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高齡室友 德國多代共居 世代共融系列報導

德國多代共居
用空間串起世代互助



重視世代共融與互助的「多代共居宅」,正成為德國新特色,多代、多族群的人們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弱勢族群自然而然成為大家庭一分子。


此外,德國各地的社區活動中心對所有世代、族群開放,成為鄰里「多世代共融空間」。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採訪團隊直擊德國多代同居共住、互助合作,盼為台灣社會邁向世代共融與互助,打開更多想像。





「世代共融」概念崛起
二戰廢墟變身多代共居宅


德國紐倫堡後火車站對街,10年前還是一片黃土,二戰時7顆炸彈落下,滿目瘡痍;如今廢墟之上已矗立著新穎的土黃色圓弧形建築,這是德國政府力推的「多代共居宅」。除了住宅,還設有麵包店及幼稚園等生活設施,更歡迎長者及單親入住。當年的悲慘之地已成跨世代的溫暖方所。


德國政府重視世代融合與多代互動,透過民間合作社興建或改建舊建築,推動多代共居宅(Cohouse),強調不同世代、不同族群在同一屋簷下共同生活,互相照顧。紐倫堡這棟自戰地興建的多代宅,正是一例。





在許多國家,都市中心是商業黃金地段,住不起的老人也由時髦街頭絕跡。但情勢有了轉變。歐洲在1968年爆發大規模學運,被稱為「一整個世代的反叛」,德國政府體認「世代共融」勢在必行,都市計畫或都市更新時,須考慮跨世代與不同背景者的「多元性」與「包容性」。



老人輪流當保母
幫隔壁單親媽媽帶小孩


紐倫堡車站旁緊鄰兩塊地興建44個住宅單位,在4樓以空中走道將兩棟串聯;鏤空的空中走道,正穿越幼兒園上空。


印度先生葛旭(Gora Ghosh)和太太住在2樓,兩老常站在陽台上看著社區幼稚園的幼兒嬉鬧,孩子不時對他們揮手問好。到了老朋友一一離世的年紀,幼童的 笑語為生命帶來活力。人生長河兩頭的老幼兩代人,互相滋養。73歲的葛旭太太說,「在老去的路上,孩子帶來希望。」






這棟跨代社區建於2009年,兩房兩廳、約20坪的住宅,無門檻、無高低差地板,加寬的門幅,方便坐輪椅的葛旭太太自由地穿梭。窗外傳來孩童嬉鬧聲,有時尖銳高亢,會覺得吵嗎?「反正我們老年人聽力也不太好,」老太太頑皮地說。


葛旭太太曾是幼稚園的老師,現在住隔壁的單親媽媽清晨上班時,幼稚園還沒開,她放心小孩寄放在葛旭家,時間到了,再由葛旭先生送到幼稚園。「我們有3位老人可以輪流幫忙照顧小孩。」葛旭太太說,「我先生住院時,我行動不方便,鄰居會幫我到醫院探望。」



不分老少當麻吉鄰居
長者在這裡找到歸屬感


2005年時建築師發想,何不結合老年人和單親家庭的住宅,以空間增進互助可能?「不一樣生活方式」的設計圖因此誕生。


2007年成立「不一樣生活方式」合作社,籌資750萬歐元,加上德國聯邦政府及巴伐利亞邦政府對社會住宅的補助,依藍圖建成世代共居住宅,當初參與募資的公益組織現為幼稚園的營運者。





「不一樣生活方式」合作社常務理事富耳曼(Mandy Fuhrmann)表示,長者與單親家庭在生活各有需協助之處,在社會聯結上也較弱,若兩族群家能比鄰而居,就能相互協助,合作社也會提供必要的支持。


開放客廳、會議室等公共空間是這類多代共居宅最大特色,住戶在此交流、辦活動;頂樓還有小型兒童遊戲區及空中花園。富耳曼說,住戶自主決定辦什麼樣的活動,由合作社協助。


住戶也自動付出,葛旭先生是社區攝影,還有長輩是修理達人;住在5樓的葛萊斯納(Sonja Gleissner)曾是德文老師,是單親家庭小孩課輔的不二人選。





87歲、愛看足球的葛萊斯納已在「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住了近十年,雖獨居又保有與鄰居的緊密互動,





葛萊斯納說,德國很多地方,老人過世了,都沒人知道。


春天午後,麥耶家客廳笑語滿室,鄰居相約來喝茶,86歲的蔡司勒(Brigitte Seiler)記得每位鄰居的生日,總會貼心地準備禮物。「住在這裡最不一樣的是有歸屬感,老的時候不孤獨,」麥耶太太心滿意足地說。





時尚社區迎回老人
小孩也有老朋友



葛恰克(Karin Gottschalk)在先生和兒子相繼去世後,決定搬回她的出生地─紐茵森市。她的新家不大,後院有她寄情栽種的美麗花園,有蘋果樹、櫻桃樹、以及隨季節開謝的不同花卉。


79歲的葛恰克會和女兒坐在蘋果樹下喝茶,懷念過世的兒子。最近她還有新夥伴:兩隻刺蝟,名叫做羅密歐與茱麗葉。


這並非鄉居生活,而是紐茵森市中心的老人公寓。法蘭克福機場近在咫尺,站在花園一抬頭就看見大鐵鳥的英姿。





高房價排擠老年人
柏林多代共居宅找回長者


德國另一個大城市柏林,時尚的普倫茲勞貝格區(Prenzlauerberg)林蔭處處,整排老式挑高建築優雅而獨特。但在此鮮少看見老人身影。因為在改建、都市更新的過程中,房價高了,老人也住不起了。


漸漸的,大學生和年輕家庭成為時尚街區的人口主流。住在柏林的荷爾(Daniela Herr)說,女兒4歲時曾很驚奇地對荷爾說,她今天見到一位「奇怪的人」,後來才發現女兒眼中的怪人,其實就是位老爺爺──4歲的小女孩竟然從沒看過老人。


都市空間出現「世代區隔」,如同貧富分隔。這不是健康的社會現象,因此德國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時,注重「世代共融」。


隱身新興時尚區位的Sredzkistraße 44「跨代共居宅」,要將老人重新迎回此區。






紐茵森都市空間再造
讓老人也能住在市中心


同樣,紐茵森市的菁華地段也出現類似的多代宅。紐茵森市長修可(Herbert Hunkel)說,6、70年代德國發生大規模青年抗議,不同世代對社會資源的分配有很大衝突。其後德國政府透過都市空間的再設計、資源重置,促進不同世代在生活中融合。


例如將市中心的鋼鐵工廠、臘腸廠移往他處,解決噪音、空氣汙染;空出來的市中心空間,打造成適合人民生活的空間。





紐茵森市的多代社區對老人十分友善,即便是行動不便的老人也能在社區自由行走。


紐茵森市長者協助社工韶爾(Gundula Saurer)說,紐茵森市老人住宅十分受歡迎,等待名單曾經長達8年之久,現在大約要等1年。


為增進世代互動,韶爾說,活動中心每個學期都會與附近中學合辦電腦教學活動,由學生為長者一對一教學;學期結束後,老人和學生都會得到證書。這項活動每次開放報名都是秒殺。


在柏林42歲工程師夏爾夫(Renē Scharf)與女友帶著兩歲半兒子住在跨代住宅,雖然爺奶在鄉下,但小男孩見到荷爾就會笑,更會拉著父母要去找90歲的哥茲奶奶。





今年小男孩受洗,許多親戚從老家遠道參加,鄰居也大方提供住處,省去住旅店的開銷。這樣的包容、開放,建立在共居宅平日互動的情誼與信任之上。「老少共居,就像個大家庭。」荷爾說。



多代共居有誘因
租金至少省三分之一


住進多代共居宅不僅享有鄰里關係,更有經濟誘因,德國多代共居宅的租金遠比同區位市價便宜許多。


以柏林Sredzkistraße 44改建為例,土地是係由「自己蓋房子合作社」買斷,改建的房子仍屬柏林邦政府所有。住戶是向合作社承租,租約可長達99年,若過世,兒女能繼承租屋權。


「自己蓋房子合作社」代表荷爾解釋,「自己蓋房子合作社」早成立27年,因兩棟危樓須重建,住戶組成合作社。之後也為其他社區改建老舊建築並且經營管理。現約管理26棟類似Sredzkistraße 44的跨代住宅。


因此,合作社身兼跨代住宅的開發及營運主體。可向銀行貸款外,並可獲得德國政府社會住宅的專案補助;收取的住戶租金來償還貸款。


德國多代共居宅如何營運?



要承租跨代住宅,必須先成為合作社會員。以「自己蓋房子合作社」為例,約1.4萬歐元會費,類似台灣租屋預繳的押金。當不再承租,會費可取回。


除了押金外,住戶享有低於市場的超划算租金,是一大誘因。在柏林普倫茲勞貝格區新興時尚區位,每平方米租金市價約14歐元;但跨代住宅只要市價一半就能租到,老住戶更是以三分之一價格承租。




Sredzkistraße 44住戶的荷爾坦言,一旦能搬進多代共居宅,鮮少會有再搬出去,她的小孩未來繼續住。許多合作社手上都有長長的「候補名單」。







社區裡的大家庭
多代共融空間讓老人終結孤單



德國政府除了以多代共居宅促進世代互助共融,同時鼓勵遍布全國各地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各種多代共同參與活動,讓活動中心成為名符其實「多代共融空間」(Mehrgenerationenhaus),社區鄰里不同世代、不同族群的人們在此相見歡。


春天降臨大地。穿越柏林利希滕貝格區(Lichtenberg)大群住宅公寓的深處,目光被橘色牆身的圓形建築所吸引,這便是橘屋(Orangerie)多代共融空間。


這裡曾是一所老學校的危樓,而今改建成充滿陽光與溫暖的橘屋,不僅是社區老人們的生活重心,也打造老人、年輕家庭和小孩,多代互動的空間。





健身順便交朋友
多代活動中心為長者趕走孤寂


周一上午九點鐘不到,7、8個的老人準時出現在橘屋的健身教室,他們自己播放音樂,很自然圍起圈圈,跟著音樂擺動,提腿、擺腰等姿勢都難不倒他們,空氣中充滿輕快而歡樂的氣息。「運動讓我保持年輕,」81歲歐皮茲(Anni Opilz)熱情而主動向聯合報採訪團隊打招呼。


每天的健身課是開給社區70歲以上老人,老人們在健身完後,會在橘屋咖啡廳的圓桌上一起喝咖啡聊天。14年來,歐皮茲都會定期出席。





健身課並非歐皮茲最期待的活動,「每年夏天都會有大型戶外聯誼活動,會有很多媽媽帶著孩子來,有音樂、有舞蹈,我非常喜歡,」歐皮茲頓時臉上洋溢著光彩,「我很喜歡跟年輕人接觸」;她得意地說,「有些年輕人也很羨慕我,年紀這麼大,身體還這麼好,我們是互相欣賞」。





橘屋後方有一片美麗花園和草地,每年夏天戶外親子聯誼、園遊會、音樂會、跳蚤市場等大型活動,都是在這裡舉行,而一手打造、並用心栽種這方多代互動花園的園丁,是現年70歲、獨居的薇爾納(Ingvelde Werner)。


她每天都會來整理花園和草地,附近小朋友也會來和她一起種花、採草苺。曾當過教師的薇爾納很喜歡小孩,花園的角落裡,還有她和小朋友共同擁有「鳥屋」(給鳥兒居住之所)。這片花園,成為薇爾納退休後的心靈園地。



橘屋後方有一片美麗花園和草地,長者來活動中心運動完後順便擔任志工,幫忙整理花園。



老人講故事給孩子聽
跨代聚會讓鄰里關係更緊密


橘屋是社區活動中心,由民間社團經營,土地則屬柏林邦政府,2005年時由歐盟及邦政府出資,將危樓改建成今日橘屋;自2016年開始,橘屋活動中心新增有「多代共融空間」活動項目,自2017年至2020年,預計每年可獲得來自德國聯邦政府及柏林邦政府共4萬歐元補助。


橘屋負責多代共融空間計畫主管史特克曼(Anne Stöckmann)強調,多代共融空間計畫,主要是針對德國高齡化社會現象,依據當地住戶需求,設計各種活動,增進多代代間互動,以柏林利希滕貝格區為例,主要是年輕家庭與老人家之間互動。





橘屋新聞聯絡人克尼柏(Hans-Joachim Knebel)表示,進而讓彼此了解、溝通,連帶地使老人不再孤單,也使左鄰右舍關係更加緊密。


因此,針對多代共融空間項目,克尼柏說,橘屋活動中心在每周三、五下午舉辦家庭聚會,小朋友會來玩耍,老人也會來說故事,這是很受歡迎的活動。還有「一天創新工作坊」,提供不同世代鄰居參加,一起學跳舞、拓印等,居民十分踴躍。每年夏日都會舉辦大型戶外活動,如園遊會、跳蚤市場等,都是希望增進世代互動。





世代相互了解與互動並非理所當然。史特克曼觀察,對於一些年輕世代,的確沒有意願與老人互動,可能是世代之間仍存有成見。她強調,多代屋並非如外界想像成白髮蒼蒼的老人家VS.年輕小伙子,而是多世代、跨世代互動。


因應高齡化社會,「多代共融空間」是德國聯邦政府近年來亟力透過各地社區活動中心推動的項目,目前德國各地有超過540個多代共融空間,對所有人開放,不論年齡、族群或出身,都能在這裡有美好的相遇。







文字:江睿智、梁玉芳
影音:游昌樺
攝影:鄭清元
編輯:蔡佩蓉
視覺設計:張心慈
網頁製作:楊若榆
監製:何振忠、梁玉芳、董谷音、潘如瑩、蔡幸怡
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