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不需「重生」或「改造」?直接解散清算接受歷史審判吧?

國民黨在2014、2016年接連大敗,2018年迴光返照大勝後,整個國民黨以為鴻鵠將至,接著迎來2020的大敗,又宛如2016年的絕望,集體認為幾十年內或再也不可能重返執政,惶惶不可終日。目前「救亡圖存」的看法是國民黨應該請大老退位、更改兩岸論述、中青壯世代接班云云,筆者一貫的看法有所不同,以下說明之。

總統和立委選舉雙輸,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右2)率副主席兼祕書長曾永權(前左)等一級主管,鞠躬向支持者表達感謝及歉意。 (中央社)
總統和立委選舉雙輸,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右2)率副主席兼祕書長曾永權(前左)等一級主管,鞠躬向支持者表達感謝及歉意。 (中央社)
分享

國民黨支持者向來認為國民黨統治對台灣有功,或至少該功過並陳,並強調二二八、白色恐怖是「時代悲劇」,而國民黨在位者均已與這些「不良紀錄」沒有直接或間接關係,毋須負起任何責任,這大概是國民黨的主流論述。而以民進黨為主的反國民黨勢力則從二二八開始稱蔣介石為「殺人魔王」,之後的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案,每件事國民黨都該負責,最後引進「轉型正義」理論要「協助國民黨轉型」,不斷的「歷史審判」國民黨。

就每年的二二八或鄭南榕自焚的紀念日「言論自由日」而言,除了提醒我們不可重蹈覆轍外,也在提醒大家「國民黨過去很壞」,國民黨若從「歷史」上就見不得人,如何「抬頭挺胸」走下去?

總統蔡英文在2012年前往鄭南榕紀念館。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屠惠剛攝影
總統蔡英文在2012年前往鄭南榕紀念館。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屠惠剛攝影
分享

另一個批評國民黨的論述是「兩岸」,在歷史上,無論是臺灣地位未定或「動員戡亂」,臺灣走到今天的局面,現在已經被約化為「都是國民黨害的」一句話。除了中華民國究竟是主動退出聯合國,或被逐出的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講不清外,國民黨支持者主張「是國民黨免於共產黨血洗臺灣」的論述,已被「是國民黨害臺灣沒有國際地位」的論述取代。從選舉結果來看,大家也不吃國民黨說法這一套。

簡言之,國民黨除了作為民進黨的「反對黨」有價值之外,已「一無是處」。

或許很多人一時無法接受國民黨這個擁有悠久歷史政黨的「死亡」,但這個「國民黨」既無真正繼承百年前誕生的理念,也與臺灣的關係並不直接,又何必非要「延續」下去?難道不能讓歷史的歸歷史,非要苟延殘喘這個黨到世界盡頭?

國民黨在存續期間,因為他的目的曾經不斷改名,國民黨如今在臺灣的「功能」,究竟是作為一個「稱職的在野黨」,還是面對「歷史的審判」比較多?為什麼反對或不認同民進黨的人,還要「分心」替國民黨醜陋的過去「辯護」?

國民黨的「時代意義」與「階段性任務」已經結束,就讓塵歸塵土歸土,接下來,就是別人的事了。

延伸閱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