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自己做過馬克杯、或是自己拉坯過嗎?從前總在電視上或鶯歌陶瓷街上看到各種拉坯體驗,但礙於前兩年孩子還小,每回到了鶯歌都選擇玩陶土而已,從來沒有玩過傳說中的拉坯。
眼看著孩子大了,漸漸進化為人類(?)了,文青媽媽開始假帶孩子體驗之名,行媽媽想玩樂之實,拉坯這種好玩的活動當然要排進行程中啦!趁著今天有空,就帶著孩子們來到久違的鶯歌,來趟有趣的拉坯之旅。
才到鶯歌就發現人潮少了很多,不知是因為我們到的時間還算早、還是受疫情影響沒落很多。
首先來到我們前兩次體驗捏陶的店面,和之前人滿為患相較,今天店內顯得非常冷清,連半小時後就開始的場次都還有空位。一看價格,拉坯250/人、燒製250/件,換句話說一個成品就要價500元,還不包含之後的寄送運費。本想咬著牙報名了,沒想到預約前店員卻問了兩個孩子的年齡,原來六歲以上就得自己做一個成品,咱們一家四口扣除未滿六歲的妹妹,至少得製作三個作品!仔細想想實在太不划算,孩子的爸當機立斷直接放棄。
這下可好,每次來鶯歌都是在這間做的,一下子要找還真不知從何找起。憑著微薄的印象,終於在路旁找到一間可以現場直接體驗的。一看價錢,體驗150/人、燒製200/件,也不限參加人數,瞬間省了一半,爹娘二話不說就把孩子按到旋轉盤前了。🤣🤣
一坐下去,年輕的女老師小姐姐就在面前的旋轉機台上放上一塊陶土,隨後熟練地按下開關、雙手沾水,直接就用大拇指往陶土中間「壓」了下去!只見一塊原本整大塊的陶土馬上從中出現一個凹槽。



轉盤持續轉動,老師讓兩個小朋友雙手輕輕抱住陶土,教他們如何讓陶土放大縮小變高變矮,媽媽我這才知道原來這塊陶土杯碗盤盆通通都可以做;最後在老師詢問兩小要做成什麼後,帶著他們的手直接做出了成品,前前後後大約只花了10分鐘。

做出成品後,老師說可以在上面寫字畫畫,幫我們拿到一旁的桌上讓我們加工。但不知是為娘的我審美觀有問題,還是妹妹太有「創意」,媽媽我忍不住在一旁一直唸:「這樣畫很奇怪耶!」、「不要這樣畫啦~~」聽到孩子的爹都忍不住說:「阿不然你自己去做一個阿!」🤣🤣



可能因為媽媽沒下場手很癢,完成作品準備離開時竟然有種莫名的空虛感,只好晃進一旁的店面看看有沒有什麼好東西,沒想到一出來就看到父女三人各拿著一個沒營養的零食在吃!阿咧?!

眼看時間還早,繼續順著陶瓷街逛逛;走著走著就看到有一條看起來古色古香的隧道,有遊客拍完照後就直接進去了!兩小好奇問我裡面是什麼?於是咱們一家四口就這樣跟著陌生人的腳步往陌生的地方前進了~~~差點以為自己會走到神隱少女的異世界😏😏


但當然沒有什麼異世界。一進去就看到滿滿的人潮,大家竟然都在做拉坯~~才看了一分鐘,媽媽我就忍不住手癢了!沒辦法,都來到鶯歌了,不體會一下傳說中的巴黎鐵塔翻過來轉過去(誰懂這個梗😎)的第六感生死戀怎麼說得過去呢!
再度看了價錢,體驗150/人、燒製150/件,一件成品只需要300元,竟是今天看到最便宜的,難怪人潮也最多阿。問了先生要不要一起做後,一樣從來沒做過的先生也跟著手癢起來,於是決定這回由爹娘下場……,怎麼可能!一聽到爹娘要做,兩個明明剛剛已經做過的小孩馬上吵著要再做一次了啊!結果就是……咱們一家四口又撩下去了~~(攤手)
可惜因為娘親也下場,沒手可以拍照,只有開始前和結束後的照片而已。
親自體驗才知道原來一點都不像看起來那麼輕鬆簡單,雖然老師教了基本的放大縮小的方法(和前一家的方式一樣),但在我手中的陶土根本不是任我揉捏阿!想著做一個馬克杯,結果成了一個下細上寬的不知名物體~~然後在努力想把上面擠回去時,手一滑直接毀了我的作品~~🤣🤣🤣
看不下去的老師只好前來救援,問明我想要做馬克杯後脫口:「我以為你要做碗!上面也太寬了~」哈哈哈~~
當然啦,有老師的幫忙成品絕對不會太差,媽媽我如願完成馬克杯,兩小做了筆筒,先生也做了一個和我相似的馬克杯。
完成後一樣可以在上頭作畫書寫,由於老娘我天生不存在所謂的美術細胞,隨手畫了兩條線、加了個日期就了事;反倒是猴子拔極為認真畫上了幾何圖形(?),而兩小則在筆筒上畫上了鯨魚(??)。
最後的最後,在咱們一家四口一共完成了六個作品後滿載而歸,期待一個月後成品的到來~~
你有做過拉坯嗎?快找機會來去鶯歌做做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