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琪琪取得代表分校參加新竹地區校際英語演講比賽的資格,最近成績公布了,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小女孩竟然擊敗眾多對手,拿下地區賽第三名,她喜孜孜地拿著人生第一座獎盃,笑得合不攏嘴。
老實說,我們一開始雖然心裡有期盼,但也做好會落敗的準備。如何努力到最後,取得好成績,有幾個經驗心得和大家分享:
▋關鍵一:了解比賽規則,取得最大獲勝機會
過去的英語演講比賽都是實體進行,校內比賽時也是如此,但後來疫情越發嚴重,擔心群聚關係,校際決賽時決定採取由選手自行繳交影片方式參賽,影片必須一鏡到底,不能有任何剪接,從宣佈到繳交只有兩天的時間。
很多選手習慣面對眾人演講,但不見得習慣面對鏡頭說話。琪琪有過一些上台演說的經驗,加上常看我對著鏡頭說話,偶而還會亂入我的影片拍攝,對鏡頭的排斥性沒那麼強,影片拍攝對她至少有60分起跳的安全水準。
分析好琪琪的特性後、了解比賽規則,我們在影片繳交前的所有練習,都以「前方有攝影機」的概念來模擬,請她站在客廳內、手機鏡頭前說話,正式拍攝的時候就不會緊張。
▋關鍵二:了解對手,從模仿優秀者中學習
琪琪能在校內比賽勝出,靠得完全不是平常努力,她是最後關頭時突然想通,奮力一搏摘下參賽資格,甚至刷掉了平常班上表現穩定的孩子。這樣的前提下,她是有些心虛緊張的。
(延伸閱讀:陪孩子一起找出願意努力的目標 比父母盯更有效!)
為了彌補不安和實力上的空缺,我請教了過去曾在英語演講地區賽拿下佳績的其他孩子,對方認真地幫我分析哪個分校實力最強、哪個分校發音最標準….讓我們不致輕忽對手,一直保持在「應該會輸,但如果努力可能還有機會」的緊張狀態。
既然知道了對手有多強,該怎麼努力?我請這位優秀的孩子幫我根據琪琪的演講稿,錄下示範的音頻,讓琪琪反覆聆聽,一字一句跟著唸,模仿對方的語氣和強調重點,一次又一次練習。
為了增加獲勝機會,我也上網搜尋了歷年來不同單位舉辦的英語演講比賽冠軍影片,跟著琪琪一起收看,討論對方表現好的地方?哪裡我們可以學習?目前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

接下來回過頭再看琪琪演講的影片,了解落差在哪裡,懂得評論後,就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才有改進的空間。
▋關鍵三:了解自己,突破舒適圈接受最後結果
只有兩天的錄製時間,還撞上我們原本就安排好的家庭旅遊日,對只想玩樂的孩子來說,是相當煎熬的。我們知道,琪琪不是會乖乖聽話照做的孩子,必須和她溝通、協商出可以接受的方案,她才會願意認真執行。
我們說好,行程中開車的時候就聽錄音檔練習,不佔用玩樂的時間;回到飯店的空檔,可以先休息,但一定要安排一小時的練習時間,把稿子背熟,接著才能玩Switch。我們交換了彼此想要的、告訴對方我們不能接受的,彼此都不委屈。
我知道琪琪沒有耐性,但又不喜歡被媽媽碎念,為了讓她減少壓力和挫敗感,我請她自己先錄影自己看、自己修正,等覺得準備好了再讓我幫忙錄影。錄影過程中,琪琪好幾次哭了。忘詞、忘記動作、忘記拿道具,說話卡卡、漏字….只要一出錯,就必須重新錄一次。
從練習到最後錄完,不過是2分半的演講,卻花了4個小時。中間還包括琪琪哭紅了眼,沮喪地坐在地上說「為什麼我又講錯了?」
但我就是鼓勵她「我覺得你好棒喔,願意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謝謝你不斷挑戰自己!」琪琪不斷一次又一次修正,一次一次越來越好。
按下影片上傳那一刻,我告訴琪琪「不管結果怎麼樣,我看到你真的好努力,你在我心中就是冠軍,我以你為榮!」琪琪終於笑了。

▋三個了解陪伴面對人生挑戰
「了解比賽規則、了解對手、了解自己」是琪琪拿下人生第一個獎盃的三大關鍵。
人生不也是如此?了解比賽規則才不會努力錯方向,了解對手才能超越自己,了解自己才能補足短版強化優勢。
獎盃擺在琪琪房裡,閃閃發亮。
希望這三個獲勝的關鍵,也能陪伴著琪琪,未來面對其他挑戰,能夠給她更多光點和指引。.
延伸閱讀
-----
更多第一手訊息不漏接,請按讚追蹤
🎯個人網站:小記者所見所聞
🎯粉絲專頁: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IG追蹤:fail.early
🎯Youtube頻道:失敗要趁早-張念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