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新媒體部/陳建名、盧巧梅 製作

聯合報/記者丘采薇、陳乃綾 整理報導

太陽花學運滿一周年,去年3月18日,上百名學生突破警方防線,闖進立法院占領議場,要求服貿逐條審查,運動持續了24天,在台灣政治史留下深刻印記。

 

年輕世代稱這是「一場服貿熱雨下的太陽花」;反對者說是「一場暴民行動」。在社會對立或辯論之下,太陽花學運到底留下什麼?九合一選舉、素人參政,以至香港占中活動,太陽花所造成的連鎖效應,一年後的今天,仍然持續發酵。

【街頭訪問】太陽花 我有話要說!

聽見 太陽花不同的聲音

太陽花學運不僅改變台灣政治生態,也掀起公民參與的浪潮,短短一年至少有13本關於太陽花的正反論辯作品出版,從記錄、反思到批判,文化力道不容忽視,為台灣注入新的政治文化力。

遍地開花 太陽花5大影響

香港去年8月底爆發學生罷課、占中運動與後續的「雨傘運動」,其背後動機、動員模式、口號用語和組織行動都與太陽花學運有相似處。

社會不滿國民黨因黨紀而服從背離民意的政策,也批評民進黨「不努力」。學運之後,第三勢力趁勢崛起,引起一股「素人參政」潮流。

柯文哲打著無黨籍「白色的力量」參選,非典型特質深受年輕選民愛戴,加上競選團隊善用「婉君」的力量,造就了獲超過85萬票的漂亮勝利。

學運後,社會對執政黨的不滿持續燃燒,不但中間選民把票投給在野黨,泛藍選民也不再「含淚投票」,民進黨在選舉中拿下全國13席縣市長。

學運後,許多公民團體紛紛組成政黨,擁有歷史的小黨台聯、親民黨及新黨面對新政黨來襲,將面臨區域立委搶票危機,政黨票也可能被瓜分而影響不分區立委。

一年來 學運人物何去何從

大家最熟記的2位學運核心人物,林飛帆和陳為廷,在學運中連林飛帆身上穿的軍綠色外套都造成熱賣,學運熱潮之後,他們做了什麼?一起來瞧瞧!

一年來 後學運政治組織與分裂

一年後 學運4大訴求怎麼了?

一年過去,學運當時的4大訴求,最終得到什麼樣的回覆?我們逐一來審視。

退回服貿協議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目前擱置在立法院聯席委員會中,並未送出立院,也未退回行政院,呈現「冷凍」狀態。

制定兩岸監督條例

學運後行政院提出監督條例版本,加上民間與民進黨團共有8版本,朝野原要付委審查,但兩黨互信不夠,以致至今仍未進入實質審查。

先立法再審查

學運後期立法院長王金平向學生和社會宣示,將在完成監督條例立法後才會召集服貿協議朝野協商,等同在院長職權下變相回應「先立法再審查」訴求。

召開公民憲政會議

前行政院長江宜樺認為,經貿才是國人關心議題,憲政並非問題所在。因此召開「全國經貿國是會議」取代公民憲政會議。

【民調】太陽花影響 民眾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