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厚重、滄桑、斑駁西安老城牆 承載著歷史寫滿了故事

分享

開啟二度西安自由行,真正的旅行對於我從來就不是旅程中在拍攝的千張照片的堆砌中來滿足自己,也正因為如此,三年間二度的來到了西安不僅僅是看風景,行前的規劃和尋找資料,動身前的期待,西安的特色並不在於它的名勝古跡,而是在旅行進行時的感動和回來時的回味無窮。

六朝古都看南京,十三朝古都看西安,西安是一個兼具歷史成和現代感的城市,也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古都之一,我曾在一本旅遊雜誌上介紹過大陸多個最美的景點,西安城牆也在其中,而這趟西安行我最盼望的彥是能在古城牆上去走赴,當然古城牆的建築也是我最喜歡也是一直想前往拍照的古建築,兵馬俑那氣勢讓我印象深刻。

來到了古城牆時,而感覺到古時的將士們站在城牆上的那種氣勢不是只出現在電影的場景中,而是感受到站在古城牆上,仿彿看到了古時候的將軍一身戎裝威風凜凜等等樣子。

細細品味西安那穿越千年的唐漢風韻,洪武七年到十三年間(西元1374~1378),一座宏大雄偉氣勢浩蕩的城市中拔地而起,它就是西安城牆最初的模樣,而留存至今的古城牆,承戴著歷史和文明仍穩固的佇立在西安的市中心區,古城牆形制為一個矩形的城牆,牆高十二米,週長十三公里,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角樓威嚴聳立,城牆外有城壕,它包括護城河、吊橋、箭樓、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

分享

西安古城牆經歷了朝代更迭,也見證了多少戰火也見證了多少流血,但更見證了歷史而來到了現在,今天的城牆仍然肅穆,雖然我今天走上的城牆已經過了數度翻修,可當年的城垣還是現在的城垣,仰望該穩固的城牆,我覺得它仍然投影出大唐的遺風古韻。

感悟歷史,帶著輕鬆的心情將走上古城牆,我喜歡這角樓的風姿,沒有殘破、滄桑,只有歷史之重,讓我用更多的鏡頭對準古城牆,古城牆的硝煙,早已沈澱在歷史的深處。

分享

古色古香的城門,西安一座古城,作為漢唐古都的在城門,現在每天還是早晚建著穿流不息的人潮、車潮,車輛駛過城牆的角樓,鏡頭中的城牆,沉殿千年的歷史氣息的城市正逐漸的清晰起來。

分享

這裡是西安古城牆前的護城河,西安的歷史有一種深藏的氣質,等待著我來探索、感受與體會。

分享

立在護城河旁,一條長長的水道,一直延伸到城角,域外的遊客不多,這裡是一處很棒的視角,吊橋、城牆、四週的建築,天氣霧濛濛,冷冷的色調,但心情就是那麼的興奮。

分享

歷經坎坷完整保存下來的明越牆,西安的標記,角樓上青灰色的翹角屋簷,此刻也終於體會到曾經讀過的歷史,在眼前真實的發生過。

分享

眼前,腳步下一步步的登上城牆,歷經滄桑,完整保存下來的古城牆,記載著多少的歷史歲月,等著我去探索。

分享

分享

長安是一個文化底蘊相當深厚的地方,周、秦、漢、隋、唐,五代帝王都在這裡開展自己雄渾的基業,輕撫著斑駁交錯的老磚,細看磚上微小淩亂的紋理,就好像觸到了五代的餘溫,感受到了大秦的不可一世,大漢的萬頃蒼池,唐朝的鼎盛輝煌。

分享

近距離地接觸,對城牆的建造歷史、構造、空間、功能的認識更加深刻,走在城牆上,有種穿梭古今的錯覺。

西安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都城,明初修建的城牆、連接城牆的東、西、南、北四座城門的正樓,至今保存如此完整的古都卻是十分罕見的。

城牆外,城市規劃建築也很時尚和現代,高樓聳立,現代氣息強烈、朝氣蓬勃,相互呼應,高樓廣廈並非只帶有它一貫的冷峻色彩,同時結合城牆上的塔樓,古老中國建築文化元素,自成體系並沒有不協調的感覺。

當我親身踏上磅礴雄偉的城牆上,我才真正的感受到,站在城牆上望著遠方的現代建築高樓大廈,一牆之隔的兩種文化背景交織下的西安,歷史與現代和未來在此交會,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時光對我們是何等的珍貴。

登上古老的明城牆,看見層層疊疊的灰瓦上積滿了歷史的塵土,凝重中帶著純粹、純粹中帶著原始。

西安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區,是明朝初年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六百多多年歷史,是中世紀後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西元前11世紀到西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歷時1100餘年,明洪武二年(1369)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

幽深寬闊深邃的護城河環繞著城牆,黑沉沉的水讓人感到深不見底,可以想見,在冷兵器交戰的時代,單是這壕溝便是難以超越的天塹。

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西元前11世紀到西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歷時1100餘年,明洪武二年(1369)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

在西漢時期,作為首都的長安城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居民眾多的城市,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

對西安古城牆情有獨鍾,厚重,滄桑,斑駁,到處寫滿了故事,承載著歷史,面對被歲月雕刻過的城牆,總覺得充滿了無窮無盡的故事,儘管,關於那些故事,我全然無知但也非常的好奇,想要知曉。

這巨大的磚塊,己立在這裡千年,是曾經的防禦成為歷史的見證,它經歷過風雨變幻,也遭受過雨雪風霜,時間可以為它烙下印跡,甚至是經受磨難,但卻摧毀不了它堅如磐石的屹立。

西安,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另外三個是雅典、羅馬和埃及,傳聞,羅馬軍隊曾與唐朝軍隊相遇過,並有過一次交鋒,不論真假,他們卻因絲綢之路連結的更緊密,若是爭論一下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我想唯有羅馬和唐朝才有資格,兩種文明影響了地球的兩端,華人更應引以為傲。

陽光灑在這段古老的城牆上,讓人感到溫暖而祥和,追憶歷史,當時馬鳴瀟瀟,戰旗飄飄,戈閃寒光,兵士們在城牆上凝神警備,那是它在歷史裡的片段,站在西安的城牆上,是回望歷史的原點,歷史裡不泛偉大而輝煌的時代,更多得是苦難與血淚的變遷。

城牆是那麼的寬厚,看著這城牆的堅固,城池的幽深,一朝朝的固守,一代代的風煙。

目光越過城牆,城外高樓大廈建築成群, 城牆外,環城河的兩邊綠樹成陰,高樓中現代的人們漫步在城牆的厚而寬大的新舊青磚築成的路上,西安人每天走在這城裡域外,這古老的城牆已是生活中的一部份,繁華城市中的少有的靜土。

我們既嚮往未來,也會探索過往,城內和城外的生活被一牆之隔,站在城牆上,看一種生活,兩種閒情,箇中滋味肯定會比本地人感慨多了一些。

在西安的每一時刻,卻都讓我很驚奇,也感動,古城牆自然是其中之一,城牆外的花園,別具一格,幽靜典雅,庭園中、樹蔭下隨時都有人在休憩。

漫步在西安的城牆上,銘刻進腦海的印痕更加清晰,城牆不是最堅固的堡壘,眾志成城才能固若金湯,團結一致的中華自信心,才能創造出偉大的中華夢。

走了好一段時間,那厚重巍峨的城牆仍然望不到盡頭,厚重的底蘊讓我在艷陽下,體味了西安的古城牆雄偉寬廣的氣勢。

西安城牆是明朝以來的遺跡,如今,漫步在西安的城牆上,讓我不免產生慨歎與震撼,至今仍然昭示著它在歷史中的雄渾氣勢。

高大厚重的城牆,隱秘的甕城暗藏著死亡的陷阱,高高在上的城樓,古樸端正,鑄就了領兵將軍居高臨下的氣魄,城牆頂上九馬奔行的寬闊,可以讓守城者縱橫馳援。

高大厚重的城牆,隱秘的甕城暗藏著死亡的陷阱,高高在上的城樓,古樸端正,鑄就了領兵將軍居高臨下的氣魄,城牆頂上九馬奔行的寬闊,可以讓守城者縱橫馳援。

到西安,喜歡的就是西安古城牆,那份氣勢,那份恢弘,怎一個心潮起伏!

斑駁的城牆,始終承載著古城人們的幸福與歡悅城牆與城樓,如今仍是西安人生活的中心,而在城內,與城門相望的,則高樓住宅,西安的市井生活與古城味道,均圍繞這裡展開。

相比北京城牆拆除了,十三朝古都的西安,雖然城市也已日新月異, 但卻終究保留下了古城牆,也將歷史保留了下來,不過,現代城市的面貌下,要想真正感受這座十三王朝都城的驕傲歷史,西安值得一遊再遊。

歷史在西安留下許多痕跡,長安,歷史長河,遠眺城樓,背後的高樓有種穿越古今的感覺,遠一些,近一點,那麼豪情萬丈,這般優雅細緻,所以,理所當然的我喜歡西安。

我很羨慕騎上一輛自行車,在寬闊的城牆上自由自在地騎過去騎過來,旅遊時總顯得時間不夠,更想探索西安的古樸和時尚,傳統與發展,但不管如何,來去匆匆,我也總算見證了西安的現代與歷史。

縱使歷史的千年流轉,如今的西安,舊時的長安,古城牆上的燈亮了,恍惚間有種進入時光隧道的感覺,漢唐風韻中描繪的長安城夜景美的驚人,看長安,登古城牆,感盛世的中華源遠流長。

西安,這座兼具現代感和歷史感的城市,我除了仰望,復多了留戀。西安,我想我還會再來的,就用李白的一句詩作為這篇網誌結語吧! 長相思,在長安。

攝影日期:2018.5.14.

延伸閱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