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拒保的身障 政策保險是解方



人人都會老,沒人敢保證自己一生都能「無礙」。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約有117萬名身心障礙者,其中造成障礙的原因,高達6成是後天疾病或老年退化。


117萬名身心障礙者,背後代表117萬個家庭,若身障者哪天因疾病或意外倒下,面對龐大的醫療開銷,可能就得花掉大半輩子的積蓄,甚至讓家庭經濟陷入困境。他們是最需要保險的一群人,更需要提早為自己及家人分散風險,然而,現況是他們有錢也未必能買到保險。





4歲因病毒感染脊椎,造成雙腿失去知覺癱瘓,終身必須與輪椅為伍的林欣蓓表示,自14歲開始,家人便積極想要幫他投保醫療險,卻沒有一家保險公司願意核保,現在身上唯一的保單,是發病後爸媽買的癌症險。


「我自己曾開過脊椎手術,一場手術下來費用至少20、30萬跑不掉,這樣的開銷對一般人已經是很大的負擔了,對身心障礙者來說,更可能是花掉他大半輩子的積蓄。」林欣蓓說。


林欣蓓表示,身心障礙者想購買一張保單,並不如想像中容易。首先「體檢」就是一大門檻。對保險公司而言,身心障礙者的風險比一般人還高,因此投保前常被保險公司要求體檢是家常便飯。

以體檢來說,驗尿是最基本的項目。林欣蓓以自身經驗為例說明,像他長期坐在輪椅上,出門在外無障礙廁所並不是很好找,常常得憋尿,這一憋很可能引起尿道發炎,體檢就很可能就不會通過。


林欣蓓說,有時候得等好長一段時間,等發炎沒這麼嚴重了,才敢請保險業務能否再幫他送送看。除了常因尿液發炎指數過高,導致體檢未過的情形。他還補充,輪椅族也常因脊椎側彎而無法順利投保醫療險。



造成身心障礙者不便的,不只是身上的缺陷與環境的不友善,更多的障礙是來自社會大眾的「觀念」。「大眾認為我就是一個生病的人,但事實上,我只是腳不大方便,其他部分我是沒問題的。」林欣蓓語重心長說道。


「身心障礙者的確可能因長期坐著、臥床,容易引發其他疾病,但並不能以此為由,通通不讓我們保。」林欣蓓表示。


「我以為長大後也可以投保(醫療險),但現在一張都過不了。」林欣蓓說,癌症是公認的文明病,基於未雨綢繆,出社會工作後想要買一張保障更好 的癌症保單卻屢屢受阻,即便自己工作穩定,保險公司仍然拒保。


林欣蓓進一步解釋,像是自費的達文西手術,一台刀至少20、30萬,一次可能就花掉了大半輩子的積蓄,還不包括後續住院療養產生的醫療費用。


「現在沒有大數據可佐證身心障礙者罹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還高,既然如此,是否能讓我們購買癌症險,為自己及家庭提前做風險管理?」林欣蓓說。


癌症險對身障者到底有多重要?林欣蓓再舉一位患有小兒麻痺的朋友為例。他說,這位朋友因為年紀大了,小兒麻痺對其造成的影響愈來愈嚴重,所幸在年輕時順利買到癌症保單,讓他能擁有較好的醫療品質,後來康復出院,也沒有復發,健康的程度即使出國也是無虞的。


「要去試了以後,才知道保險公司接受哪一種保單,抑或是不接受哪一種。」林欣蓓說,身心障礙者無法判斷保險公司的核保標準是什麼,每一次投保,都要繳交許多資料文件證明自己是健康的,過程中除了繁瑣,更多的是心累、受挫,很多人會因爲這樣乾脆不保。


「假設未來投保時,能將核保條件、限制等細節盡可能說清楚,讓有意願並有能力購買保險的身心障礙者少碰一點壁,能和一般人一樣,好好建立自己的風險防護網就好了」林欣蓓說。



既然一般商業保險不可行,那主要針對經濟弱勢者,同時也保障身心障礙者的微型保單呢?林欣蓓表示,微型保單看似福音,但實際上根據統計資料,十年來購買的身心障礙者不到10萬名,「一來是保障的內容有所限制;二來是保險金額也有限,最高僅50萬。」


林欣蓓解釋,目前只有定期壽險、意外險,以及實支實付的醫療險,但對多數身心障礙者來說,癌症險和更高保障的醫療險才是更迫切需要的。再來是保障金額也有限,理賠金額也很難讓自己擁有較妥善的醫療照顧,或只夠支付喪葬費用,沒有多餘的錢留給家人。



曾任兩屆立法委員,現任台灣公益聯盟理事長鄭龍水更透露,拒保的次數不下10次。


「我現在是保險的孤兒,身上一個保險都沒有。」鄭龍水嚴肅地說。


鄭龍水表示,小時候因發高燒導致雙目失明,成為視障者,不過這並沒有成為阻礙,他還是能和正常人一樣有工作,並組成家庭。當自己不再是一個人時,他考量到自己因工作關係,必須經常在外跑,甚至出國,基於對家人有份責任,他想要透過保險幫家人買份保障。


於是30多歲時主動和保險公司接洽,希望能投保醫療險、意外險及健康險,不料,保險公司卻以「視障」為由不讓他保。


鄭龍水指出,倘若身障投保不再受阻,不僅造福117萬名身障者及其家庭,更代表台灣身障者人權的大躍進。



鄭龍水認為,目前台灣對身心障礙者的人權觀念依然不如先進國家,即使任職立委期間修訂《殘障福利法》為《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仍難以改變一般大眾對身心障礙者的印象—殘或是廢,如此一來,相關福利保障更難受到重視,進而落實。


「第一是社會普遍認為殘障就是殘廢;第二是無論是政府或社會,認為只要給福利、施捨照顧身障者就夠了!這是他們觀念的障礙,也是我當初在立法時遇到的最大障礙。」鄭龍水痛心說道。


鄭龍水以自身為例說明,雖然身心障礙者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缺憾,但只要得到足夠的支持,一樣能發展出專業能力,但在台灣環境或觀念上的不友善,對身心障礙者宛如枷鎖,讓他們無法適當發展,導致弱上加弱。


鄭龍水表示,放眼國際,普遍採取「人權模式」看待及處理身心障礙者議題,讓他們在基本生存及醫療以外的需求獲得重視,以至社會參與,他們不再是社會的依賴者,而是能自力更生,對社會有貢獻的一份子。有別於過去台灣的「福利模式」,視身障者為接受福利的客體,而不是享有權利的主體,充分展現人文關懷。


反觀國內,保險公司卻常以身障為由拒保,儘管保險法第一○七條規定精神障礙及心智缺陷者的死亡給付以喪葬費用為限,但後來如肢體障礙、甚至視障,想投保商業保險都是困難重重,這是違反人道、公平正義的精神,鄭龍水表示。


身障者一律拒保?
金管會:非事實


針對身障者投保困境,金管會保險局於2019年7月發布新聞稿提出3點,澄清外傳身障者除了全民健保外,不能保醫療險、意外險及壽險並非事實。


第一,我國保險業歷年來均有承保身心障礙者,承保險種包括人壽保險、傷害保險、健康保險及年金保險在內,到今年3月底有效契約總計近20萬件。且金管會為督促保險業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自2009年7月開辦理微型保險以來,到今年4月底累計承保身心障礙者也達8.6萬人。


第二,根據保險業招攬及核保理賠辦法,保險業對於身心障礙者投保,不得有不公平對待,其招攬及核保作業也不得無故拒絕受理。如果保險業者有未依規定辦理者,將依法論處。


另外,金管會已督導產、壽險公會,訂定保險業金融友善服務準則,要求業者對於不同障別身障朋友,提供適當友善服務措施,如線上預約服務,專人提供服務等,以利身障朋友投保。


第三,金管會未來將持續督促保險業者提供身障朋友更友善的保險服務,及將保險業對上述規定的落實情形,列入金管會每年對保險業公平待客原則評比的評核作業。


既然主管機關也拿出數據、言之鑿鑿說,那何以身障者遭拒保的聲音從未斷過?

117萬身障者
僅10%投保


淡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副教授郝充仁引用金管會統計指出,全台身障人士約117萬人,而身障者納保人數自2014年到2019年共11萬人,僅佔身障總人數的10分之1。


根據中華民國壽險公會統計,國人投保率約250%,相當於一人有2.5張保單,對比身障者僅0.1張,兩者相差是25倍,且保額僅50萬,僅夠喪葬費用支出。


「這意味著在傳統商業保險機制下,已經無法滿足身心障礙者的需求」郝充仁說。


郝充仁分析,身心障礙者無法核保的原因有二,首先,從核保角度而言,體況不佳及財務狀況不穩定,是保險公司卻步的主因。其次,從保險商品的設計來說,造成身心障礙的原因多,無法達到一定的契約基礎,無法有足夠的利潤。


此外,從保險業務員的立場出發,服務一位身心障礙者需要付出的時間及人力成本比一般人還要多,但從中獲取的報酬卻是一樣的,不符比例原則。


由於目前市面上沒有專為身心障礙者設計的保單,身障者投保面臨的問題自然比一般人多,包括要求體檢、加費、限制保額及承保範圍,甚至拒保。 郝充仁說,死亡險及意外險,可能還會勉強通過,但通常以加費方式處理;至於身障朋友殷切期望的醫療險,對保險公司而言,風險實難掌握,寧可拒保。

沒有歧視身障
只看風險高低


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彭金隆則認為,身障者投保商業保險的人數之所以有限,主要是社會普遍有一種期待,希望商業保險公司不要唯利是圖,必須擔負一些社會責任,但商業保險再怎麼兼顧社會責任,還是無法改變營利的本質,對於沒有獲利的業務還是不可能主動去推動。


倘若身心障礙人士的風險程度與一般人相同,商業保險公司應該不會無端拒保,在法規上也有明訂。但如果從客戶財務狀況、健康、投保動機及目的等方面判斷,若身障人士風險程度真的比較高,保險公司基於本身利益及公平對待每一位客戶,勢必也會反映在保費或承保條件,因為這是商業保險的運作原則。

「只求有就好」的
微型保險


郝充仁指出,目前身心障礙人士購買的商業保險以微型保險為主。從本質上來說,它主要靠著商業保險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以及監理機關的誘因,推使保險公司承作。


然而,它主要靠保險公司的利潤來挹注,由於保險公司利潤有限,每年所承保的件數也自然有限,同時,保險公司為控制風險,商品多以定期險及意外險為主,且額度以50萬為上限,難以滿足廣大身心障礙者的需求。



既然現行要求商業保險配合的效果有限,為提高身心障礙者的投保比例,勢必得另闢蹊徑,才能落實身心障礙人士的投保正義,而學者專家的普遍共識是,政府介入其中的程度,將是影響制度成敗的關鍵。




製作人&文字:蘇彥菱
平面攝影:吳昇儒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123RF、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提供
動態攝影:李瑞彥、馮奕淳、許詩侑、余志中
影像剪輯、網頁設計&製作:張心慈
議題行銷:張乃文、蔡嘉棋
監製:蔡幸怡、董谷音、林秀姿、吳思萍
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