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渣男分手的八個策略!小心!七成謀殺,發生在決定分手後

唯一穩定的,就只有他的不穩定。人際關係極度緊張,在「理想化」和「貶抑」兩極之間轉換。

「我究竟做錯了什麼,他要這樣對我?」「為什麼他可以做出這樣的事?這樣扯謊、這樣扭曲事實來傷害我?他良心是給狗吃了嗎?」

無論是自尊被踐踏到極致後的自我懷疑,還是認清狼子野心真面目後的咒罵,我在認真傾聽之後,都會問這麼一句:「那麼,現在的你,能不能說說看,這位你口中的『渣男』,他的人格特質是什麼?」

通常這時候,受傷的心都會因此而更加錯愕。因為即使是心痛心冷之後,自認已經澈悟的內心深處,多數人都還是會發現,要完整地將這個渣男的言行,統整分析成一個合情合理的個體,還真是一件難以達成的事。

這種「唯一穩定的,就只有他的不穩定」的強烈感受,彩櫻所遭遇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彩櫻是天使般的存在

彩櫻和男友的緣分,是從畢業後不久的校友會上開始的。

男友當時正面臨一段痛徹心扉的失戀。據其他同學轉述,追上某系系花的男友,對系花的關懷無微不至,甚至在兩人求職的過程中,還不惜動用自己父親的人脈和面子,讓兩人成為某知名國內大企業中人見人羨的一對璧人。

但卻在進公司不久,系花很快地移情別戀。原本男友的真情付出,全都在瞬間被棄若敝屣。

看著他在同學們為了安慰他而舉辦的聚會中,灌著烈酒,痛哭流涕,訴說著自己如何為了幫忙系花完成企畫、荒廢自己的業務;如何每天下班後守著系花,加班時風雨無阻的買外食、接送上下班……

在這樣告解的過程中,彩櫻的母性整個被激發了:「原來他也有這麼深情的一面!」

彩櫻一邊和其他同學一起安慰著傷心人,一邊兩人的感情,也因為這樣的聚會日漸升溫。

剛開始,彩櫻的出現,幾乎成了天使般的存在。對男友而言,面臨離職、瀕臨崩潰、企圖自殺的情傷過程中,彩櫻的接納與溫柔,讓男友重新站了起來。不同於上一段戀情中系花的冷酷無情,在男友的敘述中,彩櫻簡直成了這世上最完美的女性。

彩櫻真的是全心全意的愛著男友,也因為男友的重新振作與感激,彩櫻在這段關係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男友開始從系花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並且將過去對另一個女人的關懷,完全轉移到彩櫻身上。

原本這應該就是故事的結束,是王子與公主所擁有的美好結局,但兩人的關係,竟然在一件小小的意外後急轉直下。

圖/Pixabay
圖/Pixabay
分享

扭曲事實的謾罵、攻擊與指控

男友的中文打字速度比彩櫻慢很多,在他頹廢喪志的那段期間,彩櫻常常順手幫男友整理、繕打一些他公司裡的文件。但那天彩櫻剛好談成一筆大單,公司同事要幫她開個小小的慶功宴,而男友又要趕完一份公司隔天就要交出去的合約草案,所以除了沒辦法和彩櫻一同參加同事聚會之外,還不得不留在兩人合租的小公寓中,對著電腦苦戰。

「應該沒問題吧?」即使在慶功宴裡,彩櫻還是掛心著男友。「還好我已經弄完九成了,剩下的,應該還算簡單……」

但就在彩櫻離開收訊不好的餐廳,準備趕回公寓時,才赫然發現手機竟然有十多通未接來電,而回到家中,面臨的則是暴跳如雷、破口大罵的男友。原來因為一個操作失誤,男友竟然將整份文件刪除了。

‧「我不是說文件都要備份嗎?!你看你怎麼搞的!」

‧「不就是一個單子。你做完工,還要陪吃陪喝嗎?他媽的,又不是可以加薪!你是打算練習當酒店小姐嗎?參加那個屁會有鳥用?」

夾雜著不可置信的驚嚇與愧疚,彩櫻的腦子還來不及反應,就已經照單全收地接下男友所有的謾罵。

彩櫻沒去反駁那個文件原本就該是男友自己分內的工作;沒去澄清電腦的備份,也是男友該關心的事情,更沒有強調男友的那份文件有九成都是彩櫻完成的……彩櫻就是很反射性地哭著賠不是。

但更多的道歉,就彷彿火上加油一樣,坐實了「一切錯都在彩櫻身上」的指控。

爭吵在男友甩門而出之後告一段落,只留下在黑暗中獨自啜泣的彩櫻。

從天堂墮入地獄

到後來,彩櫻所面臨的就是一連串從天堂墮入地獄的過程。直到逼近崩潰邊緣,彩櫻被朋友勸著來就醫,也才明白男友不僅在她的面前,將她貶低得一文不值,更在彩櫻的朋友圈裡,四處抱怨彩櫻有多麼「忘恩負義」。

‧「天啊,可是,醫生你知道嗎?他口中說的那些幫我做的事,根本就是幫倒忙。公司前輩早就幫我完成了很多前置作業,但他硬要賴我和男性的前輩有曖昧,非得要我放棄之前的成果。」

‧「我沒有要他陪我加班。事實上,他只會臭著一張臉,只要我跟同事多講兩句笑話,他就會在回家後,不斷說我沒有認真看待他的陪伴,要我保證我和其他同事的關係清白。」

也一直到最後,彩櫻才明白,原來,這時候她完全被硬塞進當年那位系花的角色劇本之中,而這一切都是男友自導自演的同一部、同一系列愛情悲劇。男友是永遠不變的被害人,而她和系花都是只把男性當工具人的爛女人。(……未完)

圖/Pixabay
圖/Pixabay
分享

與渣男分手的八個策略;七成謀殺,發生在決定分手後

渣男有了另一個「獵物」時,通常才是最有可能「安全下莊」的時候。

在理解人格偏差者的潛在暴力風險後,分手時要注意什麼?能不能針對以上的這些特點,做出最合理的分手策略?

首先,要先理解多數人類的暴力事件,是相對上的「小概率」事件。我們一生中跌倒、出小車禍受傷……各式創傷的機會,都比真正被另一個人以暴力直接攻擊的機會要來得大。

這不是說我們就可以因此掉以輕心,而是要提出一個重要的概念,就像疾病做檢驗一樣,當事件本身是「小概率」時,任何檢測的方式,都很容易出現「偽陽性」和「偽陰性」,這也是醫生不會盲目讓病患做各種檢驗的主要原因。

應用到暴力的預測,其實由於「自傷」和「傷人」都是小概率事件,這很容易讓我們的各種預測產生「狼來了」效應。

你以為會出現的暴力攻擊,結果沒有產生,但你以為應該沒事的時候,暴力就硬生生地出現了。前者的預測錯誤,讓我們誤以為「其實他沒那麼壞」,而後者的預測錯誤,輕則陷自身於險境,重則傷身,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

一、隨時相信「風險」無時無刻都存在

此時,最正確的方式,是隨時相信「風險」無時無刻都存在。

不要輕易放下戒心,特別是當你已經很清楚地釋放出堅定的分手要求時。任何暴怒咒罵固然是暴力的可能徵兆,甜言蜜語的哀兵姿態,也不保證下一秒就不會見到他亮出刀子。

在隨時警戒,提醒自己風險一直存在的同時,如前面所述,我們第一個要面對和處理的,就是對方面對失落後的反應。

切忌把「擁有」掛在嘴邊

雖然這個時候才提,通常已經過了最佳時機,但健康而對等的親密關係,切忌把「擁有」掛在嘴邊或放進心裡,這是任何想要和另一半維持親密關係的重要原則。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也都該一直有著對等的尊重。親密關係要謹守的,是兩人持續溝通、維持互動、相知相守,一起面對未來、共度餘生。沒有誰「擁有」誰,沒有「誰是誰的人」這種說法。

這樣的言語和情話雖然甜蜜,但背後隱含的概念,也等於抹煞另一半的獨立人格和物化了對方。除了很難在未來一起相互扶持、共同承擔,以面對瞬息萬變的人生之外,在這種分手的場合,「失去」所帶來的痛苦,也會格外嚴重。

因為在這種狀況下,渣男會想到的,只會是他的一個「東西」即將被他人奪走。

那個潛意識底下的黑暗存在,不會是多數女性在檯面上能夠聽到的。那個在他潛意識中的「東西」,也許是個女傭、也許是個廚娘、也許是棵搖錢樹、也許只是具性愛娃娃。那個「東西」即將被奪走,所以莫須有的,「一定有另一個男人」的指責,也必然會出現。不論你如何解釋,也不管事實真相是什麼。

這時候,在實務上,我見過多數最平順無傷的處理方式是「轉移」。也就是渣男有另一個「獵物」時,通常才是最有可能「安全下莊」的時候。

以邊緣人格為例,即使是很有經驗的心理治療師,也有可能被邊緣人格個案搞到灰頭土臉,往往只有邊緣人格個案又「盯上下一位受害者」時,當事人才有機會鬆一口氣。

當然,這樣的狀態可遇不可求,但當我們發現渣男竟然背叛愛情時,其實當事人反而應該慶幸,因為如果能夠好好把握,既然有人願意接受這支只會下跌的爛股票,你也大可不用繼續在這裡傷神苦撐。

但總不能都憑運氣。如果渣男就是不轉移,那麼,什麼樣的東西才是可以「操之在我」的呢?

二、堅定地確立自己一定要和渣男結束關係的信念

三、分手的訊息最好能夠兼顧「盡量降低對方的挫敗感」

這時要考慮的是,以預防因失落而誘發的暴力風險而言,除了堅定地確立自己一定要和渣男結束關係的信念之外,分手的訊息傳遞最好能夠兼顧「盡量降低對方的挫敗感」。或者至少如前述「拿走三百元和還有兩百元」的研究,即使客觀事實一樣,但讓當事人比較能夠聚焦在「還擁有什麼」,就比較有可能降低失落所產生的挫折。

具體來說,關係的結束,比較好的方式是傳遞「你沒有什麼不好,也沒有人想改變你,也不需要改變你,而我,也不可能改變。在這樣的前提下,兩人都不可能走下去,所以希望將這段關係結束」的概念。

四、別再爭論「誰對誰錯」,這只會讓情況更糟

因為多數關係破裂的時候,兩方都很喜歡爭「誰對誰錯」,也通常都已經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相互指責。這也是為什麼「愛情沒有對錯」這句話時有所聞的原因。就是因為所有過來人都很清楚,即使真的可以有對錯,但對當事人雙方而言,在這上面糾纏,根本就只會讓事情更糟,所以不如睜眼說瞎話,反正沒有對錯,就不用再爭對錯了。

五、讓對方盡量有足夠的支持系統,例如朋友或家人

另外,也需要做到的,就是讓對方盡量能有足夠的支持系統。別忘了,「還擁有什麼」是一個一定要讓「被分手」的當事人感受到的點。就算是渣男,也還是有可能願意站在他那邊的朋友、親人、潛在支持者。

傳遞「我要和他分手,他在這段時間可能需要很多關心」的訊息。這一點對順利的分手,也會有幫助。

但是同樣地,所有的「誰對誰錯」的戲碼,一樣有可能在任何人際關係的連結裡上演,但是我們就是要避開這樣的爭論。

「他就是他,不需要改變;我也就是我,同樣不需要改變。這樣的兩人,無法維持關係。有問題的是這段關係,要停掉的,也是這段關係;沒有任何人被拋棄,被放掉的,是這段關係。」

六、就算有「更好的對象」,這段期間,也要盡量延緩

因為將焦點放在「關係」之上,所以切記,就算有「更好的對象」,這段期間,也要盡量延緩。一旦讓被分手的一方感受到「我是被替代掉的」,那麼,幾乎前面希望降低當事人「失落」感的一切努力,都會化為烏有。「被搶走了」,是所有失落型態裡,最容易誘發憤怒的。

緊接著要處理的,是「無法同理、自我中心」的致命傷。

強調「這段關係必須結束」,雖然已經是盡量降低對方失落、維持對方價值感的方式了,但通常接下來還會面臨的,至少有兩種狀態。

△渣男提出那套「我一定會改」、「你要負責,不可以拋棄我」的情緒勒索。

△各種「你不對、你該改、你一定有別的男人」之類的道德綁架。

但別忘了,同理的能力其實和「大道理」沒什麼關係。對於人格違常的人來說,它更像是一種天生的缺陷。

當事人之所以被眾人罵是渣男,就是會沒有自覺地以自我為中心,並且完全忽視你的感受。所有的辯論都會失焦和離題,甚至會讓你深刻體會到一個偏執的人格,可以將過去的現實記憶顛倒黑白到什麼程度。

看更多 寶瓶文化 《渣男,病態人格》

圖、文/寶瓶文化 《渣男,病態人格》
圖、文/寶瓶文化 《渣男,病態人格》
分享

延伸閱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