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管新課綱的改變,可以讓學生好好睡個午覺嗎?

每天的午休時間,鐘聲一響,我都會請班上的風紀股長把中午有事公出不在教室的名單寫在黑板上,並註明事由。我記得自己30年前讀國中的時候,那時候一個班大約有50個人,每天中午幾乎都是全班到齊睡午覺。時過境遷,如今我從學生身份轉換成坐在台上的班級導師,目前的班級人數驟降為全班只剩20幾人,每天在教室午休的人數卻不到10個人,而且是常態性的,放諸各班皆準。

學生每天利用早自習及午休時間進行分組練習。 記者吳佩旻/攝影
學生每天利用早自習及午休時間進行分組練習。 記者吳佩旻/攝影
分享

筆者分析一下常態性公出的名單,主要可分為以下這幾類:

1. 各處室志工:

因應12國教高中職入學積分比序辦法,除了努力在教育會考拿到好成績之外,學生必須在國中三年,想辦法在多元表現這一塊領域拿到滿分,包括當幹部、記功嘉獎、體適能、志工時數等等,所以校方應家長及學生要求,開闢多管道的志工服務需求,讓學生幫各處室分送文件表單,整理回收室垃圾場,清水溝及校園打掃,以換取他們所需要的積分。

2. 各科補考:

補救教學是這幾年教育部的重點政策之一,上級長官給各校校長壓力,補救教學施測結果不佳的學校,校長及教務主任必須到局裡面做報告,老師感受到校長的壓力,只好利用下課及午休時間,對各班的低學習成效學生做補救教學,學生不能午休,老師也沒有比較輕鬆,弔詭的是,學生利用午休時間把前幾天落後的學習補救回來了,卻因為精神狀態不佳,而影響了當天下午第一節課的學習成效。

3. 多元競賽:

除了上述的常態性不能午休的學生之外,還有另外一群學生為了做教室佈置,各處室為了環境教育、性平教育、反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等,所辦的海報標語比賽,國語文競賽,創意運動會,科展比賽,這些五花八門的活動,也必須利用午休的時間準備跟集訓。因應新課綱,今年多了一個生活科技競賽,競賽辦法寫著各校自由報名參加,但開學典禮那天,本校各班被生活科技老師直接用指名的方式,抓了3位學生,利用每天的午休時間到生活科技教室做木工,學生聯絡簿寫明不想參加,每天不能睡覺反覆練習鋸木頭好無聊,我問生活科技老師,為何不徵詢學生意願就直接帶為組隊報名,老師無奈的雙手一攤,校長指示的,我也是受害者,每天中午不能睡覺。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分享

少子化的年代,各校為了招生,無所不用其極,利用臉書行銷學校,假日到各國小的運動會、園遊會擺攤,對外競賽不考慮學生適不適合,會不會影響老師跟學生的生活作息,先報名再說,校長負學校招生之全責,會有這樣的思維跟辦學理念,實屬人之常情,筆者無意苛責;學生為了能在國三的升學積分掌握先機,利用午休時間積極累積志工時數,參加各項競賽以爭取記功嘉獎,也是無奈之下必須做出的妥協。108新課綱高喊核心素養,可以培養學生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我想說的是,先不要管新課綱會帶給教學現場什麼樣的改變,先讓學生、老師跟校長,中午可以好好睡個午覺吧!

(原文刊於觀策站)

延伸閱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