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好難!推翻過去的工作習慣
一位工作上的前輩曾經說:「我其實不喜歡錄用有工作經驗的人,反而喜歡從零開始培育新人,因為有經驗的人會有別間公司的工作習慣。」這是很有意思的論點,因為在出版業大家都講究即戰力,沒有經驗的人往往很難突破關卡,不過,將沒經驗視為優點的單位,還是有的。
在我工作的第一間公司,同一樓層有非常講究辦公空間「安靜」的部門主管。每當有人喧嘩起來,便會毫不客氣的發匿名信件給整層辦公室的同事請大家「保持辦公室安靜」,見發信警告的成效不彰,還印製了好幾張「寧靜空間」標誌,張貼在辦公室的各個角落,還有一張就貼在我的眼前,想必是針對我想表達些什麼。
換了新公司,我記取之前的教訓,在辦公室輕聲細語,與同事們溝通都用Line,隔壁部門吵鬧嘻笑時,還會投以譴責的眼神,真正做到一個讓人心情沉靜的寧靜空間。結果老闆在月會上指出: 「OO編輯部,為什麼死氣沉沉、毫無朝氣?怎麼不像隔壁XX編輯部,每天熱熱鬧鬧,要互相交流才有腦力激盪啊!」

什麼!早說嘛。由此可見,進入一個新的環境,要先觀察一下新公司的企業文化再做反應,以免累到自己。只能說職場上做人還真難。
做人好難!揣摩上意
我猜很多人在職場上最大的障礙就是不知如何揣摩上意吧?以前我搞不清楚什麼該向主管報告,什麼不用;什麼問題可以問,什麼問題不該問,其實現在也還是搞不懂,本來想說等有天我悟道了再論述一番,結果到現在還是不行。
首先我要澄清,揣摩上意和阿諛奉承是不一樣的。並不是在無關緊要的事物上討好自己的上司就叫做「揣摩上意」,而是在做事情的時候,懂得察言觀色,能把上司可能會有的想法與反應想在前頭,進而先計畫好如何提案、如何說服、如何溝通,甚至在出錯時可以預先設想解釋的說法,以免去一頓責罵、把傷害降到最低。
這是需要練習的,而且是痛苦的練習,編輯這種需要大量溝通的職位,即使不想也會不知不覺得磨練到這個能力。如果你有幸跟到一位真材實料的優秀主管,這樣的磨練也會無形的提升自己的判斷能力,因為不斷地站在主管的角度思考,從中學習到另一個層次的觀點,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在高流動率的職場上,往往我們花了許多時間適應,終於跟主管磨合出工作上的默契後,主管卻離職了,接著空降了一位個性截然不同的主管。此時請務必告訴自己,從上一個主管身上學到的永遠都是自己的,現在不過是開始修另一堂課罷了。
看更多 野人出版 許喻理(Yuli)《可不可以fire老闆?手搖杯+泡麵+(房貸)=老闆你說的都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