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想像那樣/珠穆朗瑪峰大本營 Everest Base Camp Trek

相信Everest Base Camp(EBC)是很多旅者的目標之一,而在2017年10月9日-21日,我成功在我bucket list 裏的這一項旁打了個勾。其實在出發之前,我對這次的旅程充滿了想象,巍峨挺拔的Mount Everest、冰天雪地裏的登山涉水等,一直到我走在路上,才發現原來不是這樣的。除了因爲很懶惰事前沒有仔細地做功課,也因爲網上關于EBC Trek 的遊記裏很少提到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項。這次帶著空空的腦袋上路,雖然旅程依舊完美,但有些事情或許早些知道會比較好,所以回來後我才決定列出這八項足以打破大家對EBC Trek 想象的事,讓大家在出發前有個心理准備。當然,如果想保留出發後才恍然大悟的驚喜,大家大可跳過。

珠穆朗瑪峰大本營
珠穆朗瑪峰大本營
分享

1。最壯觀的不是Mount Everest

如果你來EBC Trek 純粹是爲了看Mount Everest 的話,我勸你還是回家吧。在前往EBC 的途中你可以看到很多很宏偉的高山,可是最壯觀的肯定不是Mount Everest。其實一路上可以看見這個世界最高峰的機會並不多,就算看到也只是它頂峰的那一小丁點而已,真是名副其實的冰山一角。因爲距離和角度的關系,不管你從哪一個位置看,它都不會是畫面裏最高的那座。就算真的讓你爬到EBC,你還是看不到Mount Everest 的全貌,你只會看到躲在其它雪山後面的小小一個角而已。

小貼士:去爬Gokyo Ri 吧!個人覺得從Gokyo Ri 看到的Mount Everest 是最美的。

從Gokyo Ri 看見的Mount Everest。
從Gokyo Ri 看見的Mount Everest。
分享
從Tengboche 寺院看見的Mount Everest,最左邊最小的小山峰。
從Tengboche 寺院看見的Mount Everest,最左邊最小的小山峰。
分享

2。EBC Trek 秋天沒有積雪

我一直以爲去EBC 就好像攀登雪山那樣,路上全年都有厚厚的積雪,原來不是的。如果選擇在秋天即最佳的登山季節前往Everest Base Camp,一路上會有很多雪山近在眼前,可是你不會踏在雪地上,5000m 高的海拔並不足以讓地面覆蓋在厚雪裏,就算是路線裏的最高點Kala Patthar 也沒有。唯一一次有機會踏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是在Cho La Pass 的冰川,大約20分鍾,讓你過一下瘾,然後就沒有了。如果想體驗走在冰天雪地的感覺,你可以選擇冬天時前往,或者直接登上Mount Everest 頂峰。

海拔4700米,除了小草再沒有高大的植物。
海拔4700米,除了小草再沒有高大的植物。
分享

海拔5300米,地面上再也長不出任何植物,可是依然沒有雪 。
海拔5300米,地面上再也長不出任何植物,可是依然沒有雪 。
分享

就算巨大的雪山就在眼前,地面上依然沒有雪。
就算巨大的雪山就在眼前,地面上依然沒有雪。
分享

3。沒有積雪,只有糞便

在山區附近的運輸除了靠背夫,就是靠驢子、牦牛(Yak)和Dzo(牦牛和牛的混血),而山上就只有那麽一條路,它們惟有和登山者一起共用。要知道那些牛驢不但走得比你快你必須讓路,它們還會大便。因此,除了閃躲牛驢,你還得閃躲它們的排泄物。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路上處處是黃金,什麽狀態什麽姿勢的都有,尤其是在斜坡上,可見它們真是使盡了屙屎之力。登山者走在路上就好像在玩Minesweeper 一樣不停地閃躲這些炸彈,你要就一次都別踩到,要就每一腳都踩屎而上,兩種玩法任君選擇。

小貼士:勸你在動物列車經過時不要站在懸崖邊,否則它們看你不順眼向你衝去,你就會被一腳踢回Lukla。

除了宏偉的高山,牦牛列車是一路上最常見到的風景。
除了宏偉的高山,牦牛列車是一路上最常見到的風景。
分享

牦牛從一個村子走到另一個村子,日複一日。
牦牛從一個村子走到另一個村子,日複一日。
分享

因爲走道窄小,牦牛們只能排著隊跟著走,動物列車的名字因此而來。
因爲走道窄小,牦牛們只能排著隊跟著走,動物列車的名字因此而來。
分享

4。不是每座山都有名字

泥泊爾的高山實在多到不行,世界十大最高峰裏就有八座在泥泊爾,所以要爲每座山命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根據我們向導的說法,在EBC 路線上看見的所有山峰中,就只有雪山才有名字,而且還是要長年有雪的那種,偶爾飄下幾片雪的都不算。其它沒有雪的山都是沒有名字的,除非它在重要的村落旁邊,好像在Khumjung 後的Mount Khumbila 和在Gokyo 旁的Gokyo Ri。

左:Kangtega,右:Thamserku
左:Kangtega,右:Thamserku
分享

我最愛的Ama Dablam。
我最愛的Ama Dablam。
分享

誰可以告訴我這座雪山的名字?
誰可以告訴我這座雪山的名字?
分享

5。背夫不會和我們一起走

Thin Air Adventure 貼心地聘請了背夫幫我們運送行李,我以爲可以在路上和他們聊聊天,借此機會了解一下他們的生活。可是我又錯了。背夫們是不會和我們一起走的,我們走得太慢了。通常當我們還在吃早餐的時候,背夫們就已經上路,當我們抵達目的地的時候,行李早已經完好地在房間裏等著我們。雖然背著30kg 的行李,背夫們依然健步如飛,他們常常抵達了客棧休息後因爲沒事做又回到路上找我們再陪我們走回客棧,就算多走一倍的路,他們還是比我們快。背夫們不會和我們一起吃三餐,甚至不會和我們睡同一家客棧,除了偶爾在路上遇到正在休息的他們之外,基本上我們和背夫並沒有太多交流的機會。

一個隊伍走在前方的總是身負重任的背夫們。
一個隊伍走在前方的總是身負重任的背夫們。
分享

在路邊歇息的背夫。
在路邊歇息的背夫。
分享

我們和背夫們唯一的全體合照。
我們和背夫們唯一的全體合照。
分享

6。白色哈達不是五色經幡裏的白色

五色經幡是在信奉藏傳佛教的地區常見到的彩色旗幟,每個顔色代表了不同的元素,藍色=天,白色=風或雲,紅色=火,綠色=水,黃色=土。經幡多數挂在高處比如山上或是橋上,因爲經幡上寫有經文,經幡隨風飄動一次就等于念了一次經。至于白色哈達,它是在迎接或者歡送時用的白色絲巾,代表祝福和好運。哈達有時也會被挂在橋上,可是它們絕對和經幡上代表風的白色旗幟不一樣,經幡的顔色排列不能隨便調換,更不能只懸挂單一的顔色。大家千萬不要像我們那樣,看到橋上掛滿哈達就自作聰明以爲橋上風大所以掛多一些白色的經幡,真是笑掉隔壁家婆婆的假牙,羞死人了。

隨風飄揚的白色經幡
隨風飄揚的白色經幡
分享

印有經文的是經幡,挂在柱子上沒有經文的是白色哈達。
印有經文的是經幡,挂在柱子上沒有經文的是白色哈達。
分享

哈達多數呈長狀,綁起來像條圍巾。
哈達多數呈長狀,綁起來像條圍巾。
分享

7。食物篇

(一)肉類

在Khumbu 地區進入了Sagarmatha National Park 後便是屬于藏傳佛教的區域,因此在這裏是嚴禁殺生的。餐館餐牌上的肉類多是從Kathmandu 甚至更遠的地方由動物列車運來,單單是運輸過程就需要至少三天,它們的新鮮度可想而知。我不是說吃了一定會怎樣,很多人吃了也都沒事,只是我怕死怕吃了瀉肚子,所以當了十天的素食者。

小貼士:請自備肉幹,肉幹是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

士別十日再次吃到肉幹之外的肉類,差點淚流滿面。
士別十日再次吃到肉幹之外的肉類,差點淚流滿面。
分享

(二):每日三餐

除了洗澡和上廁所,每日三餐就是每天最頭痛的事,因爲每家餐館的菜單都大同小異,加上沒有肉類的選擇並不多,吃了幾天後便不知道要吃什麽了。矛盾又神奇的是,雖然同樣的餐選例如garlic soup,每家餐館的煮法都非常不一樣,甚至同一家餐館早上吃和晚上吃的味道也完全不一樣,讓人很納悶到底哪一個才是最正宗的煮法。

小貼士:如果厭倦了日複一日的菜單,不妨嘗嘗他們的ra ra noodle soup,包你吃了瞬間感動流淚。

Ra ra noodle soup,每個人家鄉的味道。
Ra ra noodle soup,每個人家鄉的味道。
分享

8。世界上最危險的機場

Lukla 機場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機場,除了險峻的地理因素,天氣的變化也常常影響機場的能見度。Lukla 機場的跑道很短,而且跑道的兩端分別是高山和懸崖,要是飛機降落不了就會撞向山壁,起飛不了就會跌落懸崖。爲了增加飛機降落時的阻力,跑道的設計是傾斜的,這種設計同樣爲起飛的飛機增加了衝力。不管是從Lukla 出發還是飛往Lukla,越早的機票成功飛行的幾率越高,因爲天氣相對晴朗,我們就因爲天氣欠佳連續兩天被取消了航班,最後只能破費搭直升機出發(哭)。

小貼士:在從Kathmandu 到Lukla 的飛機上,盡量坐在左手邊,到時望向窗外你就會明白原因了。

Lukla 機場的跑道很短,飛機起飛不了就會掉下懸崖。
Lukla 機場的跑道很短,飛機起飛不了就會掉下懸崖。
分享

因爲機場的大小,Lukla 機場只可以容納小型飛機和直升機。
因爲機場的大小,Lukla 機場只可以容納小型飛機和直升機。
分享

小型飛機窄小的機身。
小型飛機窄小的機身。
分享

最後,大家如果想知道我EBC 之旅這15天的心路曆程,請點擊@Everest Base Camp Trek 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最肮髒的兩個星期

想到EBC 卻不知道要帶些什麽?歡迎點擊@Everest Base Camp Trek 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帶這些去准沒錯

延伸閱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