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平台隨著懶人經濟快速竄起,以及或許是平台本身的刻意操作,月入十萬的消息炒的沸沸揚揚,在我開始使用美食外送的服務至今,我從未遇到過一次以上相同面孔的外送員,從年輕女孩到年輕男孩、從大媽到中年老伯,只要能騎車能滑手機會使用系統,都可以加入這個外送平台來分一下十萬塊美夢的羹。
這些現象的背後,代表著投入外送平台的人數量驚人,其涵蓋的年齡層十分廣泛。
前些時候我在某間小吃攤的騎樓牆上看到一張徵人啟事,內容是徵求瓦斯工人,叫過瓦斯的人都知道,背瓦斯桶並不是輕鬆的工作,即便上頭的薪水數字並不低,但辛苦的工作內容,仍舊不容易找到合適的人員。付出勞力5萬更甚至6萬的薪水待遇已經不低,但即便是年輕力壯的男子都不一定願意去做,那麼為什麼所有此刻經濟上有缺口的人,都投入外送市場了呢?

首先是外送平台的入門門崁條件並不高,前面提到從年輕小夥子到中年大伯大嬸都可以加入,相對各種行業來說,年齡限制算是寬鬆,對於外貌等個人基礎條件也沒有太多要求,基本要求就是需要備有駕照、手機、以及學會操作系統,通過公司的基本面試就能加入工作行列。對於需要透過零碎時間來填補經濟缺口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快速的通道,而且不會被太多限制排除在外。
而時間彈性自由,比起傳統公司固定工時制度的硬性規定,相較之下,配合不同外送公司的相關規章,人人都能選擇自己適合的時段排班工作,不用在辦公室,也不用被傳統體系捆綁,雖然仍舊得面對各種不同客戶與店家間的問題,但時間多半操之在己,有單就跑,沒單的時候,每個人利用時間的方式也不同,或者索性有狀況就直接下線(意即下班),按照公司基本章程,都是十分自由的。
再者,即便是瓦斯工,搬瓦斯也有一定的SOP,才不容易在搬運途中傷到自己的腰椎等部份,但女性或年紀太大的族群,就不太適合這樣的行業,即便有心也出不了力,自然而然就被排除在工作機會外。而騎車大部份人都會、滑手機是在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會滑手機就能學會系統下上班接單,外送平台給了許多容易被排除在「需要特定專業技能」或者是「容易因為行業類別被排除在外」的工作者們,一個自食其力的機會。
有部份傳統產業表示,自從外送平台出現之後,許多缺工更難補足,因為人們轉向更容易入門的美食外送,但僧多舟少,這個熱潮還能持續多久,其實也考驗著外送平台。外送平台大舉招募人力,公司制度也處在朝令夕改的調整狀況中,這些從網路上的社團多少都可以看出端倪,以及天下畢竟沒人會做賠錢的生意,外送平台終需有一日要回到結束常態免運折扣的狀態中,才可能穩定從中得到營利,傷錢免運補貼都是權宜短利之計,到那時,消費者能否接受三方都將成本加諸在一份外送餐點中,仍舊會是個巨大的考驗。
網路上已經有許多討論關於美食外送員月入十萬的相關影片與文章,究竟投入這個行業能為自己的經濟缺口貼補多少,這個恐怕只有每天在車水馬龍裡奔波的外送員們才會知道了。這個獨特行業特性背後的成本代價,除了目前承攬制與雇傭制的爭議、雖然自由但並不保帳收入額度、雖然入門容易但不容易取得一技之長,這些都是外送員們日後仍舊要面對的問題。

月入十萬為許多人編織了一個夢想,這畢竟不是一般小資族或小老百姓光光努力就能輕易到達的目標,或許因為如此,才會有這麼多人選擇投入美食外送的市場,期望透過這個行業,能為自己累積一個十萬、甚至是一桶金。雖然努力或許可以到達,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其實那仍舊需要非常辛苦,或許也不比你過去的任何一份工作經歷來的輕鬆。
希望這來來往往的外送員們,都能賺取到自己內心目標的收入。當然也期望日後這塊產業的發展,對於美食外送員能有相應的保障,更完善的福利制度,而不是天天看著新聞又播送了外送員的交通事故卻只能自己處理自己善後,一份美食背後的代價何其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