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防疫的理想與現實:把這次的疫情融入教學

開學在即,各地方政府以及基層學校,紛紛在開學前一週緊鑼密鼓地進行防疫準備工作,有部分縣市已經宣布取消開學典禮,非必要的活動一律延期或取消,進校園前必須量測體溫等,我們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會趨緩,什麼時候會結束,但我們可以做最好的準備,然後做最壞的打算。但最好的準備必須考慮到現實面。

日前有台大公衛學院建議,開學後教室座位與座位間理想上,應相距一點八公尺,以國中小教室面積約長9公尺寬8公尺,每班平均人數30人來計算,扣除桌椅跟講台、鐵櫃的面積,剩下的地板面積將桌椅的間距拉到最大,也不可能達到1.8公尺。退一步來說,就算上課期間可以隔開學生之間的距離,下課呢?學生三五成群跑去打籃球,坐在一起聊天,學校可以強制他們分開嗎?

台中市政府在明開學前為各學校消毒。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政府在明開學前為各學校消毒。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分享

另一個更窒礙難行的建議就是,讓全校學生分批下課休息。

學校的作息時間有其一致性,如果各年級的上下課時間錯開的話,此起彼落的鐘聲,除了會影響上課師生的情緒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那就是連續上兩節課的老師,會因為時間錯開,而導致來不及上下一堂課。而且,錯開下課時間跟分批放學,並沒有解決群聚的問題,同班的一起下課跟放學,還是會聚在一起啊!

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模擬開學日情形。記者王思慧/翻攝
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模擬開學日情形。記者王思慧/翻攝
分享

以筆者身為基層教師的角度,我認為比較可行的方法有:確實量測體溫、不厭其煩地對學生宣導防疫的重要性、用餐前強制學生洗手、盛飯菜時嚴禁交談並戴上口罩、用餐後午睡前要求學生噴灑酒精,擦拭課桌椅、需要近距離接觸的教學活動暫停、教室的門窗打開,讓空氣流通等等。

我們都知道,這次的病毒傳染力強,而且在未發病時就具有傳染力,這才是它可怕的地方。

量測體溫並沒有辦法百分之百阻絕感染源進入校園,一旦有老師或學生確診,有接觸史的全部要隔離,後續的補課及學校師資能否替補等問題,政府必須未雨綢繆,把相關的SOP擬好,最好是全國統一,而不是各地方政府各自為政,讓師生無所適從。

另外,開學之後,老師可以把這次的疫情融入教學,教育學生什麼是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

為什麼疫情會疫發不可收拾,如果當初中國不要隱匿疫情,疫情就不會成等比級數擴散,如果符合居家隔離的個體不要那麼自私的亂跑,就不會讓政府的防疫工作出現那麼多破口,也許多年之後,還會有另一個更厲害的世紀病毒,透過教育,才是防堵病毒擴散的最有效方法。(本文原刊於新公民議會)

延伸閱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