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遙望的親情
從點到面的交流
兩岸的下個30年
看更多報導

思念、熟悉到矛盾
兩岸關係的現在與未來

LINE分享給朋友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詩人余光中一首《鄉愁》,輕輕幾句話,道出多少無奈。戰亂的分離、親人的隔絕,每逢過年一群眷村老兵看京劇《四郎探母》,看得老淚縱橫,年夜飯混入淚水,是兩岸上世紀的悲劇。


直到30年前,內政部開放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老兵們才能帶著金戒指、「三大件五小件」,重新踏上近40年未見的家園,也為兩岸開啟新頁。然而,兩岸關係在30年間,也逐漸產生新的矛盾,專題採訪不同領域、世代的人,看見兩岸情感複雜多變。


  • 作家蔣勳:握著大陸作家楊絳的手,認識到如何從「人」的溫度看待彼此。
  • 歌手羅大佑:雜揉北京、上海、閩南文化,台灣必須靠這種文化軟實力。
  • 陸配袁曉麗:一句大陸妹讓我在家「坐監」三年,鼓起勇氣出門才發現人情溫暖。
  • 台生張緯麒:透過交流,讓更多大陸人認同台灣的風景與美,美就越不會不見。

  • 在探親開放30周年與中共召開十九大前夕,《聯合報》走進時光隧道,回溯當年老兵探親的笑與淚,從點到面看30年來兩岸交流,試圖為下一個兩岸30年找尋前景。

    180公里的台海 隔絕40年親情

    「雁兒呀,我想問你,我的母親在哪裡......」一首「母親你在何方」,道出子女思念母親的心情。這首歌30年前在大街上,被身上印有「想家」、「媽媽我好想你」布條的老兵們唱響,成為台灣開放大陸探親的序曲。


    兩岸探親管道正式開放前,「返鄉」氣氛已逐漸醞釀,有些老兵禁不住對家的想念,開始設法經由香港到大陸、或與大陸親人約在香港碰面。開設「香港博愛事務所」的田圻暢,便是這樣的「引線人」,負責為兩岸親人尋親會面擔保,兩岸親人會面時,就睡在他40平方公尺的家。


    1984年到1992年間,他協助轉過至少7、8千封家書,成全700多個家庭團聚。

    他們睡在我房間,我念小學的兒子問我,為什麼每天都有不一樣的人到家裡,見面就一直哭。

    前國民黨主席、時任內政部長的吳伯雄回憶,開放探親之前,有辦法的人已從國外進去大陸探親過,廣大的榮民比較弱勢,「他們回不去」。

    1987年春天,老兵舉著「讓我回家吧」、「媽媽我好想您」等標語走上街頭,要求開放兩岸探親。

    「當年老蔣總統答應過他們,『帶你們來就要帶你們回去』。」在蔣經國總統有意促成、各單位緊密推動,以及老兵們「返鄉探親運動」的努力下,1987年10月15日,內政部公告開放大陸探親。隔天大陸國務院也立即公布 「關於台灣同胞來大陸探親旅遊接待辦法的通知」,速度之快,彷彿已有準備,兩岸探親的大門正式打開。

    老兵:記憶中的炒牛肉 再也吃不到

    1987年11月2日開放受理,登記的人潮超乎政府想像,幾天下來約3萬人登記,到年底更達數十萬人以上。綿延不斷的返鄉人流出現在桃園中正機場、香港啟德機場、紅勘火車站,數以萬計的老兵一步步踏上返鄉路。

    家鄉在安徽合肥的陳世崑,開放探親後帶著台灣的家人回到家鄉,在距離家剩三華里的路程時,眼眶已經泛紅;沿著池塘走到熟悉的泥土堆砌的房前,那熟悉的大木門還在,只是再也合不攏、斜歪地靠著牆垛,他再也忍不住的大哭。



    今年87歲、住在中彰榮家的曾振輝,18歲時還來不及與家人告別,就隨著軍隊來到海南島,在海南島的一封家書,是他與父親最後的聯繫。民國39年從高雄登陸台灣,從此和家鄉親友斷了音訊。

    每次想起這封信,都會難過得不能自己,好想再吃父親做的炒牛肉

    曾振輝直到叔叔民國53年到台灣,靠著登報相會,才得知70多歲父親已因肝病過世,母親則在戰亂中難以承受一家人分崩離析,選擇自刎結束生命。開放探親後,曾振輝如願返鄉,終於再見到表妹等親友。回憶起當時,他沒有太激動的言辭,僅淡淡說了一句:

    幸好老天爺保佑,才能再見面。

    百萬人次來往 全面交流的30年

    開放探親,形同為兩岸交流的藩籬打開了一個縫隙。1990年以後,大批台商飄洋過海,赴陸投資設廠;再之後,來往兩岸求學、旅遊、工作的人愈來愈多,網路興起讓資訊無屏障,彼此認識更為深入。

    蔣勳:一雙手的溫度 從人重新認識

    「我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中國這兩個字,就是『共匪』。」這是作家蔣勳,在踏上中國大陸土地前,唯一的印象。

    了解中國十幾億人的生存,是我給自己最大的功課

    蔣勳還記得,當年去大陸見到楊絳、丁玲等經歷過文革的老作家,感受到台灣進去給他們帶來的安慰,也讓他從原本完全冷漠的角度,體會到對方都是「人」。


    隨著來往次數變多,蔣勳看到大陸青年對知識的渴求、在宿舍熄燈後仍點著小燈念書的勤奮,讓他印象深刻;當地農民的勤勞、單純、樸實,更讓他反思自己的安穩處境,「真正從『人』去認識,就不會去幫人貼標籤。」

    台商西進 經貿交流促陸發展

    1992年,台達進入東莞設廠,是東莞第一家台商。


    台達創辦人鄭崇華13歲時因戰亂離開福建家鄉,輾轉來到台灣,在台灣長大、建立事業,「台灣是我的第二故鄉。」他回憶,1990年代初期,台達訂單不少,但台灣缺工,是當時決定前進大陸投資的重要因素。

    早年台達電大陸廠生產線工人。

    剛到東莞時,鄭崇華著手準備招人,當地官員告訴他,廣告貼電線桿一兩張就夠了,「果然每天很多人一大早就排長龍來應徵」,有位女孩子第一次應徵沒過,馬上跪下來流淚希望再試一次,反映出當時大陸的勞力充裕,以及工作機會的匱乏。


    鄭崇華表示,當地官員很用心招商,東莞石碣書記曾和他說,「家裡電話借你用,鎮上交通車也借給工廠用」,展現十足誠意。而當年台商帶著訂單赴大陸,提供就業機會、帶動大陸生產技術精進,對大陸出口和經濟成長貢獻也很可觀。

    從文化到經貿,兩岸全面來往。根據陸委會統計,大陸來台經貿、觀光等各項交流的人次在這30年間激增,從1989年的4800多人次,到2016年已達347萬人次;台灣赴大陸旅遊的人次,也從1989年的54.1萬人次增長到2016年的573萬人次。


    註1:中國大陸人民來台從事觀光活動自2002年1月開放
    註2:2007年4月起,逐次證及多次證入出境人數併入計算,故來台人數統計大幅增加
    資料來源/陸委會


    隨著交流逐漸頻繁,在台灣成長的下一代,對「兩岸」的理解與情感已經不同,沒有骨肉分離、反共剿匪的濃厚情緒,但在不同的交流經驗中,產生了新的認識與鏈結。

    兩岸婚配的課題 從「坐監」到融入

    朝夕相處的情感交流,遇到的衝擊感又更加強烈。兩岸交流中的婚配在這數年內,從刻板印象中的經濟差距、「老少配」,逐漸成為平等的自由戀愛。台大法律系畢業的徐彥與原本擔任中共外交官的陸配袁曉麗就是一例。


    袁曉麗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任職期間,負責接待外賓,曾接待過英國伊莉莎白女王、日本天皇、美國總統克林頓等4、50位國家元首、總理。


    現在回想起擔任外交官的那段時光,袁曉麗還是難掩臉上的興奮與驕傲,但2003年認識先生徐彥後,她形容自己的人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年輕時打定主意不生小孩的她,成了兩個孩子的媽;放下具有成就感的工作、離開熟悉的家園來到台灣,對她都是衝擊。


    「我在家『坐監』了三年,2007年才走出家門接觸台灣社會。」剛到台灣的前幾年,袁曉麗感受到台灣從制度到社會對陸配的不友善。當時陸配需比其他外配多待兩年才能取得身分證、父母前六年不能來台探親等,都讓她感受到不平等;鄰居輕蔑的一句「大陸妹」,更讓她退縮。

    那時我一度想帶女兒回北京,但徐彥紅著眼說:「你要把我最愛的兩個禮物全部帶走?」

    關在家裡「自閉」了一陣子,袁曉麗慢慢調整自己,「回不去了只能適應、改變不了刻板印象但可以從自己做起。」走出家門、與人深入接觸,讓她感受到台灣人情的溫暖,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帶著偏見在看彼此,「心態有很大的轉變」。

    袁曉麗(右)與徐彥(左)

    在大陸的家人也因為女兒嫁來台灣,從幾乎不認識台灣,到每天準時收看央視的「海峽兩岸」、關注台灣大小事。丈夫徐彥笑說,「連有颱風要侵襲台灣,還是岳父提醒我們的!」

    台生陸生相對論 從網路到現實

    兩岸學生的交流,則是近年愈來愈頻繁的互動。教育部統計,目前約有4萬多名陸生(含研修生與學位生)在台灣;到大陸就讀學位的台灣學生,據大陸官方統計,也已超過萬名。


    年輕學子跳出網路、電視螢幕,從身旁同學認識彼此實際的生活面貌、兩岸間的異同,過程中有誤解、衝突,但也在碰撞中增進理解。來台兩年多的陸生馬牧歌,和曾到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交換的政大畢業生張緯麒,在各自的交流經驗中,對兩岸有不少觀察和感受。



    相識所以生怨 兩岸的下一步?

    兩岸30年來,從貿易依存度到一般民眾日常生活,打破海峽隔閡、形成共同生活圈,兩岸網路用語更已融為一體,大陸的「小鮮肉」、台灣的「魯蛇」,兩岸年輕人都聽得懂。


    但回到現實生活中,卻還是有許多人感嘆,「怎麼還是有很多人這樣想大陸(台灣)」。交流帶來正面認識,但也讓缺點更清楚,例如大陸觀光客的不雅舉措、以台灣人為首的電信詐騙集團等,部分人的行為,影響了雙方對彼此的整體觀感;網路上攻擊性強烈的言論,更形成劍拔弩張的對立氣氛。


    作家蔣勳

    「我很希望這個島嶼的年輕一代警惕,中國一直在變,我們要如何不含偏見,包容地看對方,非常重要。」蔣勳認為,台灣因為政治的不確定性,變得非常自卑,也因為自卑,所以處處防範,「這樣很不健康。」


    蔣勳認為,兩岸應該有更好的溝通管道,「不該重回過去『共匪』隔閡的年代」,變得距離越來越大,彼此猜忌防範。

    「我還是相信,用人對人的態度,就可以解決問題。」蔣勳說。

    兩岸關係 考驗雙方智慧

    兩岸交流去年在新政府上台後出現變化,面對兩岸未來,曾任國、民兩黨主席的吳伯雄、許信良等資深政治人物都提出建言。

    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 (左)、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 (右)

    民進黨前主席、現任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表示,兩岸開放的進度要根據民意、符合民主程序,現在兩岸關係若不如馬時代,責任不在民進黨政府,應該是台灣民意的表現。


    許信良指出,兩岸關係未來怎麼走,不止決定在民進黨態度,也決定在中國大陸的態度。年輕人怎麼看兩岸,要看大陸對台灣的態度,大陸若對台灣理性,採取符合普世價值的做法,台灣年輕人不會拒絕,但如果大陸還以傳統的歷史來號召台灣年輕人,恐難有作用。

    相信大陸會採取更開放,更合乎全球價值的態度來處理兩岸關係。

    「我看到目前兩岸發生變化,我非常著急。」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說,民進黨政府知道要怎樣釋放善意,但他的困難是內部有比較強的意識形態,難以釋放太多善意,而且愈來愈去中國化,這是最可怕的現象。大陸現在崛起,愈來愈不需要細膩考慮,鷹派愈來愈多,台灣要提高警覺。

    沒有比戰爭更殘忍、更愚昧的事情了。兩岸之間要繼續保持和平,在和平之間發展雙贏。

    兩岸課題「第一問」:為什麼實體近了 心理遠了?

    「兩岸在實體上走近了,卻在心理上走遠了,這是為什麼?」紅十字會前秘書長、總會長,律師陳長文認為,這是兩岸交流30年來,大家都應該要有的「第一問」。

    紅十字會前秘書長、總會長,律師陳長文

    陳長文表示,過去他一直認為,交流愈多、信任愈多,雙方的情感就會更濃密,但在馬英九政府主政的8年,兩岸關係雖春風融融,有句話卻有著發人深省的意味:

    因誤會而相聚,因了解而分離。

    不過陳長文觀察,兩岸關係變差後,認為雙方應更合融的聲音又多了起來,「似乎變成一種『思念總在分手後』、『失去才知美好』的情況」,人的複雜、群眾情感的多變,是他最近愈來愈深的感慨。


    「但長期面,我還是認為多交流是好事。」陳長文認為,不管是哪種兩岸立場、包括「天然獨」的年輕人,都必須了解大陸真實的情形,任何國際政治都脫離不了地緣因素,「台灣的國際觀,也不可能欠缺兩岸觀。」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對國家、對兩岸未來,有排除一時情感的明晰洞見。




    《聯合報》將於10月7至10日,連續四天刊出更多兩岸交流30年相關報導,重新走入時光隧道,回溯當年開放探親的笑與淚、從點到面的30年交流,試圖為下一個兩岸30年找尋前景。
    看更多報導


    LINE分享給朋友


    文字&採訪團隊:陳言喬、洪欣慈、程宜華、何定照、林敬家
    影音:程宜華、王騰毅
    攝影:程宜華
    照片來源:本報資料照、台灣外省人基金會
    視覺設計&網頁製作:呂紹齊
    2017.10.0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