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母姊會、現在的家長日 你曾出席嗎?

現在的校方很重視與家長的溝通,每個學期初都會舉辦一次家長日,邀請家長到校與導師面對面,不僅理解導師的教學方針和教學重點,也可以了解孩子平日在課堂上的情況。上週末我以戶長的身分代表出席,坐在寶貝女兒的座位上,感受小學生的教室氛圍,也聽取其他同學家長的見解。

▲ 開學時,每個同學都會許下學期願望張貼在教室後方
▲ 開學時,每個同學都會許下學期願望張貼在教室後方
分享

班上有29位同學,當晚出席的家長陸續一一抵達教室,出席者約莫有半數左右。這群家長平時在Line群沒有什麼對話,大部分是詢問失物或是考試日期,最多的是幫糊塗的孩子問一下當天聯絡簿作業內容,帶錯作業本的情況挺常見。

我進入教室找到女兒的座位後,看見桌面上擺了一頁A4大小的紙張,應該是導師為了這次的家長日,要求班上每位同學都要寫下的「自我檢討 & 未來期許」。檢視了表單的問答文字,原來平常我們的叮嚀其實她都有聽進去耶,只不過聽進去是一回事,有沒有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如同身為父母的我們,誰小時後不是這樣選擇性的耳邊風呢?

▲ 看到女兒寫的內容不禁覺得好笑,趕緊拍照存證
▲ 看到女兒寫的內容不禁覺得好笑,趕緊拍照存證
分享

現在小學生都是獨立的一套桌椅,旁邊掛著一條擦拭抹布,椅背上放著防災帽,桌面擺一個切割用的塑膠軟墊。不像是拔拔我小時候兩人共用一張桌子,中間還有一條楚河漢界壁壘分明,不小心越界超過一下,旁邊的恰北北會立刻用力打下來,嘴上還會說「你幹嘛過來啦」!

忽然發現軟墊下有一張紙條,不同顏色組合有圖有文的親筆密件,原來是為了歡迎我出席家長日而留下的驚喜招呼。當然我也立刻振筆疾書,希望女兒週一上課的時候可以看到我的回應,這樣彷彿是以前日校與夜校共用教室的情書留言喔。但這樣總比《不能說的秘密》葉湘倫看見路小雨跨越時空的立可白告白,要來的好吧。

▲ 呵呵,因為家長日女兒留紙條給我
▲ 呵呵,因為家長日女兒留紙條給我
分享

講台前導師簡單自我介紹後,透過PPT逐頁說明校方宣達的內容,還有這學期要執行的大事記,以及班費的支出情況,還有即將要舉辦的校外教學(就是我那個年代坐遊覽車的郊遊活動)。最重要的是被疫情影響的運動會和園遊會,終於可以開放校外人士進到校園一起慶祝了!

提到園遊會需要家長志願幫忙,台下開始交流貢獻建議,有趣的是都是媽媽們發言,爸爸們都是不錯的聽眾(男女家長出席的也挺平均的)。整個家長日約莫50分鐘就結束,剩下的是一對一私下發問時間。

我先瀏覽教室後方的佈告欄,以前小學都是貼書法、作文與海報等比賽作品,現在單純是班上每位的學期初自我期許的卡片。10多分鐘後,第一位家長還在與導師娓娓常談,後面還有好幾位家長等著懇談,看來我還是回家比較實際。

▲ 老婆說:女兒可能看不懂我的草書
▲ 老婆說:女兒可能看不懂我的草書
分享

小時候的家長日稱為母姊會,印象中媽媽沒有出席過,或許是家中的四個孩子都很乖,沒有必要跑一趟學校,何況那裡來的這個美國時間啊。現在改稱為家長日,或許因為時代進步為了性平關係,不再認為母姊才會參加,也鼓勵父兄了解家中子弟的作息吧。

#中年大叔養小三

延伸閱讀】荷包破財紀念日 聖誕節、新年、生日禮物、舊曆年

【更多文章】NOWA 50+ 的風景 Blog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NOWA 50+ 的風景】的 FB 粉專與我互動唷!

延伸閱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