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星 Lebron James 批判火箭總管 Morey 的言論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美國輿論很快就分成兩派。

一派當然認為言論自由是美國的核心價值,Lebron James 這種向中國巿場低頭的態度完全不符合美國價值,也有違他長期以來關注社會正義和公益的形象,特別是他去年才引用了馬丁路德金的名言:「In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如今看起來特別諷剌。
另一派,包括 Lebron James 自己,則替 Lebron James 的言行辯護,認為 Lebron James 批判 Morey 的點,主要在於發表支持香港推特的時間點,(剛好就在NBA中國賽開打之前一星期),和在發表推特之時完全沒有想到後果,就算是支持香港,也是毫無策略性的。
兩派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基本上言論自由是美國不可憾動的核心價值。

所以雙方的差異其實比較接近勇武派和務實派的不同,多於反中或舔中。前者以白人為主,後者似乎黑人較多,顯示這也牽涉到美國本身內部的政治情勢,相當複雜。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在美國至今仍處於社經弱勢,有很多潛在性的歧視,所以會覺得白人總管的這種支持自由言論,其實是偽善,因為受到影響的是黑人球員的錢包。
黑人社群也比較處於孤立主義,對於世界其他地區所受的壓迫較少關注。白人社會方面,支持大力打中的反而是右翼,左翼常陷入一種莫名的白人原罪感,對中國人權和政治議題常進退失據,(當年面對蘇聯時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因為都是白人,只是意識形態不同)。
所以中美兩方的對立,具有兩個面向,一是各自的民族主義的對決,二是價值的對決。
美國畢竟還是當今世界唯一經濟總量大於中國的國家,所以其內部的論爭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中國無疑是一個世界需要面對的問題,各方都希望中國可以走向更好的未來,關鍵是要如何做,路線為何,強硬政策打擊中共的實力但也促成中國內部極端民族主義的擴大,務實主義在中共面前則顯得軟弱,而且中國人的意識形態進步似乎是十分緩慢,過度務實對亞洲各國(包括台灣香港)來說,就近乎綏靖。
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中國/亞洲已經不是唯一的戰場了,美國和歐洲內部因中國引起的意識形態對決才剛開始。

如反對祖國獨裁政權的土耳其裔NBA球員 Enes Kanter 推持上所說的:
「Freedom is not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