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複製、拷貝甚至盜竊核心技術真的可以強國,如果真的以為透過拆解別人產品就可領悟創新真諦,那麼世界上就永遠不會有弱小的國家了,再窮、再小的國家也會有天才。引領創新的,是金融;決定創新的,是教育。
毫無疑問,美國是當今世界第一強國。回顧美國崛起之路,我們試圖勾勒這個國家的發展戰略。
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是:美國好像從來就沒有國家發展戰略。
從華盛頓時代,美國就沒有所謂的發展規畫;愛迪生沒有獲得國家基金支持,柯林頓也沒有制定偉大的資訊產業綱領。非但如此,人們對聯邦政府好像從來就不怎麼尊敬,沒事還經常刺殺總統解悶。這是一個信仰新教的國家,從移民時代開始,清教徒就不斷移民新大陸。他們的思想始終為利益驅使,他們確實沒有綱領性文件,但每一個人又遵循同樣的行為準則:在現行法律架構內,賺錢、賺大錢、賺更多的錢。或許沒有人專門為他們設計,但他們確實朝著這個途徑走下去。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湧現了一批「大王」:牛肉大王、糧食大王……各行業都有大王。他們是那個時代美國的中堅,但他們也終結了自由競爭時代。
在殘酷的商戰中成長起來的壟斷企業,今天被叫做托拉斯。
競爭必然有失敗和成功,也就必然有兼併重組。產業趨向壟斷是不可避免的,最後必然產生托拉斯。托拉斯被肢解,自然也就成了金融控股集團,產業資金轉向更高端的汽車、石化。當這些再度成為夕陽產業,資金便轉向生物、核工業,接著就是二十世紀末的網路和虛擬經濟……其中的關鍵,是創新。

「創新」是唯一的途徑,帶領產業走向頂端
產業代表著利益格局,當主導產業形成,利益格局也就給定了。不僅美國人,全世界的人都一樣,在既定的產業格局下要分割利益,不能說不可能,至少相當難。每一個國家都希望能引領世界發展,民主國家希望,專制國家也希望。引領世界發展,僅有理想是不夠的,甚至發憤圖強也不夠。中國人勤勞、勇敢、有智慧,美國人也不懶惰、愚蠢、懦弱。但是靠這些,永遠成不了富人,更不可能讓一個國家、一個產業走進真正的頂端。從底層走到最頂端,僅靠勤勞、勇敢、有智慧,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方法,就是創新。創造一種新的產品、新的理念,甚至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此時,舊有利益格局就會被打破,而創新者,就會成為頂端。這是捷徑,也是唯一的途徑。
在美國一百多年的產業創新中,金融為創新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錢,世界資本在美國,從一個產業轉向另外一個產業,而在經濟分工中,美國始終掌握著產業中最核心的創新。美國手裡也始終掌握著世界最強大的資金,這些資金每日夢想著尋找更高的報酬,透過金融市場,一個個泡沫被吹出來;鐵路、電器、汽車、生化、網路,在泡沫中,這些技術的賺錢前景被看成七彩幻影,但最終在金融市場的引導下變為現實。
當一個夕陽產業落後於時代,核心技術被別的國家掌握時,新的技術便會出現,因為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只有獨立掌握核心技術,才有可能賺更多的錢。拆解標準石油公司又能如何?拆解微軟又能如何?美國始終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創新能力,有著世界上最優秀的技術。其他國家始終被壓制於產業鏈的最底端,包括歐洲,也包括日本和中國,只不過,中國更低。可以複製產業模式,可以複製機械設備,甚至可以複製軟體原始程式碼,但永遠不可能複製的是第一次的創新!如果複製、拷貝甚至盜竊核心技術真的可以強國,如果真的以為透過拆解別人產品就可領悟創新真諦,那麼世界上就永遠不會有弱小的國家了,再窮、再小的國家也會有天才。
發展教育、培育優秀人才來啟發更多的「創新」
引領創新的,是金融;決定創新的,是教育。
看更多 野人《世界金融大歷史3000年:從古希臘城邦經濟到華爾街金錢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