翻轉大家的日常習慣。

淨灘
是為了串連地方的海洋守護者


除了帶領民眾走入第一線,海湧每次淨灘,也都不忘串連在地居民。陳人平解釋,多數淨灘都是外地團體帶領不同的團隊前往當地,但地方的居民其實就是最好的海洋守護者,倘若每一回都能串連再多一些居民加入,維護海洋環境的力量,才能繼續延伸、凝聚。


幾次在東北角的淨灘活動,兩人便時常和當地宮廟、店家合作,有時商借空間、有時提供無塑餐點,甚至無償培訓在地講師。


2017年,本來就愛往小琉球跑的兩人,也和駐點當地的藝術家林珮瑜合作,彩繪淨灘撿拾來的廢棄玻璃,作為「海灘貨幣」,並回饋給參與淨灘民眾,讓他們能在島上消費時折抵。



陳人平解釋,過往向店家推廣減塑、使用環保餐具,商家多半顧慮會造成顧客不便、影響生意,但「海灘貨幣」推出後,吸引大批人潮來到琉球,連帶也帶動島上的觀光消費,形成環境、大眾、店家的三贏局面。


成功推動屏東小琉球「海灘貨幣」後,隔年海湧還和志同道合的夥伴,挑戰難度更高的「東港王船祭」,要在5天的遶境行程中,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陳人平解釋,三年一度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是當地民眾重要的繞境祭典,每回舉辦,當地居民都是舉家參與。本以為此回「減塑迎王爺」的行動,得耗費一番工夫說服,但有了不久前小琉球「海灘貨幣」的成功經驗,在開展祭典前,包括商家、轎班人員,就已紛紛熱情響應。

減塑行動
不過是舉手之勞


一面向外宣導,希望扭轉大眾的觀念,兩人在平日的生活裡,更是處處實踐自己的減塑理念。隨身攜帶環保餐具是兩人必備裝備,外食用餐時,一般人人想著要吃什麼餐點,陳人平和郭芙卻是站在餐廳外,確認店家是否使用拋棄式餐具。別人看了嫌麻煩,對兩個人而言,如此的減塑,只是生活裡的「舉手之勞」。


關於減塑,兩人「理念很堅持,態度很包容。」起初,陳人平有時看見參與淨灘活動的企業夥伴,還是準備了瓶裝水、拋棄式餐具,總是不太能諒解,後來他不再堅持。


他說:「願意來參與淨灘已是開始,即使第一步無法完全落實,但只要能開始,就能留下一個可能。」當觀念有了翻轉,埋下了行動的種子,每一次的淨灘,都是一次為自己的家園負起責任的實踐。


留下袋子,留下環保理念

台灣人每天平均用掉2.7個塑膠袋,一年用掉180億個塑膠袋,近年政府帶頭推行減塑政策,而「Ubag二手循環計畫」卻走在政府之前,以「Your Bag, My Bag」為號召,6年前開始推廣二手袋的循環再利用。


Ubag志工李哲宇強調:「塑膠袋的問題,是每次消費都在用新的袋子。減少一次性的使用,不要用一次就丟,真的重複使用才是環保。」


從鄰居開始
全台160個店家參與


Ubag團隊始於2013年,台大不同凡響社舉辦的社會創新工作坊,幾位不同背景的大學生及社會人士,有感於台灣塑膠袋使用氾濫,萌生「UBag二手袋循環計畫」,最初以UBike為靈感,擷取「甲地租、乙地還」的概念,在三峽北大的封閉社區試行,當年由志工搜集、清潔袋子,並提供給店家使用,顧客只要付10元租金就可以取袋,還袋後還可以拿回10元。



不過,在三峽執行3個月後,團隊發現成效不彰,願意付租金的顧客不是因為願意花錢租袋子,而是覺得計畫很棒、認同理念而捐錢支持。有鑑於此,UBag團隊調整方向,他們不再經手袋子,而是成為一個資訊媒合平台,UBag定期公開加入二手袋循環計畫的店家清單及需求,讓支持減塑理念的消費者,直接把袋子寄送給店家,店家則提供二手袋給消費者使用。


目前,合作店家包括書店、通路、餐飲業、麵包店、二手市集,不少大型連鎖量販店也加入。UBag的理念吸引到新北市環保局,每天巡迴的資源回收車,也成為募集二手袋的通路之一,民眾可直接把二手袋交到資源回收車。最近,宜蘭環保局主動聯繫,引入在地的30個店家,參與Ubag的店家來到約160個。


捐袋做環保
最簡單的減塑行動


「Ubag二手循環袋計畫」成立以來,一直由來自四面八方、各有專長的志工團隊共同經營,目前有10多位志工參與,27歲的志工李哲宇就是其中一員,他曾在綠色和平做街頭募款,正職在基金會執行環保局計畫。他加入Ubag兩年,負責合作店家的維護與聯絡,儘管合作店家多達160個,但李哲宇認為,和全台商家總數相比,160家店遠遠不夠,他想要遍地開花:「希望在我們身邊的每個社區都有一間店!」


關於經營店家,李哲宇表示,總體來說,小店較容易打動,不少經營小店的老闆,是創業富有理想性的年輕人,而連鎖店則因為店面多、負責窗口也多,要「打通任督二脈」就較費力氣,但一打通就力大無窮。當然,合作店家百百種,除了支持減塑理念的頭家,也有純粹想要省錢的老闆,李哲宇笑說:「不管加入的目的是什麼,我們都很歡迎。」


談到「UBag二手袋循環計畫」的優勢,李哲宇說:「我們的進入門檻較低,捐袋子就可以做環保。」不過,在實務推廣上有「城鄉差距」的問題,他坦言:「有些店會收到很多袋子,袋子多到沒地方堆,有些地方就是收不到袋子。」


整體而言,計畫在大都市推廣成效較好,從Facebook粉絲頁分析,粉絲也多是以都會區為主。為了解決二手袋分布不均的問題,他們計畫打造網站,讓店家能即時更新二手袋太多或不夠用的訊息,消費者也能得知哪些地方有缺袋,互通有無。此外,泡棉紙等包材類,其實店家重複使用的需求很大,未來可望納入回收再利用的行列。

捐袋子
讓環保繼續循環



22歲林軒佑兩年前成為UBag志工,他就讀台大地理系,在學校就加入氣候變遷社,平時也關注環保議題,身體力行減塑運動,隨手從背包拿出的塑膠袋,他就用了四年!他觀察到,在校園內使用環保餐具成為一種「文青展現」,這似乎變成一種潮流,「這是好現象。」


林軒佑認為,「UBag二手袋循環計畫」最重要的是展現「串連的力量」,他提到:「因為捐贈二手袋的緣故,人與人之間開啟了新的關係。」他進一步以「關係地理學」說明,例如,很多合作店家會知道「Ubag」,是因為有顧客推薦,或是店家之間的口耳相傳,他們因為「捐袋」開啟了新的互動,更因為理念相連,彼此關係更緊密,也更願意推薦Ubag,從點連成線,線再連成面,就這樣擴大並串連起了「二手袋的循環」。


李哲宇以自己聽過的案例來說明:「早餐店的老闆,因為麵包店的老闆介紹;麵包店會加入,是因為顧客推薦;顧客會知道,是因為在其他合作的店消費......人與人之間除了消費之外,又有共同理念的結合,這真的是很有趣的事情。」

終極目標
讓Ubag消失


兩人不約而同談到,因為參與Ubag,他們找到一群理念相似的夥伴,希望能繼續一起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李哲宇則說,Ubag的終極目標是「有一天我們消失了。」這代表每個人上街都攜帶環保袋,商店需要二手袋的需求也消失了。


其實,「Ubag二手袋循環計畫」就是聚集理念相似之人的計畫,一群對「減塑」抱著熱情的年輕人,搭起二手袋循環使用的橋樑,串連起有共同理念的店家與顧客。




製作人&文字:劉嫈楓
網頁設計&製作:劉宜峰
圖片提供:海湧工作室、Ubag二手袋循環計畫團隊
影音製作:蘇士堯、李翎
議題行銷:張乃文、陳欣媛、王敏霏
監製:蔡幸怡、董谷音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