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求生大不易!善用這三帖 面對職場生態瞬息萬變

40、50年代,常聽長輩用台語對年輕人說:「在職怨職」、「吃一途怨一途」這二句俗話。是鼓勵年輕人,在自己的職場要苦幹實幹;同時也有點批判年輕人好高騖遠,不肯屈就的意思。

雖然這話兒已不符合講求「騎驢找馬」、「職涯規劃」的現代,也不適用於習慣用跳槽去累積技能的Z世代青年;但依舊可以發現,多數人在聊起自己的職業、上司、同事、客戶、相對酬勞時,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

圖/Pixabay職業生涯中,如何笑笑面對很重要
圖/Pixabay職業生涯中,如何笑笑面對很重要
分享

職場求生不易、求勝更難;但如果經常帶著不愉快情緒上班,既損人又不利己。個人在同一個職業磨了31年,自然習得一些應對進退的方法,常常戲稱自己,每天都要在公事包裡,帶著面對職場生態瞬息萬變的仙丹妙藥,換取一天的順遂!

遇事:不躁進、不固執、不鑽牛角尖是最佳鬆弛劑

所謂事緩則圓,放慢步調,以鬆弛的心態來處理事情。凡事必有前因後果、環環相扣,只要冷靜思考,就能找出問題的來源與脈絡,循此脈絡整理出頭緒,就能找到解決事情的關鍵與方法。

冷靜思考,找出問題的來源與脈絡
冷靜思考,找出問題的來源與脈絡
分享

對人:不衝動、不惡言、不說長道短是有效的消炎藥

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本就像破皮、小擦傷,抹個消炎藥膏即可靜待復癒;可如果硬要去抓、去摳,那麼傷口化膿、惡化,自不在話下。同事間如果硬是要針鋒相對,日後相處的心結,就會像皮膚上面,去不掉的傷疤。

與人爭執須留三分情面,儘管得理也不要不饒人,所謂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我喜歡兩造面對面溝通,將話說清楚、把事講明白,有時大家只是立場與角度不同,何苦弄得沒有迴旋之餘地。

如果釐清事實是自己有虧於人,道歉又有何妨,有擔當的人才是會被認同的人!如果能合作最好,否則道不同不相為謀,卻也沒必要在人背後說長道短,有失厚道。

面對面溝通,將話說清楚、把事講明白
面對面溝通,將話說清楚、把事講明白
分享

職場:不哭、不鬧、不上吊是杜絕事情惡化的止痛丹

眼淚是弱者的武器,只會用哭來解決事情的人,並不能把事情原委說清楚,也無法理出正常情緒面對他人;當第一件麻煩事情過去之後,一定會有更多更大的麻煩在後頭等著,因為你向別人示弱了,正所謂柿子挑軟的吃,都市叢林裡的弱小兔子,誰不愛獵食呀!

鬧劇,是最最令人厭煩的舉動,尤其是無理取鬧的類型!「有理走遍天下」說的是,大家都認同你說出來的這個理字,而不是自己敲鑼打鼓告訴人家,你才是最有道理的那個人!

遇到事情就以死絕手段相逼對方,最是惹人忌憚,這不是強者的最終勝利,只會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當你完全沒有敵人的時候,相對的也就是沒有朋友敢與你交心之時。

圖/Pixabay眼淚是弱者的武器
圖/Pixabay眼淚是弱者的武器
分享

有人形容職場是個溫暖的家,但即便是家人也會有意見不合、有吵架的時候。分分合合、爭爭吵吵是可以被接受的,就是不要傷了和氣。

也有人說職場如戰場;那就要用勝敗乃兵家常事來看待自己的職場,不要斤斤計較!

遇到不順心的事,緩緩心情來解決;遇到不對的人,溝通溝通消消氣;設若職場不友善,休個假、換個心情,養足精神再出發!

當然,每個人面對職場的心境與應對方式不盡相同,找到適合自己的靈丹妙藥,讓自己在職場逢事、遇人都能順心如意是很必要的!

延伸閱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