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的東眼山,雖然知名度不如拉拉山神木群這麼響亮,但卻是筆者相當推薦的尋幽探秘景點。因為她有整體規劃完善的步道、可以輕鬆漫步其中的柳杉林、友善的緩上坡度,更能輕鬆撿下一座小百岳。

以前北上來到東眼山,都是從大溪下交流道,從慈湖方向進來,這次不慎下錯到三峽交流道,結果經大板根森林遊憩區,繞了大遠路,尤其後面一段窄窄的山路,一度讓我懷疑是否能到達,可是導航有顯示啊,直到最後終於與大馬路銜接,我一顆心才安下。

再來就是要停車,建議不要太晚進園,這裡停車位很難求。一般汽車建議停在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前的停車場,停車場旁就有盥洗室,且建築物後方就能銜接到東眼山自導式步道,可以省走一小段路。

過去幾次來到東眼山,都是許多人一起來,在森林浴場打坐、野餐。這次專程來爬百岳,才發現登山客還不少。莫非是視網膜效應作用?(視網膜效應:一般人都會特別注意同類的人,如孕婦特別容易感覺到懷孕的人變多。)


東眼山(自導式)登山步道上行的前半段,基本都是完整規劃過的人造石階、有防滑條的木棧道,由於坡度幾乎都是緩上,所以走起來很輕鬆。

一路上目不暇給的綠意,讓置身其中的旅人,彷彿幻化成綠野仙蹤裡的小精靈。林中的鳥鳴與淙淙的流水聲,也交響出生命力。


東眼山登山步道上,每隔約400公尺,即設置有涼亭、平台或座椅,對於新手、長輩們,可以依自已的體力來調整步伐,非常貼心與人性化。

隨著高度上升,林相也變得豐富起來,每當陽光透進森林之中,一片綠意被披上金衣,煞是美麗。建議遊人可以放慢腳步,欣賞眼前的變化,每一段路都有不同的景色與不同的感受。

越接近三角點,步道的狀態越發原始,地面也泥濘一些,要稍微注意腳下的狀況。
在到達三角點前,要先爬上一段坡度頗高的階梯,還好只剩100公尺,稍微再撐一下就能登上終點。
約一小時,1.6km路程後,終於抵達東眼山-三等三角點,標高1212m。
三角點附近意外地有些平靜,小平台裡人不多。
原來這兒實際的展望點,是在三角點後方的木階梯上方,那裡才是有View的觀景平台。
天氣晴朗時,桃園、三峽、觀音山、林口台地、淡水河、七星山系及大台北地區(甚至101大樓)均能盡收眼底,據說有時還可看到一片的雲海在眼前;此外,當秋季東北季風的季節,還有機會看到翻越雪山山脈尾稜的雲瀑景色。光是這點,就讓我想要安排再訪了。
休息片刻之後,該要打道回府了。從東眼山下山有兩條路線,一是依原路回到餐廳後方的步道口;另一是走三角點前方的下行路線,O繞到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的停車場。
難得來一趟,我不打算原路來回,而選擇O繞,看看不同的景致。回程步道雖絕大部份都是原始泥石與樹根盤遶的路況,不若來時路精緻,但粗曠之餘,仍是有完整天然林相與滿滿負離子的森林浴路線,格外紓壓。
這次來沒有遇到起霧時,若正巧遇上雲霧壟罩柳杉林的魔幻時刻,必定會為滿佈青苔的森林,添上仙氣一般的意境,而感到驚艷吧。
如此多樣的感官饗宴,在炎炎夏日,真的很適合前來,好好享受一趟清涼避暑的健行之旅。
回家的路程,不敢再走原路了。於是走回北橫,過了慈湖再接替代道路,最後就從龍潭上交流道,回到新竹的家。
東眼山,期待下次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