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活的博物館!穿梭時空隧道 走讀佳冬、品味客家小鎮

分享

佳冬屬屏東六堆客家中的左堆,當地保存多戶老宅和古蹟、古厝,如楊氏宗祠、蕭家祖屋、張家商樓、楊及芹祖堂、西隘門、敬字亭……等,組成規模完整而緊密連結的老客家庄,再將佳冬六根村的老街道規劃為文藝感濃厚的「詩人步道」,藝術、詩詞、客家文化、地方歷史與古蹟老屋群共存交流,透過步行或騎單車的方式訪古漫遊,與導覽人員生動精采的解說,會玩得記憶深刻,充實滿足!

認識屏東客家文化可以從佳冬鄉開始,第一站就是佳冬古厝巡禮,先來縣定三級古蹟「楊氏宗祠」聽歷史。
認識屏東客家文化可以從佳冬鄉開始,第一站就是佳冬古厝巡禮,先來縣定三級古蹟「楊氏宗祠」聽歷史。
分享

楊氏宗祠為台灣最具價值代表性的客家傳統建築之一,亦是珍貴的客家文化財。

楊氏宗祠前庭有一座太極樣式的池塘,是目前全台唯一的「太極兩儀池」,彌足珍貴!
楊氏宗祠前庭有一座太極樣式的池塘,是目前全台唯一的「太極兩儀池」,彌足珍貴!
分享

作為風水景觀,池塘前方接引屏東最高的大武山,接引至宗祠神龕下,成一大風水。

前、後堂之間夾有中庭,而中庭天井雙側有兩扇滿月門相互對望,古典雅致。
前、後堂之間夾有中庭,而中庭天井雙側有兩扇滿月門相互對望,古典雅致。
分享

走入鋪著紅色方形地磚的寬闊天井,建築內的細節很多,廳堂中的匾額、木龕上的對聯、柱上楹聯、正門對聯、碑記,都保留著可看之處。

如屋頂燕尾翹脊設計、棟頂馬背與琉璃剪貼等,間接說明楊家是官宦人家的後裔,其實單就這座「楊氏宗祠」就有好多故事可以聽,宗祠主體的建築特色更是豐富,細細數來,交趾燒、彩繪浮雕人物像、四龍蛟遊窗、白雪樂壽窗,都很值得欣賞。

分享

抬頭一看,尖尖翹翹的屋脊正是獨特的燕尾脊,一旁可見其中一面滿月門。
抬頭一看,尖尖翹翹的屋脊正是獨特的燕尾脊,一旁可見其中一面滿月門。
分享

座北朝南四合院客家建築「楊氏宗祠」為三級古蹟,雖經修復整建仍與原貌相同。
座北朝南四合院客家建築「楊氏宗祠」為三級古蹟,雖經修復整建仍與原貌相同。
分享

從楊氏宗祠斜對面的道路(冬根路)走入,大家漫步於「活的佳冬博物館」。
從楊氏宗祠斜對面的道路(冬根路)走入,大家漫步於「活的佳冬博物館」。
分享

屏東佳冬鄉六根村顛覆博物館是一棟陳列許多展覽品的大建築物的舊有印象,因為佳冬六根村村落內古厝、古蹟密集度高,走在其中就像是逛博物館,六根村老街道又稱為「詩人步道」,藝術、詩詞、客家文化及地方歷史交流。

走在這條百公尺的詩人步道,沿途可見鍾理和、林生祥、鍾鐵民、曾貴海等六堆詩人的作品。
走在這條百公尺的詩人步道,沿途可見鍾理和、林生祥、鍾鐵民、曾貴海等六堆詩人的作品。
分享

大部分詩詞作品使用客家話撰寫,透過楊理事長客語讀詩,歷史光景頓時浮現出來,「文學」滋養著佳冬六根村客閩村落的歷史與文化記憶,用客語讀來更能體會詩人們對六堆地區的濃厚情感與關懷。西元2006年,由佳冬曾貴海醫師推動「六堆客家文學步道」建設,是六根村社區營造的起點。

分享

藝術畫作與文學詩詞的結合,是佳冬鄉六根村擁有的一大魅力,有別於其他彩繪村的獨特感,表現主題更具地方性。
藝術畫作與文學詩詞的結合,是佳冬鄉六根村擁有的一大魅力,有別於其他彩繪村的獨特感,表現主題更具地方性。

搭配書法撰寫呈現,讓許多屋宅牆面更添詩意涵養,經過西隘門後,彩繪變更多了。

行經這座超過200年歷史的「西隘門」,又名褒忠門、西柵門,為縣定三級古蹟。
行經這座超過200年歷史的「西隘門」,又名褒忠門、西柵門,為縣定三級古蹟。

在早年有設置東西南北四大隘門,如今僅存「西隘門」保留完整原貌,價值寶貴,西隘門上方「褒忠」匾額兩側的圓形「銃眼」是當年架設銃類火器,防衛鄉里之用。

因為佳冬六根村村落內古厝、古蹟密集度高,走在其中就像是逛博物館,又被稱為「活的佳冬博物館」。

村莊裡多是斑駁褪色的老屋子、舊倉庫,但因為彩繪裝飾,展現出一番生氣。
村莊裡多是斑駁褪色的老屋子、舊倉庫,但因為彩繪裝飾,展現出一番生氣。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彩繪藝術主題和地方性相呼應。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彩繪藝術主題和地方性相呼應。

包含農村獨有的生活情景,佳冬的物產、民情風俗、客家意涵...等,充滿藝術創作的詩人路徑精彩萬分。

沒有過度觀光商業化的包裝,滿是祥和寧靜的氛圍,伴隨著客家純樸人情味。
沒有過度觀光商業化的包裝,滿是祥和寧靜的氛圍,伴隨著客家純樸人情味。

路上幾座斷垣殘壁的老房子未經修補,彷彿正述說著一段將被遺忘的歷史痕跡,佳冬鄉是客閩文化並存的鄉鎮,其中六根村又以客家人佔多數,為典型客家農村。

轉個彎遇見「佳冬最美的角落」,走在冬根路上一定會看見這棟「張家商樓」,內部規劃為藝文展覽空間。
轉個彎遇見「佳冬最美的角落」,走在冬根路上一定會看見這棟「張家商樓」,內部規劃為藝文展覽空間。

「張家商樓(張阿丁宅)」建於西元1910年,是當年佳冬鄉唯一一棟雙層紅磚樓房。
「張家商樓(張阿丁宅)」建於西元1910年,是當年佳冬鄉唯一一棟雙層紅磚樓房。

作為張家商樓活化駐地工作站,會有些旅遊資訊,也能蓋個紀念章或購買明信片,也算是佳冬很重要的文化據點。
作為張家商樓活化駐地工作站,會有些旅遊資訊,也能蓋個紀念章或購買明信片,也算是佳冬很重要的文化據點。

途中經過佳冬鄉手工客家拼布達人-李金嬌媽媽的小店「客家手工拼布坊」。
途中經過佳冬鄉手工客家拼布達人-李金嬌媽媽的小店「客家手工拼布坊」。

來佳冬旅遊多次,這還是我第一次走進來逛逛,裡頭有各式各樣的手工拼布包,只要提到屏東佳冬有間客家人號稱客家LV手工花布包專賣店,在地人都知道是這兒!

當天李金嬌媽媽正在店內縫紉零錢包,一邊大方分享著自己做的手工拼布包。
當天李金嬌媽媽正在店內縫紉零錢包,一邊大方分享著自己做的手工拼布包。

被街訪鄰居譽為「客家手工拼布達人」的李金嬌媽媽,精湛手藝也曾獲得新聞媒體採訪報導,自八八風災參與重建中心開辦的手工藝班,她跟著老師學做手工包,培養出興趣,老師引進門後,李金嬌媽媽便自己研究、看書學習、學畫版型,一做就做到現在。

將代表客家傳統的客家花布與各種不同的布料縫紉成獨創的手工拼布包。
將代表客家傳統的客家花布與各種不同的布料縫紉成獨創的手工拼布包。

持續研發創作出一系列中國服造型的包款,還有摺花組成的布包等,款式相當多樣。

背包、側背包、手提包、手提袋、束口袋等全來自這位手工客家拼布達人-李金嬌媽媽的巧手製作。
背包、側背包、手提包、手提袋、束口袋等全來自這位手工客家拼布達人-李金嬌媽媽的巧手製作。

無論大中小包各種花樣的拼布包應有盡有,有額外需求的造型包款也能客製化製作唷!

一個50元的小零錢包實用又可愛,好多花樣可以選擇,訂單銷量非常好呢!
一個50元的小零錢包實用又可愛,好多花樣可以選擇,訂單銷量非常好呢!

李金嬌媽媽的「客家手工拼布坊」就在張家商樓對面,快來挑個獨一無二的手工拼布客家包帶回家去!

「楊及芹祖堂」樹立台灣家族重建的典範,也創造客家文化重建的奇蹟。
「楊及芹祖堂」樹立台灣家族重建的典範,也創造客家文化重建的奇蹟。

於大正十四年(1925)改建祖堂為四合院建築,因年久失修頹傾一度失去原樣貌,後經楊家宗族祖孫共同捐棄己見,多次協調、自籌經費,共同打造重建祖堂風華,逢端午節、中元節、春節三大節慶,所有楊家宗親族人都會回來一聚,甚是熱鬧!

楊及芹祖堂2006年依原有樣式重建,2008年完工落成,四合院傳統客家祖堂。
楊及芹祖堂2006年依原有樣式重建,2008年完工落成,四合院傳統客家祖堂。

祖堂格局穩重,設計典雅,一共有19個客家門簾,窗戶可見特殊的花崗石石條窗。

重建後的祖堂韻味依舊,由匠師施作建築上的剪粘、交趾陶跟彩繪等工藝。
重建後的祖堂韻味依舊,由匠師施作建築上的剪粘、交趾陶跟彩繪等工藝。

祖堂門旁兩戶透空花窗帶有客家樣貌,祖堂正廳是神聖的祭祀空間,十分典雅。

2021、2022年觀光局訂為自行車旅遊年,騎上自行車拜訪古厝、古蹟豐富的佳冬鄉客家村落。
2021、2022年觀光局訂為自行車旅遊年,騎上自行車拜訪古厝、古蹟豐富的佳冬鄉客家村落。

蕭家祖屋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列為三級古蹟,是台灣唯一的五堂六院大厝建築。
蕭家祖屋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列為三級古蹟,是台灣唯一的五堂六院大厝建築。

佔地約1500坪的「蕭家祖屋」保存完整格局,又名佳冬蕭宅、蕭家古厝等,建於西元1860年,屬客家圍籠屋。蕭家為佳冬地區的一大家族,初以釀酒業起家,曾經營染布、米穀生意,在東港、佳冬一帶從事貿易活動,事業版圖廣闊,經商致富。

當年請來唐山師傅負責建造此古厝,格局、建材及雕工等方面均能看出建築體的嚴謹講究與內涵,即使已跨越百多年的悠久歲月,後人仍可透過歷史紀錄照片、文物展示、老器具陳設,感受到蕭家歷代人丁興旺、家業興盛的風華過往,加上老建築時代感的洗滌下頗具思古幽情。

在日治時期改建成巴洛克式風格的門面外觀深具特色。
在日治時期改建成巴洛克式風格的門面外觀深具特色。

走進蕭家古厝之中,單看建築並沒有富貴人家常見的氣派雕飾,足以說明傳統客家人樸實不喜浮誇的特質。

即使已跨越百多年的悠久歲月,後人仍可透過歷史紀錄照片、文物展示、老器具陳設,感受到蕭家歷代人丁興旺、家業興盛的風華過往,加上老建築時代感的洗滌下頗具思古幽情。
即使已跨越百多年的悠久歲月,後人仍可透過歷史紀錄照片、文物展示、老器具陳設,感受到蕭家歷代人丁興旺、家業興盛的風華過往,加上老建築時代感的洗滌下頗具思古幽情。

看過模型展示,我們都被蕭家祖屋的建築物範圍之廣感到驚訝,倘若認真講解與導覽下來,說不定能花上半天時間呢!
看過模型展示,我們都被蕭家祖屋的建築物範圍之廣感到驚訝,倘若認真講解與導覽下來,說不定能花上半天時間呢!

古厝內保留著過往的格局與建物陳設,宛如走在時空隧道裡一層層揭開蕭家的發展脈絡。
古厝內保留著過往的格局與建物陳設,宛如走在時空隧道裡一層層揭開蕭家的發展脈絡。

客家五進大屋古蹟是全國唯一,達四千多平方公尺面積,走廊幾乎長不見底,古厝內共有五十多間房間,聽說曾居住上百人呢!
客家五進大屋古蹟是全國唯一,達四千多平方公尺面積,走廊幾乎長不見底,古厝內共有五十多間房間,聽說曾居住上百人呢!

蕭家古厝門前設有一座半月池,作為風水池,這和蕭家人講究地理風水有關。
蕭家古厝門前設有一座半月池,作為風水池,這和蕭家人講究地理風水有關。

這一帶客家村落有很多充滿故事的古早厝,騎上單車感受眼前經過的歷史風華,彷彿穿梭在時空隧道,時間似乎忘記轉動般的停了下來。
這一帶客家村落有很多充滿故事的古早厝,騎上單車感受眼前經過的歷史風華,彷彿穿梭在時空隧道,時間似乎忘記轉動般的停了下來。

「步月樓」過去曾做為蕭家的書房,聽說至今猶見當時與日軍戰爭留下的彈痕。
「步月樓」過去曾做為蕭家的書房,聽說至今猶見當時與日軍戰爭留下的彈痕。

老屋子的主人熱情為我們介紹自家故事,如房屋的建築結構、祖譜背景,接著帶我們參觀老屋內部。
老屋子的主人熱情為我們介紹自家故事,如房屋的建築結構、祖譜背景,接著帶我們參觀老屋內部。

並不是只有列為古蹟的景點可看,分散坐落在村子裡各個角落的許多老宅其實都富有歷史韻味,都很值得一探究竟。
並不是只有列為古蹟的景點可看,分散坐落在村子裡各個角落的許多老宅其實都富有歷史韻味,都很值得一探究竟。

途經一戶開業70幾年歷史的理髮院,現年將近90歲的張老闆仍專注為上門顧客服務,從10幾歲學習理髮技藝,一輩子就專心在這一件事情上,職人精神實屬可貴。
途經一戶開業70幾年歷史的理髮院,現年將近90歲的張老闆仍專注為上門顧客服務,從10幾歲學習理髮技藝,一輩子就專心在這一件事情上,職人精神實屬可貴。

蕭家祖屋旁有座醒目荒廢的蕭家洋樓,超過80年歷史,是台灣第一個使用空心磚建造的三層樓高建築。
蕭家祖屋旁有座醒目荒廢的蕭家洋樓,超過80年歷史,是台灣第一個使用空心磚建造的三層樓高建築。

適合漫遊的客家村落,在村子裡各個街道巷弄旁都能看到清楚的指示路牌。
適合漫遊的客家村落,在村子裡各個街道巷弄旁都能看到清楚的指示路牌。

只要在佳冬「活的博物館」內跟著這些路標指引,就能輕鬆走讀佳冬,品味客家。

也許只是一間老房子,或一面矮牆,搭配季節綻放的九重葛,旅人騎乘單車而過,都能是佳冬客家農村裡擁有的美麗畫面,十分自然。
也許只是一間老房子,或一面矮牆,搭配季節綻放的九重葛,旅人騎乘單車而過,都能是佳冬客家農村裡擁有的美麗畫面,十分自然。

佳冬小城單車漫遊訪古,過程愜意輕鬆,就算只是鄰近的古蹟群繞一繞拍拍照,你我都會愛上這裡的懷古格調。
佳冬小城單車漫遊訪古,過程愜意輕鬆,就算只是鄰近的古蹟群繞一繞拍拍照,你我都會愛上這裡的懷古格調。

佳冬農村小鎮的街道巷弄平時純樸寧靜,古厝、古蹟的密集度高,人文氣息濃厚,沒有過多商業化的渲染,是我很喜歡走拍的好去處。
佳冬農村小鎮的街道巷弄平時純樸寧靜,古厝、古蹟的密集度高,人文氣息濃厚,沒有過多商業化的渲染,是我很喜歡走拍的好去處。

入口意象的設置「哈來佳冬」,讓更多遊客走進來看看這美麗的客庄家園。
入口意象的設置「哈來佳冬」,讓更多遊客走進來看看這美麗的客庄家園。

【楊氏宗祠】

地址:屏東縣佳冬鄉冬根路19之30號

【詩人步道】

地址:屏東縣佳冬鄉冬根路19之30號

【西隘門】又名褒忠門、西柵門

地址: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冬根路上

【張家商樓(張阿丁宅)】

地址:屏東縣佳冬鄉西邊路1號

【佳冬蕭屋(佳冬蕭宅、蕭家古厝)】

地址:屏東縣佳冬鄉佳冬村溝渚路150號

【楊及芹祖堂】

地址: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西邊路上

【蕭家洋樓】

地址:屏東縣佳冬鄉佳冬村溝渚路與冬根路交叉口處

【佳冬敬字亭(聖蹟亭)】

地址:屏東縣佳冬鄉啟南路上(佳冬蕭家古厝旁)

【步月樓】

地址:屏東縣佳冬鄉啟南路91號

延伸閱讀
回應