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孩遇到言語霸凌時 我們該怎麼分享及幫助他?

∥當孩子會開始在意別人對他的外觀評價

從幼稚園開始,兒子都會跟我說,班上的同學笑他的頭型圓圓的,他說他想跟爸爸一樣頭髮是立起來的,但可惜兒子的頭髮,就是順著額頭長下去。他說,不想剪那樣那樣的髮型,同學都笑他,他不喜歡自己這樣的頭型。

Image from Pixabay
Image from Pixabay
分享

有一次我問他,那你不愛你的頭嗎?他說也沒有啦……,但這個話題,他選擇結束了。

在下一次帶他去剪頭髮,我特別問他,那你這次的髮型要跟上次一樣嗎?還是你要這樣這樣這樣。出乎意料的,他說要跟上次一樣。我問他,但你同學不是會笑你嗎?他跟我說,沒關係啊,就讓他們笑啊,心裡頓時有點心疼,他是聽到不想聽了嗎?還是覺得真的讓人家笑沒關係?還是自己已經釋懷了?

剛升小一的他,就有一次因為同學這樣的嘲笑,在學校失去理智的一直哭鬧一直生氣,很嚴重的整棟樓都知道,可想而知那個威力有多強,他有多難過……。

某天早上,他跟我說他不想穿超人的衣服,他說以前在幼稚園,同學都會笑他。我很疑惑的問他,可是現在國小了耶,新的環境、新的同學還會笑你嗎?他還是堅持不要穿,怕會被笑。於是我二話不說地幫他換掉。

Image from Pixabay
Image from Pixabay
分享

∥理解及回想自己的人生是否也有遇過這樣的劇情

從兒子開始會感受到別人的惡意跟玩笑後,我常常要安撫他受傷的心,並告訴他,開導他,我不喜歡跟他說「不要理他就好」。

我會跟著他一起想著說,當下次別人再這樣笑你,要怎麼回話才能擊敗對方。

當然這或許不會是最好的方法,也不會是唯一的方法。但每次我去接他下課的時候,他第一件事情就是跟我分享他今天的校園生活。遇到好笑的,難過的,奇怪的,可愛的,都是第一時間說給我聽。

其實……大人可以對這些無心的玩笑話,左耳進右耳出是因為,我們已經社會化且階級化了,我們可以分辨得出有意義的話,跟沒意義的話,甚至選擇自己想聽的話。我聽過長輩說「阿我們以前都是聽這些話長大的阿,我們都還不是活得很好嗎?」

可是,大人也曾經因為這些沒有營養,沒有意義的話受傷過吧?受傷後的大人,花了多少時間才釋懷呢?受傷後的大人,在尋求幫助的時候,是否也有過被二次傷害呢?

這樣的過程我也有過,小學時候的好朋友,是班級裡的常勝軍,幾乎每次月考都是第一名。我的爸媽,跟她的爸媽,又都是好朋友。有多好呢,常常一起揪團出國,三不五時我家她家的吃飯聊天。媽媽跟媽媽之間最大的話題就是「小孩在學校怎樣怎樣、在家裡怎樣怎樣。」

我的爸爸因為生意失敗又賭博輸錢,所以我媽在外人的印象就是嫁錯人了。我的課業不如他人,對她無疑是又讓她更抬不起頭。所以每次看到成績的時候,永遠都是說「人家都考100,那你為什麼不能考100?」

我聽了好難過喔,不能說我沒有努力呀,但當下的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把成績拉上來。我爸媽工作很忙,13 14歲的我感受得到他們為了生活和金錢勞心勞力。所以我選擇甚麼都不談,只覺得,說了他們也不懂,說了是不是又要被罵。這也間接導致了我,在學校發生甚麼事情,都是由老師告訴我爸媽。

在小孩出生前的那幾年,我無法跟我媽媽說我在外面的事情,我的工作,人際,愛情……等等,因為她無法理解我的選擇及作法。但這樣不是說我們的親子關係是不好的,只是我無法跟我媽媽太親近。

我朋友總說,我們太保護小孩了……。他在尋求幫助及安慰時,我希望我可以在第一時間做到最好,他只是小小的跌倒擦傷,我們都會三不五時問他會不會痛。或許他不是真的痛,他想感受到被保護的感覺,他想感受到安心的感覺。

Image from Pixabay
Image from Pixabay
分享

∥家是永遠的避風港,累了就回家吧!

我不希望他只是一個口號,而是貫徹在我跟孩子的相處中。

所以站在孩子的立場想,當自己面對霸凌的時候,心裡的感受是甚麼?當在友誼的小船快翻倒的時候,你是難過的,還是平靜的?

親愛的大人,你都經歷過,也都結束了那些荒唐的劇情,你能夠豁然的說出「不要理他就好了啊!」但你的孩子,正在經歷,這個荒唐的劇情可能還在第一集,後面還有十幾集,幾百集,不知道哪個盡頭才會結束。

不要外面受傷,回家還要再一次受傷,這是疏遠親子關係的第一步。

正面面對,並讓孩子知道,不管在外面遇到甚麼事情,我們都會陪著你一起渡過。

延伸閱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