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奶大調查 啥!原來我不懂他們
爺奶大調查
啥!原來我不懂他們
你知道爺爺奶奶平常在忙什麼嗎?看電視、坐在藤椅睡午覺,或是無所事事?聯合報最近做了<翻轉老人大調查>,發現老人的生活跟以前的印象大不同,4題小測驗看看你的爺奶指數及不及格!
Q1
奶奶在做什麼?
看老照片陷入回憶
用智慧手機看連續劇
望著自己的掌紋發呆
Q2
爺爺想要忙什麼?
聚餐
當創業導師
下棋
Q3
奶奶在桌邊做什麼?
吃飯
畫產品設計圖
打瞌睡
Q4
你知道爺爺奶奶最需要的服務是哪個嗎?
保健食品
家事清潔
接送服務
輔具產品
送餐服務
以上皆非
打破老人印象 開發青銀共創力
台灣最年長的「四年級同學」今年65歲了,已是法律定義的老人了。
這群「老人」是誰?永遠的小燕姐爽朗、高頻的笑聲,她68歲了。美學大師蔣勳即使裝了血管支架仍步踏著輕盈腳步四處講學,他已69歲。
台灣首富郭台銘剛入主「夏普」,更大的鴻圖霸業即將開展;2100全民開講的李濤,自嘲刷悠遊卡時,嗶完第一聲就開始唱歌,避免敬老卡嗶嗶聲被聽到,兩人都已66歲。這群人跟你想的老人是否不太一樣?
知名新聞工作者李濤(左一)演講,吸引不少民眾前來參與。攝影/王騰毅
他們顛覆了老年等於暮年的刻版印象,老人也可以是有朝氣、有魄力的忘齡族群。
聯合報進行「老人定義與形象調查」,發現有37%民眾認為年逾七十才算老人,且受訪者年齡愈大,贊同的比率愈高,65歲以上高達46%同意年逾七十,才能算是老人。
四成民眾認為法定老人應維持六十五歲,但也有37%同意六十五歲並不老,邁入老年的門檻應提高至七十歲以上。
台大社會系教授馮燕認為,醫療進步和公衛普及,讓現在的「老人」無論外觀還是心態,一點都不老。她呼籲,別把老人當弱者,老人健康又有能力,絕非依賴人口,「老力」雄厚,值得開發投資。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說,現在老人就醫頻率與失能率在75歲之後才會明顯提高,65歲仍身體健康,何老之有?這一輩老人忘齡活躍且積極參與社會,老力加上銀髮和熟年商機帶來的銀光經濟,厚植銀光力,才有機會改變社會。
本調查除了要翻轉社會對老人的刻板印象外,更鎖定「青銀共創」,老年人以豐富的社會經驗,幫助年輕人創業,達到兩個世代的社會實踐,相信透過青銀共創可熱社會財富流動,實踐社會正義。請見更多專題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製作團隊
採訪文字 / 范榮達、江慧珺、魏忻忻、陳雨鑫、黃安琪、鄧桂芬、魏妤庭、林巧璉、李樹人、羅真、魏莨伊
視覺設計 / 楊殿宏、呂紹齊
網頁製作 / 鄭偉廷
插畫設計 / 董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