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老夫妻告訴我,好想兒子。我問她,兒子沒跟你們住,有回來看你們嗎?老媽媽說有,但是她希望固定、也希望能跟他們一起住。我看著老媽媽,雖然無能為力。但我仍盡力安慰她,那就由您主動打電話給兒子,製造一些機會吧。

在長者教室裡,長者們感到被愛的幸福關鍵是甚麼?在海樂寇寧的書裡,說到輔導者對於孤單與寂寞的年長者,最簡單的協助方式就是家庭探訪。另一種替代方法就是打電話給他們。
固定探訪真的很重要。探訪的意思是探視、拜訪,適用於各種年齡層、各種人際關係(甚至追求伴侶都是這樣的簡單法則),就算打個電話聊幾句,都非常有用。
但是所謂固定探訪的頻率是甚麼呢?我個人認為是依照自己的能力,就會是最舒服的探訪頻率。所謂自己的能力,以經濟、時間為兩大考量,若是不住同一縣市,來回距離、車費、紅包,都會是很重要的考量,我自己的經驗是每三個月回娘家一次,但每週固定視訊電話2-3次;在婆婆家部分,則每個禮拜天晚上會回去陪伴老人家吃晚餐,先生則是每週回去2-3次,這樣互相幫補,是不錯的方式。

若是幸運還有同學可以聚餐的話,一年小聚一次,每次不要太多人,因為超過4個,話題就不容易集中,建議是2-3人,這樣才比較有發言分享的機會。
總結來說,長者最需要的還是一種自己仍屬於這個團體的感受,仍有被在乎、被關心的感受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